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为文 真情永存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金先生曾说:“好作品能够帮助人。鼓舞人前进,激发人们身上美好的东西,作家写出美好的情感,美好的形象,更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青年的心灵。”他的《繁星》就是这样一篇好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中的几处拟人,更显示了他情感的历程。
  文章写了“我”三次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从前在家乡、三年前在南京、如今在海上。三次望星空,三种心情,都透过个性化的拟人展现了出来。
  作者这样写小时候的感受:“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1914年7月,巴金母亲病故,当时巴金才1O岁。此后,他深深感到没有母亲的孩子的悲哀。母亲“爱一切人”的教诲,对巴金很有影响,后来称母亲为自己的“第一个先生”。繁星博大无边,带给每一个人光明,使人觉得温暖,令巴金想起同样博大、甜蜜、温馨的母爱。对星天的依恋正反映了童年巴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三年前在南京,“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质朴的字里行间透露出青年巴金对友情的渴望。巴金少年时便追求进步,在探索前进的人生道路上,他一直渴望着志同道合的朋友。1923年,巴金和三哥尧林一起,离开成都去重庆,由重庆至上海再到南京。离开四川的原因,是渴望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投身到新的广阔的天地中去。读天文学方面的书使他逐渐认识星星,了解星星,更激发了他对星星的爱。而阅读表达人类美好情感、表现进步思想的书籍,则使他认识了许多心灵相通的人。读了《告少年》中译本,他给翻印此书的陈独秀写信,寻求指导;读到俄无政府主义者爱玛·高德曼的文章,便称其为“精神上的母亲”,给其写信。而对其影响最深的,当属冰心。1922年初夏,巴金从《晨报》上读到了《繁星》和《春水》,便学习写作新诗。巴金曾说:“当时年轻的读者容易熟悉青年作家的感情。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后来二人成为好友。
  如今在海上,仰望星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里,巴金再次把星星比作母亲,表达了对亡母的思念。1923年1月,巴金发表《诗一首》,在冷酷的人世间,忆起“亡故的母亲”的爱和温暖。此时的情感与儿时的情感有相通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小时候的思念更多地出于依恋,而“如今”(1927年1月),23岁的巴金怀着追寻理想的兴奋心情,登上了远赴巴黎的航船。“我的初衷是:离开家庭,到社会中去,到人民中间去,做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者。”仰望星天,巴金不由忆起母亲的期望,感到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再拓展开来看,这里的母亲,指生母,更指祖国。
  这里的拟人,是他一颗赤子之心的外现。因此,下一个拟人的出现也就很自然了。“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巴金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法国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航船上的巴金,以为理想即将实现,感到浑身充满力量,相信自己这个“巨人”,一定能实现人生目标;相信祖国这个“巨人”,一定会奔跑在世界的东方。“我似乎生来就带来了忧郁性,我的忧郁性几乎毁了我的一生的幸福,但是追求光明的努力,我没有一刻停止过。”
  这篇文章,显然受到了冰心两部诗集的影响,它以真实简练的文字,表现作者刹那间对于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思想的变迁。巴金先生说:“我是在生活中有了切实的感受才要抒发,要表现,有兴趣就多写一点,没有兴趣就少写一点。”繁星固然美好,但唯有“著我之色彩”,才能活化。巴金先生的《繁星》,正因为具有个人浓厚的情感色彩,所以产生了积极的艺术效果。
其他文献
