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我在学校管理方面积极进行科学整合,以“文化”导向学校发展、凝聚价值取向、激励师生行为、塑造整体形象,逐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文化管理模式,使所管理的学校成为一所充满灵气、散发活力、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的实验学校。以下是我在学校文化管理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用校长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在学校文化中,校长文化是灵魂,是学校文化内驱力的统领,是决定文化育人取向的主导因素。因此,优化学校文化,必须丰富校长文化,而彰显校长人格魅力又是校长文化的关键所在。
1.校长要有创新思维。学校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校长文化的创新,校长能“站在校门,面向世界”,善于捕捉代表学校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观念,结合本校的实际不断创新,必将给学校文化注入活力。
2.校长要有民主思想。构建和谐校园有赖于公平,而实现公平又有赖于管理民主化。为此,校长要创设一个民主化的氛围,充分尊重教职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集体力量办好学校。我大力推行平行班教学,为教师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为学生实现均衡发展教育,极大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校长要有服务意识。教育的飞速发展导致竞争的激烈,因而,学校要重视服务意识的确立。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又是广大师生的服务者,应当身先士卒树立并践行服务意识。我努力改善教职工福利,使其感到温馨和快乐,体现在治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设融洽的人际关系。教职工请假时,我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无论哪一位教师生日,学校都给予关心与祝福;学期初分工,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凡是教师们提出的合理的要求,学校尽量满足。凡此种种,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让教师们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体贴,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以诚相待。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对家庭有困难的教职工,我倾注关切、服务,遇到教师家中有生、老、病、死等情况,我也口勤腿勤,送温暖上门。这样一来,学校上下形成了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际氛围。我们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4.校长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是一艘在教育的大海中航行的大船,需要分工协作,精诚团结。在多年的教育管理中,我都着力加强与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如我每周坚持召开一次行政会,对学校重大工作进行商讨、决策。其次,与教师搞好人际关系。我经常到教师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5.校长要有勤于学习的习惯。勤于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形成校长人格魅力的基本途径。校长站在学校发展的最前沿,站在改革发展的浪尖上,如果不勤于学习,就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分辨不清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就会用守旧的方法来领导学校工作,其结果是使学校失去发展的机会。同时,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减,影响学校制度的顺行。因此,我在处理好行政事务的同时多读人文科学,多读教育经典,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
二、人文化的制度规范卓有成效
我始终坚持“以人本思想感召人、民主思想凝聚人、科学思想约束人”的管理理念,努力构建科学、人文、和谐的管理方式。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教代会制度。认真听取教代会代表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让代表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工作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二是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学校广泛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的措施,及时通报学校正在开展或将要开展的重大工作,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凡是应公开的内容都向教职工公开,使教职工心里明明白白。三是坚持倾听不同意见。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广开言路,组建“校长智囊团”,吸收各方面的教师代表参加,积极采纳教师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订工作中的不足。向学校师生公布邮箱代码,设立校长信箱,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师生的信息交流,使师生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来。这样开放办学,民主治校,人人既是决策者,又是实施者,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
三、校本教研是保证
校本教研是研究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实际问题,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如今,人们走进我们的校园,无不被2800多位师生抑扬顿挫的经典诗文诵读声吸引着。让人赞叹的还有我校的礼仪,一声声礼貌的问候,一个个友善的表情,都让人产生一种春风拂面的亲切感。这都归功于我校2007年以来开展的校本教研《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的课题研究。
(一)我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主体发展”的理念,努力创设校园书香的文化氛围。各班设有图书角;教室及教学楼的走廊张贴名人名言警句;图书室和阅览室充实经典图书,开设古诗文特色专栏;开辟“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校园板报;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开播了经典诗文诵读栏目,播放著名诗词的朗诵录音以及悠悠的古典音乐……走在校园,耳听经典音乐,眼赏漂亮书画,校园书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雅的教育环境。
(二)学科教学与诵读经典有效整合。我校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结合课题活动的开展。如作文教学进行“习作三看活动”(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经典诗文多、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经典诗文好、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经典诗文活)。《品德与生活》《音乐》《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也结合诵读经典诗文活动进行。
(三)将经典诗文诵读与学生养成教育密切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以“牵手两代共成长”为平台,延伸活动领域。二是将经典诗文诵读与“学生成长五个一工程”活动相结合,使教师、学生都不再感到是一项单纯的诵读,而是学生积累知识、积累人生的一种形式和措施。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正发挥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提高了人文素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责编黄桂坚)
