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u54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进行的更为全面的教育,在各类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跟随时代潮流进行改变与完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使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跟进,素质教育受到重视度较低。由于传统的“灌输式”语文教育的束缚,学校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高度不到位,只将教学活动当成单纯传授课本知识的活动,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了解不够全面,教师以自己为主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是单向的,教师更少接受学生的反馈,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积极学习;学校也无法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单纯以课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授课水平的标准;家长只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到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性;学生年龄较小,无法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作用,不知道如何主动要求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只能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语文学习。
  二、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身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积极备课,热爱学生,对学生保持良好的耐心,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强,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小学阶段的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十分重要,教师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这就在侧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科学文化素质。教师应该学习与时俱進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知识扩展,学习除语文教学之外的其他知识,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增加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新鲜的课堂体验。
  3.专业知识素质。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积极学习新的语文教学知识,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尽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尽量通俗易懂,以适应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给予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物质支持。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积极接受提升自己教学技能的进修,即使小学语文教学相对其他教学更加简单,但也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渗透其他的综合素质的知识。在教师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积极学习。
  (二)继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促进学生与时代接轨,使用多媒体可以使课本内容更加形象化,可以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等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2.游戏教学。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学习,对于学习的认识还不全面,教师通过游戏启发学生进行日常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愿意去接受新鲜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素质。在游戏过程中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相互配合,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奖励制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语言或物质奖励,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奖惩原则,培养学生关于奖励的正确认知。
  4.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除日常的语文课本教学外,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思考,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
  (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1.联系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将课本上的内容在现实中进行考察,可以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将课本知识顺利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加课本知识的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全面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素质。
  2.多角度认识事物。教师在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不应该囿于课本知识,而是应该从多角度向学生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在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采用发散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采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尽量用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提高学生的多角度思维素质。
  3.贴近自然。在授课过程中,有关于自然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户外实地观察相关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语文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得到放松,教师在户外与学生进行部分娱乐活动,还可以增进学生与老师的感情,使教师的授课更加顺利,改善学生对自然和知识的认知,劳逸结合,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4.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朗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为抒情文章,并且较为简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单词不认识、发音不准确等情况,教师也应该在朗诵后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在朗诵过程中的感情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情表达能力和素质。
  结语: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培养高素质国民,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基础,有利于日后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真正重视的教育新形式,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时代发展的紧迫性,将国家发展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耿晓燕.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小教园地,2015.
  [2]燕锡伟.素质教育十论[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王蒙中年游寓京师情况的考证,指出他游寓京师的时间为至正九年前后,大约1年左右。王蒙中年归隐黄鹤山与他的这次京师游寓有很大的关系。王蒙游寓京师的结果导致他
随着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作为一项因商品交易产生的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日显重要。该制度之所以能在大部分国家接受并加以规定,主要是因为在当今市场经
中国内地的电视综艺节目初期的效仿对象主要针对电视节目制作水准上乘的欧美发达国家,自《超级女声》模仿《American Idol》并大获成功后,国内各大卫视开始走向仿效欧美电视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与国际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做好英语文化传播工作是培养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
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创新相伴相生、相互推进,40年的上下求索和辉煌成就证明了改革开放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本文回顾整
通过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2个村落中不同的武术文化实践。以"他者"为视野,依据陈家沟村民"会/不会太极拳、师承名家、培养高手"而区分社会群体与阶层的社会化生活,
基于仿生学原理,以对称牛头形设计了一款小型超宽带双陷波功能微带天线。该天线包括带有“牛角”的对称牛头形的主体辐射单元,采用共面波导结构进行馈电。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
文章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的现状,论述了新疆在制定对中亚国家贸易对策时应充分考虑的前提因素。并指出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对策。
摘要:“人观”渐次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同时,面对时下人对自身理解的种种理论困境,“人观”命题也El益成为一个本根性的时代课题.被人们纳入审思的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