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的“博客”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来使人难以相信,年近七旬的岳母竟然老早就建起了“博客”。这个“博客”落户在武家湾,链接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田野上,取名为“田园”,分为两大板块:“责任田”和“自留地”,共有三个章节:绿色博客、农民博客和人生博客。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远比新浪、搜狐、百度、网易更接“地气”。
  52年前,身材娇小的岳母从上毛桥嫁到武家湾,以“上山能挑百斤担,下水能摸水田螺”的气势与担当,与岳父以“百年和好”为用户名成功注册,设置“白头偕老”作密码,从此,她背着锄头,打着赤脚,戴着草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从日出而作到日落而息,从蒙蒙细雨到阳光普照,从满头秀发到两鬓染霜,这一博竟然写了52年。她默默无闻,以大地田园为纸,以犁耙、锄头、扁担为笔,以血汗为墨,一天到晚不停地书写着、忙碌着、陶醉着。大地给她以“灵感”,就像传说中的巨人安泰一样,只要身不离地,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岳母的博客平淡无奇,没有大起大落,富有农民原创特色,从头至尾都是农民元素,反应的全是农事季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作品传统媒体查找不到,网络“度娘”搜索不到,“留言”“跟帖”链接不到,田里土里随处可见。
  岁月悠悠,年复一年。岳母将博客整整写了半个多世纪,装进春、夏、秋、冬四个“文件夹”,尽管日子单调而平静,但她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格局和心境,写得水灵灵翠生生绿油油沉甸甸汗津津。每年春天,风和日丽,岳母挥动灵巧的双手,种下一排排水稻、黄瓜、蚕豆、包菜、油麦菜、包心白、空心菜,犹如一行行绿色诗句在田间跳跃;夏天,烈日炎炎,岳母挥汗如雨,种下一篼篼南瓜、西瓜、香瓜、丝瓜、冬瓜、西红柿,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如同一幅幅流动的图画在眼前晃动;秋天,阳光明媚,岳母喜上眉梢,从山上挑来一担担辣椒、红薯、萝卜,好像从秦砖汉瓦找来的古典诗词;冬天,寒风刺骨,岳母顶风冒雪,栽下一块块芥菜、菠菜、芹菜、大蒜、油菜……她把“责任田”与“自留地”里的收获写进博客,田园也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回报以笑容。
  大自然这首“四季歌”如同一篇“同题作文”,每年都写,被写得枯燥无味,缺乏新意,但岳母从不放弃松懈,怨天尤人,徘徊观望。她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自己喜爱的事,越干越来劲,越干越有精神。她是田园的女儿,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是她与生俱来的本能。她相信九做十不输,土地从不亏待那些勤劳的人,只要用心劳作,田野必有收获;田野有了收获,就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就能感受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劳动是辛苦的,也是光荣和快乐的。岳母从没上过学,不识一字,世世代代耕躬田园,如醉如痴。单是“春天”中的“黄瓜”命题作文,从1965年开始,写到了2017年,每年一篇,雷打不动,绝无粘贴和复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株黄瓜,有的写得鲜活,有的写得老成,有的写得青翠欲滴,有的写得暖意融融,有的写在密不透风的坡地上,有的写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岳母从不偷懒耍滑,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吟哦一个字,捻断数根须”,那种敬业与专注,可与专业作家一比。她深知同类题材要避免雷同难,要写出新意更难,要超越自己难上加难,但只要坚持,必有收获。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岳母每天早出晚归,把辛劳扛在肩上,以对土地的无限虔诚和忠贞撰写着博客,从选材构思到谋篇布局,总是精心打磨,仔细推敲。每年春天,她双手像鸡啄米似的将秧苗插进田里,挥写无数行“一”字后,腰酸腿软,没想到这一笔写下去,要横跨春夏兩季,水稻以蓬勃的状态向上生长,岳母经常冒着火一般的太阳去察看,见机而动,顺势而为,或车水抗旱,或中耕施肥,或治虫治病,还要锄草清稗,防止与水稻争抢阳光养料,确保水稻一片金黄,乃至金色的稻浪在她眼前随风起伏,颗粒饱满,十粒五双,似乎在向她弯腰致意。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岳母说,“责任田”里的水稻文章还好做,写“自留地”的文章更难。