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ing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高效课堂风靡全国。很多地方,很多学校,人人谈课堂高效,人人讲高效课堂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或“10 35”)教学模式、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成为当前教育人讨论的焦点话题。
  我们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也不例外,从2010年开始,区域整体推进高校课堂改革,打造出了具有殷都特色的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思考和认识。
  一、预习要充分强化
  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的第一环就是:学生预习,教师引导。教师要做好问题引导,关键在于强化学生预习环节,预习是基础。我们要把对学生的预习指导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做。我们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对每一节课的预习工作如何实施也要进行专题研讨。在每一节课下课前都要将下一节课预习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预习、研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做适量的基础练习来检验预习效果。指导学生预习的问题设置形式要多样化,如:提纲式、问答式等,也可采取作业前置的方法,不管用何种方法,在上课前都一定要检查预习情况。
  预习是快速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好通道,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因为习惯养成终身受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呢?我以为,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通过典型引路。通过语文综合实践、兴趣小组、课外等活动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让预习做得更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二是通过激励机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激励机智,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如可以给预习做得好的同学加星,完成一次任务加一颗星,根据各人的得星数,定期评选班级学习之星,授予荣誉称号。也可以采用加分的方法。三是分层预习。学生学习基础不一样,学习需求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科学设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门槛,让他们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采取分层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
  二、合作要全面加强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第5项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明确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生生之间乃至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
  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的第二环是: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它强调以点带面,互助学习。一是全面加强生生合作。要切实搞好语文学习小组建设,小组结对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指定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互助学习都要充分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要提倡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学习,突出以点带面结对帮扶。二是全面加强师生合作。多与学生交流合作,多了解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诵读要强力跟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中国传统教学的主体,在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不但不能丢弃,还要强力跟进。不读书,进行语文教学,追求课堂高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课堂,不读书就没有发言权。要加强朗读、默读和诵读训练,指导学生把读和思,把阅读和获得个人感受、提出疑问结合起来,读出语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要加强和学生交流诵读的方式方法。如以扫除生难字和初步感知为目的的初读、按一定的节奏表达情感的情读、以成诵为目的的熟读、以融入个人理解创造的个性读、以交流表演激励为目的的范读、以追求宏大场面效果和人人参与效益的集体读。
  一读一得,多读一得。要实现语文课堂高效,“书声琅琅”很重要,诵读是关键。
  四、因材施教要正确处理
  高效课堂强调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要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展,必须“因材施教”。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一是指对学生的处理。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教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获得最大发展、提高。可按学生层次、个性特点、学习兴趣等不同标准将学生或分组,或分类,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二是指对教材的处理。不同教材取不同教法,不求某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如文言教学,突出文字疏通、熟读成诵。诗歌重朗诵重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可多诵,可组织诗歌朗诵会。小说重默读、速读,快速捕捉重要信息。如此种种,灵活运用。
  总之,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我们抓好每一个环节。学生充分预习是基础,合作交流是主旋律,熟读成诵是保障,实现因材施教是关键。抓好这些环节,才可能真正实现课堂高效。
其他文献
摘 要:“四步八自”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将这些问题合理地转化为对语文课堂教学有利的因素,提升课堂效率是必要之举。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效率 研究教法  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如何?某种意义上直接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横塘中学“四步八自”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积累了许多经验,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但在实施“四步八自”课堂教学模式中催生出来的成功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应注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交际情境;利用教材内容提供素材;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多给学生实践机会;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及时进行评价反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培养合作的精神。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摘 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除了兴趣培养之外,一是要指导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二是要读读背背,培养学生诵读积累的习惯。  关键词: 阅读 习惯 有效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致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口语交际”几乎还是一张白纸。这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是规范孩子的口头语言,训练孩子听话、说话的能力,更要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