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起来,才能“火”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以独特的角度探索,用“语文”的方式巧妙引导体验。语文教科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不是唯一。立足生活实际,突出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综合性学习才是“活”的。
  【关键词】提供实践合作的机会参与探究体验应用
  吕叔湘曾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确实,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就要讲究“活”。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它受到广大教师们的关注,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综合性学习通常需要课内外相结合,课外可以安排一两周,展示却只能在一节课内,所以,综合性学习更需要让学生“活”起来,做到“活动充分、思维活跃”,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为“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1]教师进行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达到编者所设定的预期目标,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如何提高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有效性有待我们去研究、探讨、解决。我结合自己粗浅的经验,对这问题做一些探讨,以求大家斧正。
  一、引导学生以独特的角度探索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创造力是无法教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思考,增长知识和才干。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的主题研究活动中,我先提出几个研究小课题:“月球知识知多少”、“有关月亮的对联和谜语”、“月亮的传说”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几个人为一组共同研究一个课题,以出手抄报的形式汇报成果。这些是常用的活动方式。但我鼓励学生:看看谁能用独特的眼光从身边寻找到新颖的材料。学生或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借阅书籍,或负责整理资料,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在检验成果时,我发现,学生制作的手抄报中精彩纷呈,刊头设计、版面安排、内容选择各具风格,还增加了一些内容,有“与月亮有关的成语、俗语”;有闽清及周边地区关于“敬月”的故事:老人们常常警告小孩不能用手指点月亮,否则耳朵将被月亮割个口,补救办法是对月拜三拜。学生们对这故事哈哈大笑,却感受到月在古人心中的神秘,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还有的收集了童谣“月光光、照池塘……”,在方言渐行渐远的今天,学生用不大熟练的方言唱着原本应该耳熟能详的童谣,怎不令人感慨万分?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也体会到民谣的艺术,领略了押韵的好处,更易于接受相关语文知识; 还有一位学生在介绍“月亮的别称”时列举了京剧《贵妃醉酒》的唱词,指出词中连用“冰轮”、“玉兔”与“皓月”来称呼月亮,在众人熟悉“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的环境中,他的介绍怎不算“新”?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叶圣陶语)这些童谣、传说不是语文教科书中收集的,但也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在学生作文中,他们都说通过活动了解的东西远远超过教材所要求掌握的。我原本计划只是让学生去探究问题,没想到,学生的探究突破所定的范围。他们了解的不只是教科书上能给予的,还认识了人民智慧的广袤,发现了生活中的语文。这样也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综合性目标的实现不言而喻。
  综合性学习就是这样以“新”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创新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效果岂是整天强调两者关系能比的?同时无形中也让学生们知晓本土文化的内涵。这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吻合,语文教科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不是唯一。大自然、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以及鲜活的社会家庭生活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这些语文学习的“活水”,只有靠活跃的思维才能挖掘到。[2]
  二、用“语文”的方式巧妙引导体验
  语文教学要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即要做到“语文和思想老是长在一起,分不开”,(张志公《说工具》)综合性学习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提高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效率呢?那也就要注重体验,也就是突破“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社会中自觉自愿地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3]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不能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更不能把综合性学习弄成纯粹收集其它学科知识。如能注意在活动设计时注重情感体验,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任教的一个八年级班级,因屡次比赛和各项评比中皆处下风,学生缺少积极性,缺少自信,都认为自己班级是最差的班级,自己也是一无是处的,看不到自己以及集体的优点,自暴自弃的人增加,放纵自己浪费时间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若是整日念叨着“珍惜时间”,叛逆期的学生更为反感。于是在学生进行“寻觅春天的踪迹” 的主题研究活动时,我安排赏春——绘春——颂春——悟春的环节。时值春天,我先让学生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照片要配以简洁生动的解说词。当我看到他们捕捉到“春临人间的”精彩画面,不禁叹为观止:学校斜坡上的一丛小野花、办公楼旁的杜鹃、公园里的一株植物……无一不引发学生们的好奇,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春天,真正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之后,学生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分类收集的古诗句中也是精彩纷呈,古诗中春风春雨,春花春草,都配以画面。在有限的课堂上我展示了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时,学生谈到野花的启示“身在僻静之地的你,宝蓝的外衣里深裹皇冠般的骄傲——虽小,一样装点大地”;谈到由竹笋想到的“我们将是新生力量,也是春的使者,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谈到公园中的花“那得是拥有多坚定的信念,才支撑起这灿烂的生命”……诗一般的语言,却是发自学生肺腑,这远比单纯的记忆名言警句来得有趣,踏着文人、诗人、哲人的足迹,走进春天,领略了春意,美好和向往之情萦绕在心间,我用“心里有花开,心里有发现,人生才蕴涵春色”的寄语,来表达自己希冀他们能珍爱春天,更珍惜如春光般灿烂而又易逝的青春年华的心愿。这一切强过枯燥的说教和呆板的你说我听。最后在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结束我们春之旅程。在这为期两周的活动过程,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用身边的“春意”唤醒内心的春天。如果说我为学生的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而欣喜,还不如说我更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唤醒许多学生心灵“春暖花开”而高兴,为学生获得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而高兴。在初三的一次考场作文“由……想到的”中,这个班的几位学生就写到这次综合性学习,相信这些感悟和老师的希冀也深深刻入学生的人生轨迹,这些不正表明综合性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相关么?体验提升了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为综合性学习注入“活力”;综合性学习丰富了生活体验,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1]
