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刺猬蛋白在软骨细胞异常钙化退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591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印度刺猬蛋白(Ihh)在软骨细胞异常钙化退变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取刚出生6 d的C57小鼠,提取肋软骨细胞,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软骨细胞表型鉴定。实验分为Ihh高表达组,加入Ihh重组蛋白5 mg/L;Ihh信号通路抑制组,加入环耙明20 μmol/L;空白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Ⅱ型胶原(COLⅡ)、X型胶原(COLX)、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碱性磷酸酶(ALP)、蛋白多糖(AGG)、多通跨膜蛋白(ANKH)、核苷酸焦磷酸酶1(ENPP1)等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抑制Ihh信号通路后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Ihh高表达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LP(3.450±1.357比1.223±0.740)、OCN(2.410±0.395比1.093±0.453)、Runx2(3.057±1.477比1.144±0.574)、COLX(3.804±1.400比1.116±0.511)表达增加,ANKH(0.255±0.042比1.101±0.471)、AGG(0.574±0.355比1.007±0.126)、COLⅡ(0.670±0.065比1.027±0.236)、ENPP1(0.354±0.058比1.091±0.446)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h信号通路抑制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KH(5.345±1.341比1.101±0.471),ENPP1(4.289±0.978比1.091±0.446)、COLⅡ(2.141±0.685比1.027±0.236)、AGG(2.892±0.761比1.007±0.126)表达增加,COLX(0.501±0.164比1.116±0.511)、Runx2(0.243±0.081比1.144±0.574)、OCN(0.326±0.077比1.093±0.453)、ALP(0.329±0.190比1.223±0.740)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结果显示抑制Ihh信号通路能引起软骨细胞凋亡(t=9.412,P<0.05)。

结论

Ihh可以通过上调COLX、Runx2、OCN及ALP,抑制ANKH、ENPP1、AGG及COLⅡ基因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软骨细胞的异常钙化退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复合填充异体松质骨的骨笼(Cage),重建颈椎的能力。方法取2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切除一个颈椎制成颈椎缺损模型并分为两组,A组植入PRP-Cage复合物,B组植入自体髂骨,在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X线片、扫描电镜观察、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两者促进颈椎融合重建颈椎的能力,应用SSPS 13. 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个月X线片及大体标本观察示两组植骨部位形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502-5p对结肠癌细胞DLD-1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结肠癌细胞DLD-1分别转染miR-502-5p mimic(5 μl)、control mimic(5 μl)、miR-502-5p inhibitor(10 μl)与control inhibitor(10 μl)。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502-5p的表达;细胞计数
创面愈合是人体最复杂的生理过程之一,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参与下的止血、炎性反应、细胞增殖与组织重塑。但目前已有的技术手段仍未能完全达到创面快速修复的要求。脉冲电磁场(PEMF)是一种安全、无创、价格低廉且使用便捷的物理因子。研究结果显示,PEMF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本文对PEMF的主要生物学效应及其促进皮肤软组织创面愈合的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环状RNA含有16A的脱水酶结构域分子(circRNA ABHD16A)-微小RNA(miRNA,miR)-1237-5p-细胞凋亡相关酪氨酸激酶(AATK)轴对乳腺癌细胞密歇根癌症基金会7号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Target Scan在线分析分别分析ABHD16A与miR-1237-5p和miR-1237-5p与AATK的相关性。利用Luc
目的观察人S期激酶相关蛋白1(SKP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并探讨其对肝内胆管细胞癌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测定SKP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构建SKP1干扰载体及空载体,经慢病毒包装后稳定转染至肝内胆管癌细胞中,构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其SKP1表达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实验组与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在大鼠模型癫痫持续状态(SE)下的激活状态及不同分型的时空表达。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开始时(NC组)、SE持续30 min(SE30min组)、SE持续1 h(SE1h组)、SE持续2 h(SE2h组),每组12只。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和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IL-1
目的观察维生素D对红藻氨酸与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8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维生素D组(B组)、红藻氨酸(KA)组(C组)、戊四氮(PTZ)组(D组)、维生素D+KA组(E组)、维生素D+PTZ组(F组),每组各8只。B、E、F组口服维生素D3两周,结束后当C、D、E、F组大鼠平均体重达220 g时,C组与E组腹腔注射KA,D组与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多克隆抗体对大鼠脑胶质瘤脑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注射C6胶质瘤细胞建立大鼠胶质瘤模型,选取建模成功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榄香烯组、VEGF多克隆抗体组、榄香烯联合VEGF多克隆抗体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榄香烯组腹腔注射0.5 ml榄香烯注射液,
目的观察KIF3A基因沉默和过表达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干扰技术对高表达KIF3A的人TNBC细胞株MDA-MB-231进行KIF3A基因沉默,通过脂质体转染法使KIF3A低表达的人TNBC细胞株MDA-MB-468 KIF3A基因过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KIF3A基因沉默和过表达效率。应用平板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多数研究应用细胞株实验探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特点,但构建原位肠癌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还原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极大地提高基础实验的可信度。目前,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法所诱导的疾病模型在结直肠癌动物模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造模过程和疾病评价两个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本文将对AOM-DSS诱导的小鼠肠癌模型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