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自来水的漂白粉味儿比较重,连鱼都养不活,人怎么能喝?还有人发现自来水烧开后水垢很多,于是也怀疑自来水的水质。加上各种碱性水、离子水的宣传,让很多人怀疑自来水不够健康,甘愿花更多的钱去购买瓶装水或桶装水。
自来水,能让人放心吗?
人体中的水分约占体重的70%,水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有市民提出疑问:自来水的漂白粉味儿比较重,连鱼都养不活,人怎么能喝?还有人发现自来水烧开后水垢很多,于是也怀疑水质有问题。更有广告说酸性水有害健康、碱性水有益健康。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请看详细解读。
自来水连鱼都养不活,人咋能喝?
“这自来水连鱼都养不活,人咋能喝呢?”某水产品市场,商户张先生抱怨道。他脚下,一个深蓝色的塑料盆里,几条2千克左右的鱼已经死了,还有几条也翻起白肚,鱼嘴一张一合。
张先生说,早起接水时就闻着自来水漂白粉味儿比较重,但鱼不能没水,他还是把刚送来的鱼放进注满自来水的盆里。虽然鱼在销售之前死亡的原因很多,但张先生和周围的商户都归咎为自来水的问题。“估计是前两天下雨,自来水水源变浑,自来水厂投放的消毒剂太多。我们这些卖鱼的都有经验了。”
市民李女士则告诉记者,这几天1岁多的儿子不好好喝开水,“家里的自来水有一股漂白粉味,估计孩子对这个味比较敏感”。
其实,自来水有漂白粉味,正说明水质是安全卫生的。
在自来水水源净化过程中,为了消毒会添加氯(也就是加漂白粉)。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自来水管网水中必须有一定量的余氯存在,以防止管网二次污染。国家对水中余氯的要求是:出厂水大于0.3毫克/升,用户龙头水大于0.05毫克/升。水中的余氯量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人是能感觉出氯味的。自来水中有淡淡的氯味,表明水质是安全卫生的,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煮沸后的自来水基本可以消除味道,可以放心饮用。如果有人对余氯难以适应,可采用活性炭过滤。
有时因为水源水质变化,水厂确会提高加氯量,鱼类对余氯非常敏感,会导致死亡。不建议直接用自来水养鱼,如果使用,则应事先放置1~2天。养鱼户还可在水中添加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去除余氯。
不能养鱼,不等于对人体有害;能养鱼,反而可能对人体有害。池塘里浑浊的水适合养鱼,可那样的水有人去喝吗?
水垢多,是因为水中含有矿物质
有不少人向专家咨询:“我家的自来水烧开后水垢特别多,不仅有白色沉淀,表面还会有一层米糠般的白色漂浮物,我真担心长期喝这种水会有什么安全隐患。”
水垢并不是水里的脏东西,而是矿物质。天然水一般是有硬度的,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一定的钙和镁,以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的形式溶于水中,加热后就会变成碳酸钙和碳酸镁,二者就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也叫水垢。
其实,自来水具有一定的硬度对人体不但无害,相反还有不少好处。美、英等国家的一些科学家根据调查发现,人类的某些血管病,像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与饮水的硬度成反比关系,水的硬度低,死亡率反而高。
这是为什么呢?实验证明,缺镁可引起大白鼠的心肌坏死和心血管内膜钙盐沉积,摄入较多量的镁可预防胆固醇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生活在山区的人通常比较健康长寿,除其他各种因素外,和他们长期饮用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的山泉水有重要关系。当然,生活用水的硬度也并非越高越好,国家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总硬度限值为450毫克/升。太硬的水除了水味不好、对人体健康不利之外,还会使肥皂大大降低去污能力,会使水壶内生成水垢,而增加能源的消耗等。
消除水垢有两个简易办法:用适量白醋溶解;烧水时可在水壶中放一干净口罩,水垢就会被吸附到上面。
说碱性水更健康,属于误导公众
“弱碱水更健康!”“健康的生命需要天然的弱碱性水。”这样的广告词满天飞,甚至有些饮用水厂家还向人们派发pH值试纸,让人们检测水的酸碱度。听说喝碱性水对人体有益,市民邓先生买了一台专门的净水机,商家号称可以把酸性的自来水变成碱性水。
自来水是呈酸性的吗?真的对人体有害吗?