一、用校长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在学校文化中,校长文化是灵魂,是学校文化内驱力的统领,是决定文化育人取向的主导因素。因此,优化学校文化,必须丰富校长文化,而彰显校长人格魅力又是校长文化的关键所在。
1.校长要有创新思维。学校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校长文化的创新,校长能“站在校门,面向世界”,善于捕捉代表学校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观念,结合本校的实际不断创新,必将给学校文化注入活力。
2.校长要有民主思想。构建和谐校园有赖于公平,而实现公平又有赖于管理民主化。为此,校长要创设一个民主化的氛围,充分尊重教职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集体力量办好学校。我大力推行平行班教学,为教师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为学生实现均衡发展教育,极大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校长要有服务意识。教育的飞速发展导致竞争的激烈,因而,学校要重视服务意识的确立。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又是广大师生的服务者,应当身先士卒树立并践行服务意识。我努力改善教职工福利,使其感到温馨和快乐,体现在治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设融洽的人际关系。教职工请假时,我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无论哪一位教师生日,学校都给予关心与祝福;学期初分工,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凡是教师们提出的合理的要求,学校尽量满足。凡此种种,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让教师们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体贴,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以诚相待。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对家庭有困难的教职工,我倾注关切、服务,遇到教师家中有生、老、病、死等情况,我也口勤腿勤,送温暖上门。这样一来,学校上下形成了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际氛围。我们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4.校长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是一艘在教育的大海中航行的大船,需要分工协作,精诚团结。在多年的教育管理中,我都着力加强与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如我每周坚持召开一次行政会,对学校重大工作进行商讨、决策。其次,与教师搞好人际关系。我经常到教师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5.校长要有勤于学习的习惯。勤于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形成校长人格魅力的基本途径。校长站在学校发展的最前沿,站在改革发展的浪尖上,如果不勤于学习,就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分辨不清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就会用守旧的方法来领导学校工作,其结果是使学校失去发展的机会。同时,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减,影响学校制度的顺行。因此,我在处理好行政事务的同时多读人文科学,多读教育经典,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
二、人文化的制度规范卓有成效
我始终坚持“以人本思想感召人、民主思想凝聚人、科学思想约束人”的管理理念,努力构建科学、人文、和谐的管理方式。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教代会制度。认真听取教代会代表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让代表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工作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二是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学校广泛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的措施,及时通报学校正在开展或将要开展的重大工作,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凡是应公开的内容都向教职工公开,使教职工心里明明白白。三是坚持倾听不同意见。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广开言路,组建“校长智囊团”,吸收各方面的教师代表参加,积极采纳教师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订工作中的不足。向学校师生公布邮箱代码,设立校长信箱,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师生的信息交流,使师生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来。这样开放办学,民主治校,人人既是决策者,又是实施者,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
三、校本教研是保证
校本教研是研究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实际问题,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如今,人们走进我们的校园,无不被2800多位师生抑扬顿挫的经典诗文诵读声吸引着。让人赞叹的还有我校的礼仪,一声声礼貌的问候,一个个友善的表情,都让人产生一种春风拂面的亲切感。这都归功于我校2007年以来开展的校本教研《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的课题研究。
(一)我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主体发展”的理念,努力创设校园书香的文化氛围。各班设有图书角;教室及教学楼的走廊张贴名人名言警句;图书室和阅览室充实经典图书,开设古诗文特色专栏;开辟“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校园板报;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开播了经典诗文诵读栏目,播放著名诗词的朗诵录音以及悠悠的古典音乐……走在校园,耳听经典音乐,眼赏漂亮书画,校园书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雅的教育环境。
(二)学科教学与诵读经典有效整合。我校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结合课题活动的开展。如作文教学进行“习作三看活动”(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经典诗文多、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经典诗文好、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经典诗文活)。《品德与生活》《音乐》《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也结合诵读经典诗文活动进行。
(三)将经典诗文诵读与学生养成教育密切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以“牵手两代共成长”为平台,延伸活动领域。二是将经典诗文诵读与“学生成长五个一工程”活动相结合,使教师、学生都不再感到是一项单纯的诵读,而是学生积累知识、积累人生的一种形式和措施。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正发挥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提高了人文素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