  总之,我认为,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确实体现了“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核心是让学生“动”起来,用活跃的思维,充分地挖掘语文学习的“活水”。这样,综合性学习才是“活”的,精彩的。而综合性学习课程就会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把火”,点燃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注释】
  ① 隔年饭:有的人家除夕做好饭,年后吃,意味着年年有余粮。
  ② 形容阴雨天的中午出太阳,预示大雨将至。
  参考文献
  [1]都启林.“从”素质“到”应试“究竟有多远[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20-21
  [2]王鹏伟.语文教学要关注人文精神 [J].语文教学通讯,2011,(4):52—57
  [3]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4]陆其勇. 唤醒学生母语潜能 丰盈教师生命价值[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4-5
其他文献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了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衔接。而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语言发展对其它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通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里,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因此,积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早期阅读在农村评价
【摘要】本文重点从三套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出发,辅以教材纲目,教材编排特色等进行相互比较,目的在于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认识,便于其转变教学方法。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建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国自主编版了三套高中化学新教材,分别是宋心琦主编的人教版;王祖浩主编的苏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范式,并以两个实例予以说明。首先介绍了基于在线COCA语料库,研究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意识形态词汇的使用状况;然后,简述了基于自建语料库,如何研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神话原型解构。  【关键词】语料库话语研究新闻话语文学话语  基金项目: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科研项目 (2013KYR03);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科研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对生字教学编排实行读写分离的方式。新课改要求我们鼓励学生多认少写,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受各种条件限制,低年级学生识字情况不容乐观。只有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给学生一双慧眼,才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本人近几年一直在城郊学校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有城镇学生,有农村学生,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里的孩子学前就学会认很多字,上学后会比较容
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  我的尝试与探索是以我校某班为试点展开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迷恋上网或网络成瘾越来越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0万个,网民近2.1亿,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34.1%。那么,学生上网又是做什么呢?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  一、“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在目前上网的人群中,这一病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未成年人患病比例远远
【摘要】通过对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的现状分析,发现导学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习题化倾向、教案化倾向、浅层化倾向,结合自身教学心得,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探究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使导学案设计的内容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活动化、知识模块化、成果巩固化,使导学案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 导学案设计原则导学案设计策略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
摘 要为较好地实现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相结合。此节课,设计摸拟火场逃生场景,课外拓展研修专题,安排了消防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加大学生小组探究,减少教师的演示实验,增加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掌握逃生技能的内容和训练。  关键词探究实验创新;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安全意识;逃生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025-01 
任何事物都有来龙去脉,“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多数的“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的,是受多方面的影响。学困生就好像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治病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通过“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和有关文献资料研究表明,“学困生”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就是简单的两个方面:  一、内部因素分析  1.遗传因素。具备良好的智力和身体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物质基础。不可否认,人的
【摘要】 问题解决就是根据分析,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这个关系用数学语言或公式或算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分析问题,找到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 解决问题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我认为问题解决就是根据分析,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这个关系用数学语言或公式或算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分析问题,找到数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