事实上,饮用水的pH值与人体健康并无必然联系,人们没必要去专门喝弱碱性水。商家宣传弱碱性水只是概念炒作,弱碱性水并没有被营养学界所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水的pH值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目前并没有得到证明。
其实道理很明白,弱碱性水的碱性那么弱,而胃酸的酸性那么强,喝到胃里,那点碱性对胃液的pH值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不要相信弱碱性水更健康的说法。而且人体内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酸碱度是不一样的,人喝进去的水要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再进入酸碱度各不相同的各个组织、各个脏器,喝的水不可能适应每个组织、每个脏器。
其实人体自身拥有一套强大的酸碱平衡机制,只要不是特别极端的情况,完全能够保证人体酸碱度的稳定。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酸碱的平衡,如果长期、过量地饮用弱碱性水,反而会破坏体内的酸碱平衡,给身体增加负担。
自来水电解后发黄,玩的是“科学游戏”
在一些促销活动现场,常有净水器销售人员拿自来水做电解试验,水真的产生黄色固体,从而证明自来水水质不佳,这种试验可信吗?
实际上,这是利用大家对电解现象的不了解来达到其推销目的。因为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无害的电解质(如钠、钙、镁离子),具有导电性,而净水器销售人员所使用的电解器则利用铁棒作为阳极,铝棒作为阴极,当放入自来水中并通电后,阳极的铁棒就会因电流作用释放出铁离子,而铁离子会和水中的电解质反应生成黄(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混浊物,如果将铝棒放入水中,则会释放出铝离子,与电解质反应生成乳白色的氢氧化铝混浊物。
而推销人员用纯净水做该试验时,由于纯净水已去除电解质,铁棒释放的铁离子,或铝棒释放的铝离子,碰不到电解质,就不会产生该现象。其实,只要在纯净水中加入食盐,就会产生和自来水一样的电解现象。对这样的小把戏,您可要擦亮眼睛,可别因此误解了自来水。
编辑/张宇 [email protected]
>>链接
“乳白色”自来水,与漂白粉无关
人们有时会发现,水龙头流出的水是“乳白色”的,在玻璃杯里静置一会儿,水就又变清了。于是很多人怀疑这样的自来水是漂白粉超标,因此不敢饮用。
其实,这种情况叫白浊现象,这是因为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可溶解于水,包括空气。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供水管网中有空气,经过压力作用从水龙头中“冲”出,就会分解成微小气泡(肉眼难以分辨),气泡紧密排列在一起就使人感觉流出的水呈乳白色,待静止几分钟后,气泡会自行消失,水质变清。这不是水质好坏的判断标准,而是一种物理现象。
自来水,能让人放心吗?
人体中的水分约占体重的70%,水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有市民提出疑问:自来水的漂白粉味儿比较重,连鱼都养不活,人怎么能喝?还有人发现自来水烧开后水垢很多,于是也怀疑水质有问题。更有广告说酸性水有害健康、碱性水有益健康。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请看详细解读。
自来水连鱼都养不活,人咋能喝?
“这自来水连鱼都养不活,人咋能喝呢?”某水产品市场,商户张先生抱怨道。他脚下,一个深蓝色的塑料盆里,几条2千克左右的鱼已经死了,还有几条也翻起白肚,鱼嘴一张一合。
张先生说,早起接水时就闻着自来水漂白粉味儿比较重,但鱼不能没水,他还是把刚送来的鱼放进注满自来水的盆里。虽然鱼在销售之前死亡的原因很多,但张先生和周围的商户都归咎为自来水的问题。“估计是前两天下雨,自来水水源变浑,自来水厂投放的消毒剂太多。我们这些卖鱼的都有经验了。”
市民李女士则告诉记者,这几天1岁多的儿子不好好喝开水,“家里的自来水有一股漂白粉味,估计孩子对这个味比较敏感”。
其实,自来水有漂白粉味,正说明水质是安全卫生的。
在自来水水源净化过程中,为了消毒会添加氯(也就是加漂白粉)。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自来水管网水中必须有一定量的余氯存在,以防止管网二次污染。国家对水中余氯的要求是:出厂水大于0.3毫克/升,用户龙头水大于0.05毫克/升。水中的余氯量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人是能感觉出氯味的。自来水中有淡淡的氯味,表明水质是安全卫生的,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煮沸后的自来水基本可以消除味道,可以放心饮用。如果有人对余氯难以适应,可采用活性炭过滤。
有时因为水源水质变化,水厂确会提高加氯量,鱼类对余氯非常敏感,会导致死亡。不建议直接用自来水养鱼,如果使用,则应事先放置1~2天。养鱼户还可在水中添加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去除余氯。
不能养鱼,不等于对人体有害;能养鱼,反而可能对人体有害。池塘里浑浊的水适合养鱼,可那样的水有人去喝吗?
