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继承与发展刍议

来源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a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对文本的精确研读,同时还要研读与文本有关的通信及相关资料。其次,在正确理解和领悟其重要论断和结论的同时,要重视其方法的研究,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再者,对经典理论继承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现实的实践,理论在满足现实实践需求的同时,又在新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ical Marxist theory is the precise reading of the texts as well as the textual correspondence and related materials. Secondly, while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ding its important conclusions and conclu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its methods. Marx’s whole world outlook is not a doctrine but a method, which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research. Furthermore, the standpoint and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theory are realistic practices. While satisfying the practical needs of practice, the theory realizes its ow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new practice.
其他文献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的一条基本经验.它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又有着广泛的实践基础,在"十个结合"中占有特别重
科学发展观有其深刻的思想方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思经验教训,适应世情和国情的新变化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坚持发展的永恒性
现代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人类文明发展史证明,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应用的负效应也越来越大,其根源主要在于人,在于人类对科技成果应用的不恰当.因此,
在本文中,霍耐特概述了多元正义的理论.在论述的过程中,他没有从如何消除不平等的角度论述,而是从回避羞辱或蔑视的角度来讨论.他深信承认理论的正义构想所显示的社会不公的
作为当代中国哲学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来自于这一问题的生发历史。马克思哲学的义理之格创造了中国哲学的哲学语境,并且赋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初特点它以民族
本文通过对《路易斯·亨·摩尔根一书摘要》和其他笔记内容的具体探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几个笔记不同态度的认真考察,尝试提出:柯瓦列夫斯基笔记并非马克思晚年笔记的核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经济发展能在一定条件下与社会公正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和谐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公正体现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等关系.从
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资源,是一次传统与现代超越时空的对话.传统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的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则是对传统哲学的有机整合和与
刘少奇对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卓越贡献是多方面的,文章主要从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法制及党的建设这四个方面的卓越贡献加以论述.这些重要思想对今
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特别注明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这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