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知音”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山流水》这则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其实,当老师的只要将情浸润到孩子心中,将爱投到孩子的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是孩子的“知音”。写下这段文字源于一次教研课——
  充满喜庆的乐曲《喜乐年华》如一弘清泉、一缕花香在陈燕老师执教的《春联》一课中弥漫、扩散。听课的教师在美美地享受,而学生则笔尖飞舞,他们正在美丽的书签上郑重地写下自己搜集的春联。伴随着欢乐祥和的音乐,学生把心爱的春联送给敬爱的老师,这个设计多么巧妙,既注重了课外资料的搜集,又重视了读、写的训练,同时将美好的祝福送予别人,真是一举多得!然而事情远非想象中那般精彩、热闹。在赠送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站在老师面前犹豫不决,读春联时更是羞得满脸通红,读毕,像完成了一件重大使命似的溜回了座位。
  课后,许多老师对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褒贬不一。有的说,赠送春联,是老师强制性的要求,并非学生自愿;有的说,学生把春联送给老师时,看着他那“诚惶诚恐”的表情,让人想到了以前的大臣们朝拜皇帝的模样,根本没有体现“课标”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有甚者说,这只是一种“公开课情结”,看似美丽,实则没有多少意义。当然,对这个设计的支持者仍不乏其人,我,就是那些极少数支持者之一!
  我曾经听过市里的一节公开课《春联》,教者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也是让学生将事前写好的春联赠予现场的听课老师。当一个可爱的男孩儿站在我面前,脸上绽放着如花的微笑,他将一副春联抑扬顿挫地读完后,郑重地送到我的手中,并说了句:“老师,愿我这美好的祝愿能陪伴您迎来新的一年。”那一刻,我激动不已。不,确切地说是感动,瞬间让我和小男孩儿建立了美好的友谊。我笑吟吟地说:“谢谢,我也把同样的祝福送给你!”小男孩儿听后,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座位上。而今,这副春联我仍视作至宝,虽然男孩的模样我已渐渐淡忘,但那份纯洁的情怀将陪伴我们一生!
  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是学生不愿意将这份祝福给予他身边的老师吗?
  不!我想,绝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老师的,这份礼物他们是十分乐意奉献的。他们之所以会“满脸通红”,会“诚惶诚恐”,是因为他们太胆怯了,太在乎老师的态度了。
  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淳朴、羞涩,很少面对这么多老师,他们紧张;选谁来赠送,他们犹豫;如果字写得不够工整怎么办,他们担心;如果读得感情不到位,老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焦虑。仅仅在那一瞬间,在孩子看似平静的面庞下,其内心却暗潮澎湃。他们在迟疑中惧怕,面对现场的老师,谁是孩子的“伯乐”,谁能读懂孩子那“百般滋味在心头”的感受呀!
  当他迈着步伐向你走来,每走一步,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而当他站在你面前,颤抖地读着春联,此刻的你可能冷眼旁观,心生不耐,再看到那不够美观的字,心中无半丝喜悦,可能又在偷偷地想着:流于形式,虚伪的“公开课情结”吧!亲爱的老师,目光最能传递真实的感情,当学生遭遇你那看似笑意,实则冷淡的目光时,他会感到无地自容,便逃也似地溜回座位。其实,只要你用心体味孩子的内心,你一定会听到他们的诉说:“请给予我肯定、宽容与鼓励。”
  真的希望你会用“含笑的双眸”温柔地注视着他,真诚地拍拍他的肩膀道声:“谢谢!”并当场给予他耐心的指导。
  亲爱的老师,当学生的知音吧!不要轻率地判断孩子那颗复杂而脆弱的心。他们愿意亲近老师,愿意将祝福送给老师,只是他们还不会很好地表达。当孩子的知音吧!微笑与宽容是你应该给予他们的最好礼物!当他们鼓足勇气,战胜自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走近你,你一定要收起严肃的表情、冷漠的态度,给他们阳光般温暖的笑容,让爱的甘泉流入孩子们的心田。当孩子的知音吧!不要因为他们不敢,他们胆怯,就不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他们将来会面对更多的陌生者,他们一定深深渴望与别人自如地进行交谈,或许今天的课堂他们表现得不够出色,但他们仍然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亲爱的老师,别忘了您曾经也是一名学生,所以您一定能更深刻地理解孩子们那颗玲珑剔透的“水晶心”。当孩子的知音,与孩子换位思考,你就会明白:孩子需要呵护,需要鼓励,尤其需要面临“风雨”,搏击长空,展翅翱翔的鼓励!