水垢多,是因为水中含有矿物质
有不少人向专家咨询:“我家的自来水烧开后水垢特别多,不仅有白色沉淀,表面还会有一层米糠般的白色漂浮物,我真担心长期喝这种水会有什么安全隐患。”
水垢并不是水里的脏东西,而是矿物质。天然水一般是有硬度的,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一定的钙和镁,以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的形式溶于水中,加热后就会变成碳酸钙和碳酸镁,二者就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也叫水垢。
其实,自来水具有一定的硬度对人体不但无害,相反还有不少好处。美、英等国家的一些科学家根据调查发现,人类的某些血管病,像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与饮水的硬度成反比关系,水的硬度低,死亡率反而高。
这是为什么呢?实验证明,缺镁可引起大白鼠的心肌坏死和心血管内膜钙盐沉积,摄入较多量的镁可预防胆固醇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生活在山区的人通常比较健康长寿,除其他各种因素外,和他们长期饮用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的山泉水有重要关系。当然,生活用水的硬度也并非越高越好,国家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总硬度限值为450毫克/升。太硬的水除了水味不好、对人体健康不利之外,还会使肥皂大大降低去污能力,会使水壶内生成水垢,而增加能源的消耗等。
消除水垢有两个简易办法:用适量白醋溶解;烧水时可在水壶中放一干净口罩,水垢就会被吸附到上面。
说碱性水更健康,属于误导公众
“弱碱水更健康!”“健康的生命需要天然的弱碱性水。”这样的广告词满天飞,甚至有些饮用水厂家还向人们派发pH值试纸,让人们检测水的酸碱度。听说喝碱性水对人体有益,市民邓先生买了一台专门的净水机,商家号称可以把酸性的自来水变成碱性水。
自来水是呈酸性的吗?真的对人体有害吗?
事实上,饮用水的pH值与人体健康并无必然联系,人们没必要去专门喝弱碱性水。商家宣传弱碱性水只是概念炒作,弱碱性水并没有被营养学界所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水的pH值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目前并没有得到证明。
其实道理很明白,弱碱性水的碱性那么弱,而胃酸的酸性那么强,喝到胃里,那点碱性对胃液的pH值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不要相信弱碱性水更健康的说法。而且人体内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酸碱度是不一样的,人喝进去的水要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再进入酸碱度各不相同的各个组织、各个脏器,喝的水不可能适应每个组织、每个脏器。
其实人体自身拥有一套强大的酸碱平衡机制,只要不是特别极端的情况,完全能够保证人体酸碱度的稳定。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酸碱的平衡,如果长期、过量地饮用弱碱性水,反而会破坏体内的酸碱平衡,给身体增加负担。
自来水电解后发黄,玩的是“科学游戏”
在一些促销活动现场,常有净水器销售人员拿自来水做电解试验,水真的产生黄色固体,从而证明自来水水质不佳,这种试验可信吗?
实际上,这是利用大家对电解现象的不了解来达到其推销目的。因为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无害的电解质(如钠、钙、镁离子),具有导电性,而净水器销售人员所使用的电解器则利用铁棒作为阳极,铝棒作为阴极,当放入自来水中并通电后,阳极的铁棒就会因电流作用释放出铁离子,而铁离子会和水中的电解质反应生成黄(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混浊物,如果将铝棒放入水中,则会释放出铝离子,与电解质反应生成乳白色的氢氧化铝混浊物。
而推销人员用纯净水做该试验时,由于纯净水已去除电解质,铁棒释放的铁离子,或铝棒释放的铝离子,碰不到电解质,就不会产生该现象。其实,只要在纯净水中加入食盐,就会产生和自来水一样的电解现象。对这样的小把戏,您可要擦亮眼睛,可别因此误解了自来水。
编辑/张宇 [email protected]
>>链接
“乳白色”自来水,与漂白粉无关
人们有时会发现,水龙头流出的水是“乳白色”的,在玻璃杯里静置一会儿,水就又变清了。于是很多人怀疑这样的自来水是漂白粉超标,因此不敢饮用。
其实,这种情况叫白浊现象,这是因为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可溶解于水,包括空气。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供水管网中有空气,经过压力作用从水龙头中“冲”出,就会分解成微小气泡(肉眼难以分辨),气泡紧密排列在一起就使人感觉流出的水呈乳白色,待静止几分钟后,气泡会自行消失,水质变清。这不是水质好坏的判断标准,而是一种物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