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时刻表问题研究综述

来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泛的实践应用和复杂的计算挑战,使得轨道列车时刻表优化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交通运输及运筹管理学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作为轨道交通运营规划的一个子阶段,列车时刻表向上与线路规划(或开行方案)、向下与动车组调度融合,可以得到多个延伸的研究选题。在特定的时空网络中,列车时刻表设计就是为每个列车确定一条无冲突的运行路径,使基于用户的度量指标如乘客候车时间,或企业的度量指标如运营费用达到最优。对于没有列车越行和停站模式给定的情况,通过整数变量可以完整地刻画列车时刻表模型,但如果考虑列车越行或列车停站决策,则需要引入列车在
其他文献
采用离子渗氮、液体渗氮及气体渗氮对耐蚀耐热马氏体型热稳定不锈钢1Cr12Ni2WMoVNb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不同渗氮方法下不锈钢的硬度、组织形貌、物相变化及脆性,并对3种渗氮方法下不锈钢的耐蚀性及耐高温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渗氮方法均可大幅度提高不锈钢的表面硬度,且不同渗氮处理后不锈钢的渗层组织结构大致相同,但表面物相有所差异,离子渗氮后的表面物相主要为Fe4 N及少量CrN相,液体渗氮后为Fe3 O4及ε相,气体渗氮后为Fe3 O4、Fe4 N及少量ε相;3种渗氮方法均可提高不锈钢的耐磨损
采用OM、SEM、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QPQ技术中渗氮时间对合金铸铁组织与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PQ处理后,合金铸铁表面形成的渗层物相主要由Fe2-3 N、Fe2 O3和FeO组成.渗层厚度的平方与渗氮时间存在线性关系,在580℃渗氮盐浴条件下,氮元素在合金铸铁中的扩散激活能为70.07 kJ/mol.在90~150 min渗氮时间内,随着渗氮时间延长,渗层的表面硬度值由522 HV0.05降低至441 HV0.05,当渗氮时间延长至180 min,表面硬度值回升至455 HV0.05
针对大长径比零件淬火均匀性和变形控制这一难点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高压气淬技术对大长径比零件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体的淬火压力越大、流速越快、换热能力越强,工件冷却速度越快.采用上下交替吹风的静态交变流型不会对工件的冷速产生明显影响,但有利于改善温度场均匀性,且上下交替吹风时间间隔越短,工件的温度场越均匀.
研究了国产BR1500HS高强钢制汽车车门防撞杆的高频感应淬火工艺,探究了在不同的进给速度下(70~120 mm/s),防撞杆获得完全淬透组织时的加热电压与进给速度的关系曲线图.结果发现,加热电压随进给速度的降低,淬透所需的加热电压也降低,并以分界线的形式区分是否完全淬透.防撞杆高频感应淬火采用分界线以上30 V的加热电压范围,其力学性完全能满足汽车主机厂的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