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燃料乙醇等6种生物质能源近十年的专利数据为基础,统计并分析我国生物质能源的专利变化趋势、地区分布情况、专利权人分布情况和不同能源的技术研发情况。分析表明,预计我国近期对三种形态的生物质能源研究热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气态、液态和固态,技术发展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关键词:专利;生物质能源;研发;态势
本文从专利角度,通过数据库专利信息的统计,以當前研究较多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生物燃气(含沼气、生物质合成气和生物制氢)、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等生物能源为对象,对我国十年间生物质能源的研发态势进行简要分析,为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1数据和方法
1.1数据
分析数据(专利年份申请量、地区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权人申请量)来自中国佰腾专利数据库(www.5ipatent.com)。
1.2方法
在佰腾专利数据库中分别以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微藻燃料、生物燃气、沼气、生物质合成气、颗粒燃料、生物质发电、生物制氢等关键词为检索词,对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上述领域的所有专利进行检索,将以生物柴油和微藻燃料检索的专利数据按“生物柴油”统计,将以生物燃气、沼气、生物质合成气和生物制氢为检索词检索的专利数据按“生物燃气”统计,以检索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生物质能源专利变化趋势、地区分布、专利权人分布、不同能源专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生物质能源专利年分布
统计了6种主要生物质能源,显示十年间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不断趋热。从专利量来看,截至检索日期,我国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共申请专利12222件,其中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我国生物质能源的专利申请量合计9498件,为所统计的6种生物质能源专利总量的77.7%。近十年的年均专利申请量为1055件,年均增长率为27.1%。从2004年至2013年,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特别是2009年至2013年专利申请量达到近十年总量的70%以上。专利的增长态势十分明显,说明我国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分析发现,2006年是专利量增长最为显著的年份,年增长率为141.5%,是十年年均增长率的5.22倍,主要因为我国于2005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推动了相关机构在生物能源领域快速发展。
2.2我国生物质能源专利地区分布
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台湾地区均开展了生物质能源的相关研究工作。江苏是我国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申请专利最多的地区,江苏、北京、山东、广东和四川分列前五位,专利量为4731件,为近十年我国生物质能源专利申请量的49.8%,即约一半的专利产自上述五个地区。此外,浙江、河南和上海等地也申请了较多专利。统计中发现,地区专利申请量与该地区经济总体水平正相关。除北京、湖北和安徽三个地区近十年的GDP总量平均在全国11~14名之间外,专利申请量前十位的其他7个地区的GDP总量均在全国前九名浮动。同样,在专利量排名后十位的省份中,8个省份的GDP平均排名位于全国后十位,另外2个省份GDP排名分别在第18~20位。专利量与地区经济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科技以经济为基础,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往往影响该地区的科技水平。
2.3我国不同生物质能源的专利申请情况
统计分析了6种不同的生物质能源十年的专利申请情况。生物燃气的专利量遥遥领先其他生物质能源,专利量为7712件,其中沼气专利量为6829件,其次是生物柴油,专利量为2387件。生物燃气是我国研究最为广泛的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的相关技术研究虽然与生物燃气研发投入有较大差距,但明显高于其他生物质能源,固体成型颗粒燃料、生物质发电和燃料乙醇的专利量相差不大,而生物丁醇是新技术成果最薄弱的能源形式。统计发现,气态形式的生物质能源(沼气、生物质合成气、生物氢)专利量最多,专利量为7712件;其次是液态形式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生物丁醇),专利量为2738件;固态形式生物质能源(颗粒燃料和生物质发电)专利量为686件,在三种生物质能源形态中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沼气、生物柴油和颗粒燃料分别是气、液、固三种形式生物能源申请专利最多的能源。
2.4我国生物质能源的专利权人分布
将6种生物质能源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得出近十年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权人分布情况,排名前五位的机构分别为清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科研成果处于优势地位,主要研究涉及生物柴油、沼气、燃料乙醇、生物制氢、微藻燃料、颗粒燃料等,其在生物柴油工艺技术研究方面申请54项国家专利。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前十位专利权人中,高校专利量占48.7%,科研机构占31.2%,企业占20.1%。综合来看,高校和科研单位是我国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技术研究机构,是引领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3 结论
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和产业近十年迅速发展,专利量以年均27.1%的速度增长。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正相关,江苏、北京和山东是我国开展生物质能源研究最发达的地区。以能源形态划分,我国对三种形态的能源研究热度由强到弱分别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发展速度由大到小则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沼气、生物柴油和颗粒燃料分别是气、液、固三种形式申请专利最多的能源。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清华大学在技术研发中处于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胡婷婷,吴洁霞,钟雪梅等.燃料乙醇技术领域中国专利分析及广西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J].广西轻工业,2010(9):15-16,47.
[2]文晓芬,杜艳艳.我国生物柴油技术专利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1):8-12.
