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有“礼”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e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复旦大学的投毒真相逐渐清晰,老同学们也互相感谢了当年的“不杀之恩”。当再次回顾整件事件及公众的猜测,我们看到,真相大白之前,公众对嫌疑人投毒动机的第一猜测是“出于嫉妒”,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何我们会天然地认为类似事件最大的可能是嫉妒。
  当仔细思考嫉妒,就会发现,这个情绪最爱出现的地方就是校园、宿舍,以及办公室。一个朋友曾经跟我倾诉,他最近很讨厌自己的上司,因为觉得上司的业务能力越来越低,而自己的能力越来越高,但上司还不给自己提职加薪,云云。
  我说你这就是典型的嫉妒,这让他有点难堪。
  不过我补充了一句:“嫉妒是个好情绪。”

1 礼物一
  定位


  想象一下这幅场景:你有两个还不错的朋友,大明和小明,大明获得了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信息科学博士学位,你会由衷地喜悦;而小明谈下了一个五百万元的单子,你却郁郁寡欢。
  原因不用想都知道,因为你也是一个做单的销售。更重要的是,此时你绝对不会嫉妒阿里巴巴的销售总监,也不会嫉妒业绩突飞猛进的销售新人;一个国际乒乓种子选手只会嫉妒奥运冠军,而不会为某个省体育比赛金牌耿耿于怀。我们永远会嫉妒跟我们同一个领域,水平差不多的人。这也便是为何嫉妒总会出现在宿舍、校园、办公室中,因为这里边的人水平都差不多。
  因此,当那个朋友提到自己嫉妒自己的上司时,我跟他说:“这是好事,想想三年以前,你对他还是钦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现在你感觉酸酸的,说明你现在的能力已经提升到直逼他的层次。这难道不该弹冠相庆吗?”
  人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有时候妄自尊大,有时候又妄自菲薄。如果想找一个好的自我定位工具,非嫉妒莫属。
  提笔至此,我也在暗暗思量,啥时候我才能嫉妒一下连岳、韩少这类的文字大咖啊。

2 礼物二
  澄清价值


  论语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嫉妒的根源无非是比较心。人们常用“气人有,笑人无”来比喻某些爱嫉妒的人。于是对于嫉妒的通常说教无非是要求我们像佛那样做到“无分别心”。
  但是,我却发现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当我们嫉妒别人时,我们在比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凭啥他这两年突然发财了?
  都在一个办公室,为何他提升上去了?
  这小子当年在学校里就是混的,现在也人五人六地写专栏了?
  你看到了吗?我们比较的东西无非:钱、地位、名声……
  这不就是典型的成功价值观吗?
  但是每个人真正想要的东西难道就是“钱”、“地位”、“成功”?
  我给很多人做过职业生涯咨询和培训,我知道每个人生命中想要的都或多或少有不同。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把事情搞明白,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方便人们的生活,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永远尝试新的东西,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把没意思的事做得有意思,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生活和工作平衡,……现代社会,80后、90后成了气候,价值观开始多元化。但只要你嫉妒上身,酸酸的感觉一来,那个成功的一元价值观就把我们自己内心丰富的价值系统给偷偷换掉了。
  当你嫉妒的时候,不妨冷静地想想: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3 礼物三
  平等竞争


