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瑞鹤图》及其背后的政治性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8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鹤图》是宋徽宗赵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其画面构图精巧、色调和谐、技法高超,以绢本设色工笔花鸟的形式描绘了群鹤飞舞的画面.这幅作品创作于1112年,时至今日,也仍有着为人所公认的艺术审美价值.但除了艺术价值,《瑞鹤图》背后所反映的政治寓意,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色彩配色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其色彩搭配有迹可循,配色技巧融合了自然、宇宙、哲学等观念,承载着古人的色彩文化和审美情趣.纵观中国传统配色,不难发现,传统色彩配色的
本文站在消费主义背景下对艺术家杜安·汉森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作品所选的主题和创作方法上的解析,揭示今天消费主义下艺术的主题与创作方法的巨大改变以及巨变背
在中国的钢琴改编曲中,对民族器乐曲的改编占了很大的比重,因而中国民族器乐钢琴改编曲在中国音乐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历代中国音乐家的发展,中国民族器乐钢琴改
根据国家标准GB/T 13295:2008《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国际标准ISO10803:1999《球墨铸铁管设计方法》中对球墨铸铁管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利用材料力学的
18—19世纪,广州是中西海路贸易最为重要的通商口岸,每年借助季候风乘坐帆船到广州贸易的西方人,在返航时都会在广州购买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品.由此,在广州催生了各种主
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创造,不仅是光影的故事呈现,更是生命内涵的美学诠释,如何通过镜头审美将革命故事的历史逻辑,更加有深度地融入美学思想,是现当代影视创作和摄影艺术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