[3]钟雪梅,吴洁霞,胡婷婷等.生物柴油中国专利分析及广西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10):33-35.
作者简介:
王尧(1982—),女,吉林人,硕士,讲师。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专利;生物质能源;研发;态势
本文从专利角度,通过数据库专利信息的统计,以當前研究较多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生物燃气(含沼气、生物质合成气和生物制氢)、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等生物能源为对象,对我国十年间生物质能源的研发态势进行简要分析,为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1数据和方法
1.1数据
分析数据(专利年份申请量、地区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权人申请量)来自中国佰腾专利数据库(www.5ipatent.com)。
1.2方法
在佰腾专利数据库中分别以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微藻燃料、生物燃气、沼气、生物质合成气、颗粒燃料、生物质发电、生物制氢等关键词为检索词,对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上述领域的所有专利进行检索,将以生物柴油和微藻燃料检索的专利数据按“生物柴油”统计,将以生物燃气、沼气、生物质合成气和生物制氢为检索词检索的专利数据按“生物燃气”统计,以检索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生物质能源专利变化趋势、地区分布、专利权人分布、不同能源专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生物质能源专利年分布
统计了6种主要生物质能源,显示十年间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不断趋热。从专利量来看,截至检索日期,我国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共申请专利12222件,其中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我国生物质能源的专利申请量合计9498件,为所统计的6种生物质能源专利总量的77.7%。近十年的年均专利申请量为1055件,年均增长率为27.1%。从2004年至2013年,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特别是2009年至2013年专利申请量达到近十年总量的70%以上。专利的增长态势十分明显,说明我国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分析发现,2006年是专利量增长最为显著的年份,年增长率为141.5%,是十年年均增长率的5.22倍,主要因为我国于2005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推动了相关机构在生物能源领域快速发展。
2.2我国生物质能源专利地区分布
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台湾地区均开展了生物质能源的相关研究工作。江苏是我国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申请专利最多的地区,江苏、北京、山东、广东和四川分列前五位,专利量为4731件,为近十年我国生物质能源专利申请量的49.8%,即约一半的专利产自上述五个地区。此外,浙江、河南和上海等地也申请了较多专利。统计中发现,地区专利申请量与该地区经济总体水平正相关。除北京、湖北和安徽三个地区近十年的GDP总量平均在全国11~14名之间外,专利申请量前十位的其他7个地区的GDP总量均在全国前九名浮动。同样,在专利量排名后十位的省份中,8个省份的GDP平均排名位于全国后十位,另外2个省份GDP排名分别在第18~20位。专利量与地区经济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科技以经济为基础,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往往影响该地区的科技水平。
2.3我国不同生物质能源的专利申请情况
统计分析了6种不同的生物质能源十年的专利申请情况。生物燃气的专利量遥遥领先其他生物质能源,专利量为7712件,其中沼气专利量为6829件,其次是生物柴油,专利量为2387件。生物燃气是我国研究最为广泛的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的相关技术研究虽然与生物燃气研发投入有较大差距,但明显高于其他生物质能源,固体成型颗粒燃料、生物质发电和燃料乙醇的专利量相差不大,而生物丁醇是新技术成果最薄弱的能源形式。统计发现,气态形式的生物质能源(沼气、生物质合成气、生物氢)专利量最多,专利量为7712件;其次是液态形式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生物丁醇),专利量为2738件;固态形式生物质能源(颗粒燃料和生物质发电)专利量为686件,在三种生物质能源形态中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沼气、生物柴油和颗粒燃料分别是气、液、固三种形式生物能源申请专利最多的能源。
2.4我国生物质能源的专利权人分布
将6种生物质能源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得出近十年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权人分布情况,排名前五位的机构分别为清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科研成果处于优势地位,主要研究涉及生物柴油、沼气、燃料乙醇、生物制氢、微藻燃料、颗粒燃料等,其在生物柴油工艺技术研究方面申请54项国家专利。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前十位专利权人中,高校专利量占48.7%,科研机构占31.2%,企业占20.1%。综合来看,高校和科研单位是我国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技术研究机构,是引领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3 结论
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和产业近十年迅速发展,专利量以年均27.1%的速度增长。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正相关,江苏、北京和山东是我国开展生物质能源研究最发达的地区。以能源形态划分,我国对三种形态的能源研究热度由强到弱分别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发展速度由大到小则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沼气、生物柴油和颗粒燃料分别是气、液、固三种形式申请专利最多的能源。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清华大学在技术研发中处于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胡婷婷,吴洁霞,钟雪梅等.燃料乙醇技术领域中国专利分析及广西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J].广西轻工业,2010(9):15-16,47.
[2]文晓芬,杜艳艳.我国生物柴油技术专利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1):8-12.
[3]钟雪梅,吴洁霞,胡婷婷等.生物柴油中国专利分析及广西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10):33-35.
作者简介:
王尧(1982—),女,吉林人,硕士,讲师。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