“自留地”不需要华丽的辞藻、空洞的说教和对称的排比。“叭”的一声,岳母朝手心吐了一口唾沫,双手一搓,挥起锄头直奔主题。写黄瓜、四季豆,事先得打牢框架,防风避雨,让思想的翅膀像藤蔓一般在框架上攀爬;写苦瓜、丝瓜,则要设置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叙事主题,追求文章的意境;写苋菜、空心菜,三下五除二,简明扼要,及时采摘,避免冗长拖沓;写萝卜、红薯,要开门见山,重点突出,一路铺陈。蔬菜生长,随风摇摆,大地静止,亘古沉默。这一动一静,构成大地的美妙的田园风光。画句号看起来简单,但要将文章写得生动活泼,离不开长期的构思酝酿,从而达到“千篙撑船,一篙拢岸”。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岳母深知在“自留地”上作文的“章法”。草木不生的荒坡上,布满卵石的河堤下,荆棘丛生的水沟边,都是她的“创作基地”。她夜以继日,垦荒填土,施肥种菜,各种农作物的种子破壳而出,长出几片嫩叶,渐渐地,亭亭玉立的绿叶覆盖了她深深的脚印。一阵阵微风细雨过后,绿色藤蔓上开出了朵朵金黄色的花,引来蜜蜂、蝴蝶、蜻蜓翩然而至……岳母的博客写得一波三折,抑扬顿挫,妙趣横生,甚至还故意设计一些悬念,引人入胜,萝卜拔出来有多长?茡荠挖出来有多大?红薯挖出来有多重?只有阅读到最后,才能得到答案:没有经受过烈日暴晒的瓜果不甜,只有经过霜打雪压的青菜才更加美味可口。
  岳父岳母对田园博客拥有修改权和著作权。同样一块土,有不同的种植“版本”,有时岳父用锄头点题,写好了种植蔬菜的开头、主体与结尾,再由岳母用汗水和人畜尿粪修改润色,最后岳父又提着篮子拿着镰刀“一锤定音”回应主题。他们同时侍弄一篇文章,岳父注重谋篇布局,岳母则着重语法修辞,他们倾注毕生心血,将文章修改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当然他们也交流心得体会,餐桌上一些不经意的评说,三言两语,评头论足,那就是“微博”。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岳母的博客拥有不少流量,她眼睛一眨在刷新,挥汗如雨在刷新,跟随在她后面的黄狗母鸡的脚印在刷新,天上飘来的斜风细雨在刷新,每天早上升起的第一缕阳光也在刷新。博客上不少“粉丝”在关注,暖风轻轻吹拂,彩云时时欣赏,蜜蜂悄悄采录,蝴蝶嗡嗡分享,尾随而至的大黄狗凑过脸来阅读,随风而动的野花羡慕不已,天上鸣叫的大雁也在低头浏览。水稻向瓜菜学习,瓜菜向水稻致敬,万物向着太阳,阳光伴着雨露。还有田野那些低鸣浅唱的虫子和青蛙,每到黄昏或清晨,便读得摇头晃脑,津津有味,似乎吃透了精神,领悟了实质,引起了共鸣。
  岳母将博客写得大红大绿大黄大紫大富大贵,可谓字字鲜活,句句生动,篇篇传神,她从而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她将“博言博语”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绿色博客,纯天然、无公害,原汁原味,清香扑鼻;第二章为农民博客,突出辛勤、善良、坚韧与忠厚等农民特色;第三章叫人生博客,映衬着太阳、月亮、星星,写尽了人生的风霜雪雨和酸甜苦辣,并不时将“绿色博客”中的精彩章节摘抄下来捎给城里儿女,让他们摆上餐桌,分享父母劳动的快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岳母也与时俱进,开通了微信,不亚于城里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她的微信名字为“蒋奶奶”,家里还装上一只“猫”,通过wifi与外地儿女“视频”交流。岳母还是蛮拼的,她撸起袖子加油干,感觉整个人都是萌萌哒,全程记录劳动的艰辛和农村的巨变,让微友尽情分享,不时刷爆“朋友圈”,不少人“截图转发”,给她“点赞”,为她加油。因为原汁原味的乡土题材,永远是微友追逐的“时尚”。
  退休之后,我真想回到故乡,协助岳母打理好“田园博客”啊!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摄影:蔡凤岐
其他文献
一  酒是断肠草,也是忘魂汤。这话古人说得确实不错,其实,还有一句也说得实在,那就是酒壮英雄胆,而我却说,“铜锣哥,今天非比往常,我俩再走一个?”  铜锣哥果然就英雄起来,“走就走,谁怕谁呀!”他答话的语速很快很豪情。  那一年正月初六,是黄铜锣过55岁生日,我俩不知不觉便已经把酒饮成了酽浓的夜色。餐桌上第二瓶二锅头又下去一半了,铜锣哥也明显有了醉意,却仍然把酒杯高高举着,打了声嗝儿,便很不逻辑地
2017年11月1日,杨振宁、彭珮云、郑哲敏等90余位老校友欢聚北京,共同纪念母校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这所在烽火硝烟中诞生的存世仅8年多的大学,汇聚了朱自清、钱穆、梁思成等一批学术大师,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黄昆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以及160余位“两院”院士,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一座永恒不息的精神丰碑。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诞生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岁月。1937
