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吸收传统教学之精华,为克服传统教学之不足而提出来的,它是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依据,将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教学结构。简单勾勒为: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练习、提高能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关键词] 模式 依据 结构 操作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吸收传统教学之精华,为克服传统教学之不足而提出来的,它是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依据,将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决定的。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学习者主动地去接触有关的信息,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建构客观世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并赋予意义。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
  按照建构主义观点,小学数学学习是小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历程。教师是"布题者"(problem poster。),而非"解题者"(problemsolver),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只是"模仿者"。在数学课堂中,师生双方"捕捉"对方的想法,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4.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模式的基本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就是交往和探究。交往是活动的基本形式,要给学生创造学的空间,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在探究重深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基于此,我们将课堂结构分为四个环节,简单勾勒为: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练习、提高能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情境导人,明确目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小学生的学习则更加依赖于实际情境,多媒体创设和模型虚拟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知识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的兴趣。然后,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内驱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新课学习中,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留下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这一环节却是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和检测掌握运用学法的效度,又是形成技能技巧发展能力的训练。由于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教学由于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用同样的要求对待学生,造成高层次学生"吃不饱",学习动力丧失,低层次学生"吃不了"学习兴趣全无。为了在课堂上尽可能的照顾这种差异,采用分层练习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设计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师分类指导,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能力都有新的提高,也可以将开放题引入课堂,由于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在解答过程中能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能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要,能充分体现人人都能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它比分层练习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突出新知,再现重点,完善认知结构。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归纳所学的内容,回顾梳理形成知识体系;谈本课的体会收获,总结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的乐趣。
  四、模式特点
  (一)强化了主体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变传统的教师提出问题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先教后学为学生先学后导,教师总结归纳,为学生反思建构,充分体现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主体教学思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品尝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数是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学生独立思维空间狭小,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单一,这有利于知识传授,但不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师生单一互动的交往局面,组建学习小组,适当变换学生位置编排,增加组内生生互动。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分类指导,合作交流,教师走到学生们的中间,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相交流,改善了师生关系,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把紧张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愉快的学习活动。
  (二)开放了思维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机械、被动地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潜能。走出了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了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新模式。
  (三)改革了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的是学生听不听话,会不会做题目,能不能考高分。开放式教学着重以下方面评价:
  学生会不会提问?会不会思考?会不会表达?敢不敢当众表达不同见解?会不会收集、处理信息会不会合作讨论/会不会动手实验、操作?这样的评价彻底走出传统评价模,真正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朱文芳主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0  一、问题的提出  利他行为是指自发地作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互助,关爱,分享等活动。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社会风气。现代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他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事事只考虑自己,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懂得谦让和分享合作与互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缺陷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孩子能否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它关系到孩子在将来能否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习物理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 抽象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实验能力,应用能力  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在解应用题时第一,要确定研究对象。第二,审题分清物理过程看有几个过程。第三,要根据不同的过程找适合的物理规律套公式解题,再复杂的题都可以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物理过程。 例如:力学中的许多问题,用功能关系,(包括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
【中图分类号】G630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良好的班风,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下面就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 真情投入,营造和谐"家庭"。  班级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历来我将班级看做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要想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渗透爱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爱的真正内涵,在此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践行爱,并从中体验爱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在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还要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心中有爱。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爱是人类的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基本的情感。我们的世界因为有爱才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生活也因为有爱才变得更加美好。在人类的教育
【摘要】本文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在教学中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室与车间等融于一体,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技能 职业能力 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从笔者长期以来的调研来看,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都还处于教改的探索期和试验期。怎样将职业教育改革与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相
摘要:现如今,中职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其自身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差、考试成绩较差,以及学习效率较低等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等。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对此现象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加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习动机;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0  目前,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中,一部分
摘要:高校实验室既是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也是教师开展科研、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还是衡量高等院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效益,是决定实验室能否适应新型教育体制的关键。而实际教学中,由于客观和主观因素高校实验室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