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北新区总工会围绕“五大提升工程”、“六个专项行动”升级,依据职工所需、所盼,及时调整工作创新点和着力点,实行工作重心下沉、工作职能下设、人员配备下移,实现近距离服务职工的目标。
一、在职工居住集中的四个社区首批建立工会服务站。随着区行政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北京东城区学习职工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与区委考察组到贵州地区学习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提出建设近距离服务职工目标。在辉山人和、虎石台文化、沈北福星和道义正良嘉苑社区试点建立第一批工会服务站,设置职工困难服务帮扶、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和工会综合服务4个窗口,配备1-4名职业化工会干部负责日常工作。每年为服务站提供一定工作经费,提供定额帮扶资金6000元和不定额应急帮扶资金。建立特色服务项目,在辉山人和社区建立占地500平米的辉山地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配备舞蹈、健身、网吧、职工书屋等设施,在道义正良嘉苑建立占地60平米的困难帮扶中心,在沈北福星社区建立占地39平米的志愿者服务中心,在虎石台文化社区与区图书馆协作建立占地60平米的职工书屋流通点,每季更新一次图书,藏书将达5000册,实现近距离服务职工的目标。
二、在职工集中的两个园区建立职工十分钟文体设施服务圈。在职工比较集中的联东U谷和光电信息园区投资20万元首批建设职工十分钟文体设施服务圈。推行“会家合一”模式,配备职工喜爱的室内、室外文体设施、职工书屋、职工网吧等设施,设立室内、外职工文化宣传栏,使园区内职工休息时间不出园区,就能休闲娱乐、放松健身,努力把每一个园区工会建设成直接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的基地。
三、在职工迫切需求的权益维护工作中推行“两个一”。一是深入推进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发展,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法律援助、89612351法律服务热线等载体作用,继续投入资金与辽宁金政、辽宁北天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继续采取执业律师轮流值班,主持、参与调解及法律援助的方式实现专业化调解。上半年,共调处争议62件,工会仲裁案件9件。二是建立一个应急救助机制,针对因病、因灾造成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职工推行应急救助服务,按照服务上门、救助当天的工作要求,解职工燃眉之急。上半年共救助281名职工,投入救助资金14.55万元。
四、在困难职工中做实帮扶救助工作。以“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在全体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中开展“服务职工‘五项行动·十件实事’活动”。设立困难职工生活救助、情感帮扶、医疗帮扶、助学帮扶、就业帮扶项目。两节期间组织了“心系职工情,温暖送到家”送温暖活动,面向先进模范人物、困难职工群体,走访困难职工、困难老劳模、困难党员、单亲特困女职工,共走访企业50家,一線职工1000人,单亲特困女职工3人,慰问困难企业5家,慰问困难家庭1300户。在爱心助劳模活动中,与区医院联合为全区劳模进行免费体检,为全区95名育龄妇女职工提供“爱心唐氏综合征免费筛查”,共减免检查费近2万元。上半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1.4万元,帮扶救助2701人次,筹集慈善爱心捐款100余万元。
一、在职工居住集中的四个社区首批建立工会服务站。随着区行政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北京东城区学习职工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与区委考察组到贵州地区学习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提出建设近距离服务职工目标。在辉山人和、虎石台文化、沈北福星和道义正良嘉苑社区试点建立第一批工会服务站,设置职工困难服务帮扶、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和工会综合服务4个窗口,配备1-4名职业化工会干部负责日常工作。每年为服务站提供一定工作经费,提供定额帮扶资金6000元和不定额应急帮扶资金。建立特色服务项目,在辉山人和社区建立占地500平米的辉山地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配备舞蹈、健身、网吧、职工书屋等设施,在道义正良嘉苑建立占地60平米的困难帮扶中心,在沈北福星社区建立占地39平米的志愿者服务中心,在虎石台文化社区与区图书馆协作建立占地60平米的职工书屋流通点,每季更新一次图书,藏书将达5000册,实现近距离服务职工的目标。
二、在职工集中的两个园区建立职工十分钟文体设施服务圈。在职工比较集中的联东U谷和光电信息园区投资20万元首批建设职工十分钟文体设施服务圈。推行“会家合一”模式,配备职工喜爱的室内、室外文体设施、职工书屋、职工网吧等设施,设立室内、外职工文化宣传栏,使园区内职工休息时间不出园区,就能休闲娱乐、放松健身,努力把每一个园区工会建设成直接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的基地。
三、在职工迫切需求的权益维护工作中推行“两个一”。一是深入推进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发展,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法律援助、89612351法律服务热线等载体作用,继续投入资金与辽宁金政、辽宁北天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继续采取执业律师轮流值班,主持、参与调解及法律援助的方式实现专业化调解。上半年,共调处争议62件,工会仲裁案件9件。二是建立一个应急救助机制,针对因病、因灾造成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职工推行应急救助服务,按照服务上门、救助当天的工作要求,解职工燃眉之急。上半年共救助281名职工,投入救助资金14.55万元。
四、在困难职工中做实帮扶救助工作。以“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在全体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中开展“服务职工‘五项行动·十件实事’活动”。设立困难职工生活救助、情感帮扶、医疗帮扶、助学帮扶、就业帮扶项目。两节期间组织了“心系职工情,温暖送到家”送温暖活动,面向先进模范人物、困难职工群体,走访困难职工、困难老劳模、困难党员、单亲特困女职工,共走访企业50家,一線职工1000人,单亲特困女职工3人,慰问困难企业5家,慰问困难家庭1300户。在爱心助劳模活动中,与区医院联合为全区劳模进行免费体检,为全区95名育龄妇女职工提供“爱心唐氏综合征免费筛查”,共减免检查费近2万元。上半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1.4万元,帮扶救助2701人次,筹集慈善爱心捐款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