上课了。  马老师说:“人坐着吃饭,马站着吃草。”  第二天,马老师叫小瓜复述昨天那句话。  小瓜说:“人站着吃饭,马坐着吃草。”  小瓜马上改口:“哦,不对!应该是‘人站着吃草,马坐着吃饭’。”  一想也不对,小瓜又说:“应该是‘人坐着吃草,马站着吃饭’。”  马老师说:“应该是‘骑着马找骂,指着马骂驴,对着牛骂马……’”  小瓜说:“骑马找马?指桑骂槐?指鹿为马?对牛弹琴?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
高中课程难度普遍加深,尤其是数理化,难度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加上科目增多,许多高一新生不适应,感觉手足无措,不大喜欢的那一科很容易成为“短板”,拖总成绩的后腿。也许这一科就是化学。其实,不是化学太难,而是没有掌握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只要掌握以下7个秘诀,在短时间内提升化学成绩是完全有可能的。  弄清暗礁在哪  秘诀1:查找原因,避免急躁。  化学成绩不理想,首先要找到根本原因。是常用的公式、概念没记
大家都听说过拔河、拔萝卜,那听说过拔书吗?拔书是我们作文课上的一个小游戏。  上课铃响了,赵老师走进教室,满面春风地说:“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叫《是真的吗?》。那上面有个实验非常有趣: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重叠插好后,你们认为能拔开吗?”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能拔开,有的说不能。这时,赵老师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来做个实验便知分晓。”  第一个环节叫“单枪匹马”。赵老师请出我
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浙江大学中文系。来看我时,我问他是如何对付那么多要背诵的知识点的。他笑了笑说,作为文科生,不过背诵这一关,无论如何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以下是他独特的学习方法,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语文:读默连写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有千百年前的,有近代的,也有当代的。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变化,语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要了解这些课文的准确含义,一定要有将文章转化成现代语
问:我在自家承包的林场种植了20亩杨树,树已成材,我请人砍伐卖钱,在运输途中被森林公安人员截获,说我涉嫌犯滥伐林木罪,要判我刑。请问,砍伐自家种的林木也犯法吗?  张鑫悦(河南林州)  律师意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但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时
金属有韧性,方可刚而不折;士子有韧性,方能达而不辱。同样,一种文明有了韧性,才可以久而不沉。  “文之为德也大矣!”文明是宇宙间最为光辉伟大的存在,其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而其存续与发展更是伴随着无数的挑战。中华文明曾经历《公羊传》所云“中国不绝若线”之危亡,欧洲文明也曾经历君士坦丁堡陷落之黑暗时刻。面对文明的灭顶之灾,文明自身的内在特质决定了其发展走向。  有的文明是柔性的,面对危难隐忍不发,逆
于她们而言,书页间的春光秋色远胜过万世扬名。———题记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呢喃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商山早行》,我脑海里一地璀璨,耳畔只闻落叶的迎风绝唱,再无闹市里熙熙攘攘的嘈杂。  俯身拾起一片金黄。内行的人叫得出植物的纲目科属种,而我只看到流金岁月的荏苒。沉思片刻,指尖顺着叶子的纹路划过,勾勒生命的轮廓,捕捉时间的咏叹。  春寒料峭之际,我总看见人们毫不顾忌地重
有哪座城避得開取舍?有哪个人猜得透结果?有一天,当你走得累了,厌倦了无尽的穿梭,请不要忘了还有一个等你回来的我。  有哪堵墙能挡住岁月?有哪个人没有过蹉跎?有一天,当你终于烦了,想找回丢失的生活,请你不要忘了,还有一个等你回来的我。  有人相濡以沫,有人牵手漂泊,春满陋巷小窝。当你懂得爱了,我还是那个爱你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