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对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应用效果的研究

来源 :中医药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t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治疗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部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我科颅脑损伤治疗方案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采用我科颅脑损伤治疗方案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内格拉斯(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苏醒率、脑灌注量指标.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及对照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段(GCS)评分改善情况、苏醒率、脑灌注量指标比较,治疗21天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采用辨证施护方案试验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治疗方案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方面较常规护理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知识-态度-行为(KAP)模式联合中药足浴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足部感觉指标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127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KAP模式联合中药足浴,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足部皮肤情况、足部感觉指标以及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患者足部皮肤情况皮肤干燥、感染、损伤、皲裂、胼胝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踝肱指数、足部压力感觉阈值和足部震动感觉阈值都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自我
回顾近15年银屑病中医辨证研究文献,发现“从血论治”银屑病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对“血”的内涵的研究近况、对“血的异常”成因的探索、对“血的异常”伴随状况的认识,是“从血论治”银屑病辨证体系有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对文献的评析,提出在未来的银屑病中医辨证研究中应以局部皮损辨证为核心,同时包括整体辨证与皮损辨证两方面,并根据疾病状态选择恰当的辨证体系.
中医药在银屑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医家在传统“从血论治”辨证体系上进行拓展延伸,提出从玄府、微观、毒、六淫外邪致病等多种辨证论治理论,并通过开展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采用代谢组学和集对分析等新技术对银屑病的中医证候本质、治疗机制、治疗新方法等进行深入探索.从辨证论治理论、治疗机制、临床应用和诊疗新技术4个方面对中医治疗银屑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供同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