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促进因素,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积极的学习情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成效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情感对于优化教学氛围、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创设和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思细腻、思维敏捷,对于外界的变化也更为敏感。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能够成为学生更加投入语文学习的重要促进力,而冷漠、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等方面做到和蔼可亲,从不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遇到问题学生或是学生存在学习困难时,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认识不足、认清错误,在这样的教育中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认可度。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给予学生帮助,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要尽可能地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并动员班级学生一起帮助困难学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语文学习,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的语文学习活动充满快乐与幸福的情感体验,从而将学生的积极情感转变为推动教学的强劲动力。
  二、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其优势。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环节高效使用多媒体手段,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一段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在这种猎奇心理的引导下,会积极投入到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研究之中。例如在教学《社戏》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段江浙地区社戏的精彩场景作为导入,营造教学氛围。在课堂信息补充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与文字描述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教材,这一演示方式在景观类及科技类说明文的课文教学中,效果更为显著。例如教学《凡尔赛宫》时,学生缺乏直观的感知,理解分析效果不佳,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相关影视短片的介绍,就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另外,在分析一些情感浓厚的章节时,教师也可以采取背景音乐、配乐朗诵等形式提高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有效提高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效率。如在《背影》教学中,情至深处可以播放赞颂父爱的歌曲进行渲染,有效促进学生情感共鸣,强化思想教育成效。
  三、运用自主合作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给予学生自主地位,让他们学会学习,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并采取配套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再单向地进行灌输教学,而是开展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新模式,整个教学活动按照目标思考题的引领,给予学生相互合作研究的载体,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如教学《我的母亲》时,笔者专门设计了一组探究题,引导学生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活动:“课文写了母亲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些品行?找出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文是中年邹韬奋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母爱以及对我的影响?”在这样一组探究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层深入地开展学习研究,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在小组间检查巡视,及时点拨,教师的点拨始终坚持对思维方式、技巧技法的指导,而不再是直接给予答案。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笔者还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成果汇报,并相互讨论完善,教师在最后环节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优化学习效果。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学最后环节还可以安排当堂检测,让学生对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形成直观的认识,也便于学生在课后时间拾遗补缺。
  四、运用激励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基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按照“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形式进行教学,显然无法适应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实际状况。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为学生设置分层目标,结合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语文学习成绩、能力发展状况、学习情感态度,将学生分为五个不同的层级,并要求学生对照五个层级的评比标准自行申报语文学习层级。在学生申报的基础上,教师和部分需要调整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基本科学地为每一位学生确定学习层级。在初步确定层级之后,按照每月动态调整一次的规则进行科学管理,每个月的月末对全体学生进行考核评比,按照能力、知识、情感相结合的原则量化积分,凡是进步明显的要给予升级,退步明显的要给予降级,通过这样的动态管理模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竞争欲望,能者上庸者下,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整个语文教学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氛围。另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笔者还兼顾了对学困生群体的心理疏导,多表扬鼓励,发掘他们在学习或是其他方面上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五、运用结对帮扶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学困生群体是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群体,有些学生基础薄弱、能力不足,也有的学生在学习思想、情感上具有抵触情绪,这样的学生群体如不加以及时转化,必将影响语文整体教学成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强化对学困生的思想转化,不仅要运用激励性评价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心理,还要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分析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帮助他们拟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补救方案,让他们看到学习的难度在逐步变小,逐步消除对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恐惧心理,慢慢融入语文学习活动中。另外,笔者在教学中还要求语文学习优秀生和学困生组成帮扶对子,这样的帮扶对子放在每一个合作小组之中进行,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能够将小组的功能全面地发挥出来。在这样的帮扶活动中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兼顾学生的思想转化,让学困生能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并充分发掘教学中的积极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为引,诱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以活动为导,激活学生思维,使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注意方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任务为引,自主学习  由牛津初中英语课程来看,其中各单元都安排了中心任务,这为学生的小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索、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新知。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
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小学的具体运算开始转到抽象思维的培养,是学生今后学好数学的一个关键点。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和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教学模式,释放学生的个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一些探讨。  一、强化数学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有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急于求成,任意拔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对学生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很少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得学生对英语望而生畏,不愿努力。  大仲马有句名言:人类的一切智慧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一个善于等待的教师,才能帮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有等待意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完善、成长。  一、等待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进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新的教学目标,情景式教学成了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在本文中,笔者在简要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情景式教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侧重针对当前形势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景式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意在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一、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顾名思义,是以情景的方式植入教学理念,以生动丰富的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要求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团体合作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这一学习方法,并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那么如何使小组学习竞赛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呢?  一、合理划分竞赛
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词汇教学存在低效现象,很多教师都不重视学生的词汇量积累,进而影响到了英语教学中其他内容的教学实施,如阅读教学、听力教学等。在“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推动下,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何做好词汇方面的教学工作,是每一位英语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一、概述
刚接触英语的初中学生普遍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语音语调不准确、语法不扎实、词汇量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甚至会逐渐对英语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而忽略学生语言技能的现象,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真正构建以发展学生语言技能为教学目的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一、明确教学任
角色扮演在现今的英语会话教学当中是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正处在英语学习阶段的初中生来说,角色扮演可以极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学习重点。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会话教学模式  1. 会话教学目的  在教育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语应用日益频繁,初中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互能力,听力与口语所组成的会话
在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合作学习,指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之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其基本特征体现为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交流。可以说,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非常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那么,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质疑式教学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对话的重要途径。斯滕伯格认为“进行对话教学有许多方式,鼓励学生发问是最好的一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要求为一线教师实施质疑式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现象是教师所“讲”与学生所“需”脱节,学生所“听”与心中所“疑”脱节。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善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