  (作者单位: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加强形成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是认同这一主张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不知道如何去体现、实施。特别是我校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之初,班级普遍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更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教师要么顾及了整体而忽视了个体,要么
精益生产管理是当今世界制造业主导生产组织管理方式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我国以来最先成为制造业竞相学习的管理方法,且成效显著。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偏向国内工业企业的保护政策影响逐步削弱,在国内市场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外各制造业巨头相继进驻中国市场,国内企业急需自主创新和管理变革,以此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来对抗来自国外厂商的竞争,而在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就是自强并与之抗衡的必经之路。然而,对于
至爱,往往不需要理由,只要心中保留着那份情结。隆冬时节,窗外虽是寒气袭人,但因为心中有爱,新年的阳光显得煦暖而明丽。亲吻新年的阳光,心中已是春暖花开。    一     行走在教育的天地里,更多的时候感动于自己还有一点思想、一丝灵感。可以在每个清晨,吮吸着村间缕缕泥土的芳香,悠悠地穿行在田野阡陌间,看袅袅晨雾,赏点点露珠;亦可在每个午后,执卷坐拥一片阳光,静静地游走在美文经典中,听谆谆教诲,品
期刊
在上一期杂志的“课题研究”栏目中,钱锡铭老师着重谈了课题研究的选题。如果说选好课题是研究起步的关键,那么有效管理则是研究深入的保证。目前中小学课题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重两头轻过程;二是重管事轻管人。我们认为,建立“规范、高效、科学、有序”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实现课题管理的全员化、全程化、全面化推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管理课题,使研究取得预期成果?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资料
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理论一直把国际竞争看作是资源丰富的大型公司的天下,然而,今日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
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人性化的语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现就自己的教学体会及同事间相互听课和向优秀教师学习的心得,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积极倡导和坚决摒弃的教学语言。    一、 应该坚决摒弃的教学语言    一是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如说话颠三倒四、意思表达不完整等,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贻害无穷。  二是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
学生就像“,”,置于生活,来来往往不停留。学生是一个个平凡人。让我们的学生们在熟悉的家乡小道上赏景观花,追求实事求是、平易近人的人性化教学氛围,给予人朴实无华、返璞归真的自然美。  学生就像“!”,富于情感,快快乐乐不烦恼。学生是一个个有情人。一堂课,就是一首“情歌”的对唱,从中感受情感之潜藏于心底、迸发于心底的热情豪迈;又从中体味情意的真真切切、亲亲密密。给予人的是真情溢于言表、心灵彼此交融的
有效的语文课堂就是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的课堂。  当前不少教师过分追求课堂所呈现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精心设计好一个个貌似不断深入的问题,并设法引领学生进入这种指令性的圈套中。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发言看似非常踊跃,心灵看似不断受到冲击,实际上,学生却由于疲于应付,反而丧失了真正思索的空间。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却看不到实在的训练,看不到老师与孩子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
晓庄师范同学三十年聚会,到会人数之多为历次相聚之最,有幸邀请到了曾任我班班主任的两位敬爱的老师,连自毕业后就未曾见过的同学都来了。自然,惊喜声,嘘唏声,慨叹声不绝于耳。其间,说到任我班班主任时间最长的辛国俊老师,于是,伤感之情油然而生。倏忽间,辛老师因病离开我们已有两年。两年间,我一直为未能瞻仰老师遗容,见老师最后一面而耿耿于怀,更为毕业后从未看望过老师一次而羞惭不已。于是,就有了写写辛老师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