精神病人在经过治疗,精神病症状缓解或消失詹,就进入了恢复期。病人在恢复期中,如何进行疗养,对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加速痊愈是极为重要的。  老张十年前患了精神分裂症,经治疗后,十年来他认真疗养,按医生嘱咐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至今一直末犯,并始终坚持工作,精神状态完全保持正常。前几天,我们请他来院,向全体休养员介绍他养病的经验,他谈了如下几点:  一、病愈后,无论自我感觉多么好,也不能麻痹大意,更不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第4届体育博士高层论坛于2012年11月9—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体育改革:攻坚与突破”为主题,旨在对进入了改革深水区的中国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战略性、长远性、关键性问题进行攻克和破解,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发展进行整体回顾与深入思考,为新时期我国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寻求更大的空间和不竭的动力,并为体育博士群体搭建高水平、多领域的学术舞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球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竹荪色彩鲜艳、稀有珍贵,有“山珍之花”“菌中皇后”之称。它具有延长汤羹等食品存放时间、保持菜肴鲜味的奇特功能,一向被列为御膳,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入馔,始见载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清代《素食说略》记
这次,她是带学校里的孩子们和家长来乡下春游的。一下车,孩子们就被眼前大片大片的金黄色油菜花吸引住了,纷纷挣脱大人们的手,争先恐后地扑向那满地的油菜花香中,欢呼雀跃。  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还有父母满脸的疼爱表情,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就是在几年前,这个满眼都是黄灿灿的油菜花时,走的。  儿时家贫,父亲长年在百里之外的孵化厂帮人打工,家里只剩下自卑的她,两个弟弟,还有严肃的母亲。  每年,当
在日本富士山下有一条街道,由于当地游人如织,这里几乎汇聚了全球各个国家不同风味的餐厅,而且大多生意红火,但奇怪的是,整个一条街,唯独没有法国餐厅。  一个法国人经过充分的市场考察,决定在此投资。无论是装潢还是设计,他几乎完全参照了法国餐厅的风格,甚至连餐厅的桌椅、地板和餐具也是从法国空运过来的。不仅如此,他还从法国自带厨师,在餐厅里遍植法国花卉,完全就是一个法国高档餐厅的原版照抄。  谁知开业后的
無人对抗作战是智能化战争的高级阶段,以无人机对抗无人机的新型作战样式或将进一步改变现有军事格局,未来的空中战场将呈现出“人在后方决策主导、无人武器在前沿对抗”的全新作战场景。随着各种颠覆性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空天领域的“无人交锋”将愈发激烈复杂。本期《军事文摘》特组专题“无人对抗无人:未来空战新样式”,以飨读者。
说起“味道”,常使人想到生命中的无味——酸、甜、苦、辣、咸。其实“味道”远远不止于此。  “味”从口生,“味”属于感觉的范畴,看不见,摸不着,虚幻而又实在。“味”是文字都无法描述的一种情景。“味”給人留下的思索是模糊的又是清晰的。世界是一个“味”无处不在的世界。  咬文嚼字,常被寻常人所不解和鄙视。殊不知,洋洋洒洒的文字里“味”也存于其中,能在文里寻“味”,字里寻“味”的人,一定是那种活得充实而有
开辟敌后战场,是毛泽东在全民族抗战一开始便确定的一个战略布局。这个布局,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如何坚持抗战,实现战略展开的根本方向。  所谓抗战,自然是敌人往哪里进攻,就在哪里抗击;阻击不了,便是退守。这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不言自明的战略布局。全民族抗战开始前,蒋介石即明确将逐步退守至黄河以南,粤汉线以西。这个战略布局,意味着华北、江南等广大国土将成为日军的后方基地。毛泽东正是在这个
看《动物世界》,总能带给人生命的感动和人生的启迪。  母鸭为了孵化的安全,把卵产在了河边5米高的树洞里,经过精心孵化,11只幼鸭在同一天破壳而出。但是面对11只嗷嗷待哺的幼鸭,母鸭是不可能把食物一趟趟运到5米高的树洞。要想活命,幼鸭们能做的就是从5米高的树洞跳下来。  在幼鸭出生的第二天,母鸭就在树洞下的河里边轻轻地游弋、边轻轻地叫着,那是她在呼唤幼鸭们。11只幼鸭先后从树洞里探出脑袋,循着母鸭的
用手读书,说的不是盲人的触摸阅读,也不是刘秀的“手不释卷”,更不是当代人按动鼠标、在网上浏览。这里说的是正常人的读书,不但要“眼到、口到、心到”,而且要“手到”,即多用手来读书。  胡适是力主用手读书的。1925年,他在《学生杂志》第十二卷第十二号上发表的《读书》一文中就指出:“手到”即是“要劳动劳动你的贵手”,“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他列出用手读书的三事项:  首先,读古籍先得标点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