  当你自我灵修了一段时间,还是告诉我说:“不好意思,我真正想要的就是狗日的名和利。我没招,还是得嫉妒,那怎么办?”
  在感谢完你的真诚之后,咱们就得谈点更形而上的话题了。
  想当年,秦始皇巡游的时候,刘季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已经有点醋意。而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明显的嫉妒;更绝的是项羽:“彼可取而代之。”这简直就是恨到牙根的感觉。刘邦、陈胜、项羽都是求功名、爱虚荣的英雄,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但是,司马迁生动刻画这些英雄时,背后在想的却是更普世的价值观:平等。如果这几位英雄不把秦始皇当成跟他们平等的人,而是如神一般的高等级“生物”,那即便饱受折磨,所带来的情绪不应该是愤懑,反而却应该是感激和敬畏。这在生活中也常见到,当了解到你那曾经的偶像的一堆糗事,看到他慢慢变得平庸,反而激起你追求平等之感,“彼可取而代之”没准在你的脑海里出现。美国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霍姆斯说:“我一点也不敬重仅仅追求平等的热情,在我看来,它似乎只是将嫉妒理想化而已。”嫉妒是我们追求平等的动力。
  追求平等无非两种策略:一是向上追求:我自己有上进心、拼搏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追上别人;二是向下追求:我想办法把别人给搞下来。实话说,第二种策略更加容易。因为第一种策略除了依赖自身努力,还得更多拜托上苍的命运;而第二种策略是背后下刀子,在是非环境下往往迅速奏效。因此,当我们内心不够自信,同时又毫无利他时,就自然而然采取第二种策略。这才是嫉妒的恶之根源。
  但是人是典型群居动物,群居动物的特征就必然表现为“人人皆自私,但人人皆不能自私”的社会关系体系和社会规则。同时,群居动物也会进化出典型的同情倾向。这世界没有完全自私的人。采用第二种策略,即因忌妒害人的人,也许会比较容易收获平等,但这种平等的背后是社会规则和自己内心心日日夜夜的鞭挞,这同时也给了追求上进者更多的价值感:越是有挑战的过程,人生才越有意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之前总是认为利他本身是自我伤害。但最新的积极心理学却给了我们新的研究:利他所收获的幸福感甚至胜于巨大的财富、名声,而幸福公式的一个核心要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人是地狱,他人也是天堂。
其他文献
自从出现优步、滴滴以来,就有了所谓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确实是一大发明,美国人率先实践,中国人跟上。而且,共享经济在中国将会越来越重要,毕竟我们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每家有两辆车,中国人口多,石油是一大问题,道路是一大问题,车库又是一大问题。据说拥有小汽车的人平均每天使用率极低,即使在我们醒着的时候,平均使用两三小时,大多数时间是停在车库或车场,甚至路边,造成本来就拥挤的城市更加拥挤。滴滴的出现,使
每逢節日来临,不少人都会去餐厅跟亲朋好友欢聚,或者在商场各种“买买买”犒劳自己,但在这种愉快的日子,也总有朋友在苦逼加班或者出差当中。春节期间,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就在办公室里发朋友圈痛诉加班之苦,顺带自我安慰:“现在努力赚钱,争取四十岁提前退休!”我要不要告(chuo)诉(chuan)她,“赚够钱提前退休”只是不少人为工作奔波忙碌时的口头禅,专家指出,变成了土豪之后你才不会愿意退休咧。  相信大家都
一轮急速扩张后,P2P租车开始遭遇寒流。对车主来说,这种玩法比理财产品更靠谱、更有回报?那风险呢?  2015年2月的一天,从事批发生意的Eason把自己2007年购买的本田雅阁停到了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东路的路边,他平时在这里上班,这是标准的动作。但这次他是在等人来取走他的车,在接下来的春节假期里,雅阁将被租出去20多天。这是他第一次没去什么公司或者代理网点,而是在一款APP上约到了租客,马上就要面
号称中国唯一的顶级海滨度假地的三亚,越来越成为海滩旅游的末端选择。  如果说前几年去三亚不如去东南亚还只是圈子里的流行词,那么这几年这句话越来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成功闯入主流话语圈。  三亚怎么了?它越来越排在选择项的后端,虽然每年去三亚的人还是那么多,但在冬天北方飘雪,南方阴冷的中国,可以去的海滨度假地实在不多。选择三亚也是无奈之举,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北海,不过北海的设施还
土壤河流污染,生活闭塞落后,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土不复再现 。  说到人类文明起源,两河流域是必谈的关键词,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冲刷形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为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被考古学家称为“新月沃土”。包含今日的以色列、西岸、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叙利亚,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东南部在内的新月沃土曾经建立了辉煌发达的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古代文明,但如今,这片土地上却再难找到失落的古文明
杨念群的学术造诣,在学界有目共睹。近几年,杨念群开始尝试通俗写作,我凭着对作者的信任,读了他的第二本随笔《皇帝的影子有多长》,结果很是失望。  杨念群的学术造诣,在学界有目共睹,一本从中西医之争切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再造“病人”》,一本探讨清廷为确立正统性,同江南士林博弈的《何处是“江南”?》,都是深具开创性的著作。近几年,杨念群开始尝试通俗写作,并在2013年拿出随笔集《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
@风哒信:鞋带到底是怎么自动散开的?  小南: 一方面是脚跺地的冲击力,一方面是摆腿带来的惯性力,总之走着走着就散了呗。  无论你把鞋带系得多紧,它一定会在某个时候自动散开。幸运的时候自己发現或者被旁人提醒,不幸的时候它就绊你一跤。  “走着走着就散了呗”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回答,虽然这么说也没什么大错。最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刊A》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详细解答了这个问
我们为何喜爱度假酒店?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度假酒店就是最佳的休闲竞技场。当很多酒店热衷于各种亮灯仪式的时候,总有一些酒店能别出心裁地推出一些炫目的玩法,仿佛就是为了让你发出那句“WOW”。炫酷,再刺激一点  比如说,有些酒店就会想到用“耍酷”满足客人们那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心,就拿眼下的北海道来说,如果你还没斗胆挑战滑雪项目,至少可以在星野TOMAMU度假村里选择雪上泛舟、雪地香蕉船这样既刺激也体面的冰上
转入七月,各大名企的实习招聘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很多毕业生也将在七月以管培生的身份踏入职场。这个时候惯例会接到很多来自各方的咨询:在仅有的2-3个可选志愿中,如何选择部门。在这些询问学生之中,有这么一部分能力潜力优于同辈,尽管尽力表现出谦虚,但是不难发现他们眼神之中闪烁着对成功的渴望。一般跟他们,我会告诉并给他们解释一个关于职场的真相:起点决定高度。  你的职业生涯从哪里开始,这会影响你的晋升速
人类僭越所谓的上帝或者天命之职,明目张胆地操纵生老病死,成了世上唯一公平的事情。  《别让我走》改编自英籍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的小说,题材虽为软科幻,实际上更像充满诗意忧愁的寓言。由于电影版在先,观众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同样的故事进入日剧最擅长的范畴,一反暗黑系让人压抑到胃疼的风格,明亮的画面和电影的质感造就了阳光惨白而寒彻入骨的反差效果。主体框架之外,掺杂了道德沦陷、集体黑化、校园霸凌等一系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