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螺旋刀片股骨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6例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加长螺旋刀片股骨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 2009年通过加长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6例随访患者的资料.致伤原因均为高能量损伤,其中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伤5例.股骨颈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Ⅰ型7例,Ⅱ型6例,Ⅲ型3例.股骨干骨折包括上段6例,中段9例,下段1例.Winquist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6例,Ⅳ型4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Gustilo - Anderson Ⅰ型.术后末次随访时通过Harris髋部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访时间1~4年,平均2.4年.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3~6个月),股骨干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3~8个月).4例股骨颈骨折延迟诊断,2例股骨干骨折出现延迟愈合,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患肢增长3 cm,伴膝关节活动痛4个月余.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7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为82%.结论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股骨颈骨折的漏诊率较高,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加长PFNA符合生物学固定的特点,手术时间短且固定可靠,对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肯定。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xpert tibial nail,ETN)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ETN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5~47岁,平均33.8岁.骨折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43-A1型3例,43-B1型4例,43-B2型4例,43-C1型2例.除3例Gustilo-Anderson Ⅰ
目的 探讨外源性P物质(substance P,SP)对高糖条件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增殖及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合成的影响. 方法 用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HSF;并用SP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相点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CP-1分泌水平,观察时问与剂量的
正常机体中骨的重建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破骨细胞吸收老化及破坏的骨组织,同时成骨细胞形成新骨填充骨吸收所致的凹陷,从而保持骨量、强度及结构完整性[1].若这一平衡被打破,即可出现骨的代谢异常,甚至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如骨质疏松和骨质硬化[2].骨的吸收与形成有赖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在基本多细胞单位(basic multicellular unit,BMU)募集、增殖与分化,并受局部微环境、外部机械力及
期刊
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系列复杂的骨再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骨的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选择适当的骨修复材料是骨缺损治疗的中心环节[1].
期刊
创伤死亡曲线是大样本创伤死亡病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用图表方式展示的创伤死亡人数(比例)及创伤死亡者致伤机制、致伤部位等的时间分布规律.其研究成果对指导临床创伤救治具有重要意义,对创伤救治资源合理分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治疗陈旧性寰枢椎损伤继发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的陈旧性寰枢椎损伤继发寰枢椎脱位患者16例,其中男14例,女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6个月,平均10.5个月.其中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板系统治疗13例,包括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0例,陈旧性创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合并寰枢椎脱位3例.采用经寰椎后弓椎弓根
为了提高审稿质量并促进编辑部与审稿专家的进一步联系,《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于2011年6月3—5日在历史名城山东省邹城市召开了本年度第二次审稿会。
期刊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常见的颅脑钝性损伤,CT断层扫描是TBI首选检查方法,常规检查即能够在早期发现颅骨及颅内不同类型病变,为神经外科手术干预提供依据.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的发展,容积扫描已广泛地应用于急诊及TBI检查,一次扫描即可获得全身各部位多方位和颅骨及颅内病变的三维图
目的 回顾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去除内固定后是否继发后凸畸形.方法 1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T11~L2)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测量内固定取出术后0.5~2年Cobb角度变化及伤椎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35~68岁)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7个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椎弓根钉断裂或松动现象.与取内固定钉前相比,16例无骨质疏松患者取钉后6个月Cobb
目的 使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大鼠创伤性轴索损伤(traumatic axonal injury,TAI)后组织代谢改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使大鼠头颅发生线加速和角加速运动制作TAI模型.于伤前和伤后24 h采用多体素MRS方法检测大鼠脑内多个部位的组织代谢状态,分析伤后N-乙酰门冬氨酸(NAA)/总肌酸(Cr)、NA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Cho/Cr值变化及NAA/Cr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