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LOX酶分子的特性及其构象影响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x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条件下,在35℃和65℃下,对脂肪氧合酶(LOx)进行处理,用透射电镜(TEM)、SDS—PAGE电泳、圆二色谱(CD)和荧光光谱对处理后的LOX酶的分子形态、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显示:LOX酶蛋白直径变大,可能是酶蛋白分子发生了聚合反应;LOX酶一级结构未发生变化;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至6.45%,表明LOX酶的二级结构遭到破坏;LOX的荧光光谱图发生变化,表明LOX酶的三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和
其他文献
[课堂即景]在一节低年级计算教学课上,教师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快速口算练习。坐在我前面的小男孩回答:"8+5=12。"教师狠狠地说:"8+5是12吗?"就没有让这个孩子坐下。这
为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游离钙离子浓度是否受细胞外钙受体(CaR)的调节。采用Westernblot及RT-PCR技术检测CaR在HUVEC中蛋白及mRNA表达。使用CaR激动剂精胺,负性变构调节
探讨介质阻挡放电处理硝基苯废水的低能、高效工艺,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样品中硝基苯的含量,考察催化剂、放电电压、空速、时间和浓度等各因素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
为进一步研究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致病机制,培养浓度为9×109 cfu/mL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采用Karber法测得该菌对小鼠的LD50为2.85×108 cfu/mL。由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