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手术室感染预防60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戴明循环(Plan Do Check Act,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效果。方法:选取I类清洁切口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预防手术室感染,观察组实行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对比分析两组病原菌检出率,消毒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培养出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21株,占总菌株数5.8%,对照组培养出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65株,占总菌株数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手术恒温箱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效果佳。
  【关键词】 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136-02
  手术感染是外科并发症之一,常见手术感染有切口感染、平片感染和充填网塞等感染[1]。PDCA循环是“计划-设计-检查-处理”相结合预防手术室感染呈螺旋状循环运转系统[2]。笔者就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进行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I类清洁切口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2.6±5.3)歲,男33例,女2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3.5±5.3)岁,男31例,女29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式预防手术室感染。主要包括:①注重切口感染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换药及清理伤口;②医护人员、医疗器械、手术室消毒管理。
  1.2.2 观察组 实行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具体方法如下:
  1.2.2.1 计划 主要包括感染管理学习及预防控制计划。①感染管理学习计划:医务人员定期进行手术感染预防控制规定的学习,并进行考核。②感染预防控制计划:对手术室消毒隔离合格率进行定期检查,并就消毒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反思并整改[3]。
  1.2.2.2 设计 包括术前管理、术中管理、卫生管理、无菌管理、手术医务人员管理、物品管理。①制定手术过程中预防感染规章制度,建立监督小组对手术感染进行长期监测,为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效果提供可靠数据。②科学规划手术布局,防止交叉感染。③医用器械放置做到及时归位,手术开始及结束时均对手术室进行消毒,手术器械,手术台等手术所有物品保持无菌状态。④医务人员必须经过无菌室无菌处理后再进行手术。女医务人员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等[4]。
  1.2.2.3 检查 包括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①科室考核: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理论及临床感染预防知识考核。②上级考核:上级对各科室医务人员通过抽查的方式进行理论及临床感染预防知识考核[5]。
  1.2.2.4 处理 对预防手术室感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汇报,逐步完善计划,若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
  1.3 观察指标 ①病原菌比较,对两组患者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检出率进行比较;②消毒效果比较,根据卫生部《医院卫生消毒标准》: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500CFU/cm3为合格;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0CFU/cm3为合格;空气细菌总数≤200CFU/cm3为合格;手术室恒温箱细菌总数≤5CFU/cm3为合格[6-7]。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原菌检出率比较 经病菌培养,两组共检出病原菌360株。对照组检出革兰阴性菌22株,革兰阳性菌43株,占总菌株数18.1%;观察组检出革兰阴性菌4株,革兰阳性菌17株,占总菌株数的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 两组手术消毒合格率比较 手术中观察组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空气消毒合格率、手术室恒温箱消毒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消毒合格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检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占总病菌数的5.8%,对照组检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占总病菌数的18.1%。说明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效果比常规管理佳。
  PDCA循环预防手术室感染具有以下优势:①提高了医务人员感染管理学习能力,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预防控制计划,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强化风险意识;②医务人员尽职尽责及时有效记录数据,提供了科学依据;③因PDCA循环对本轮不能解决的问题会在下一个循环中解决,减少了常规管理中死角问题被遗漏的现象[8]。
  参考文献
  [1]蔡珺. 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05):1003-1005.
  [2]谢金兰,秦颖,钱巧珍,等.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04):386-387.
  [3]张瑞红. PDCA视角的动态知识管理评价模型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06):31-34.
  [4]戴莉敏,贡浩凌,方英,等. 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访的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82-885.
  [5]陈谨,付俊江,隋阳. 基于PDCA理论创建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04):49-54.
  [6]徐燕,陈文森,谈智,等. 两所大型综合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报告[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02):117-119.
  [7]缪金华. 昆山市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02):356-358.
  [8]杨丽云,李松,吴承高,等. PDCA循环持续改进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审批[J]. 中国输血杂志,2015,28(02):150-152.
  (收稿日期:2016.01.08)
其他文献
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率高,约每出生600~700个新生儿就会有一个唇腭裂患儿。唇裂有损患儿的容貌,腭裂会影响患儿的发音,唇、腭裂患儿通常有吸吮困难,不能正常喂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1999年Grayson等提出了唇腭裂婴幼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Nasal-alveolar molding)的方法与技术[1],为唇腭裂序列早期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唇腭裂治疗中心都
长期以来,整形美容手术都被看作是女性的特权。但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美容整形手术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1-2]。其中在性别方面发生的变化及表现出的特征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收治5千余例美容整形患者。资料显示:男士整形正在成为整形美容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男士进行整形的主要集中在两个年龄段。第一类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多以瘢痕、隆鼻、改脸型等项目为
[摘要]目的:检测新型激光烧结成型蜡质材料(SW-1)的熔点与硬度,并与现有激光烧结成型蜡及临床常用牙科基板蜡比较,评价其应用到颌面缺损修复领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改变现有隆源激光烧结成型蜡的配方,研制新型激光烧结成型蜡(SW—1)。针对SW—1、常用型红蜡片和现有隆源激光烧结成型蜡三种材料,用DSC热分析仪分析测定熔点,邵氏A硬度测试仪测定硬度,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W-1、常用型红蜡片
错构瘤是一种实质性占位病变,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属于脂肪瘤的一种,由厚壁血管、平滑肌和成熟脂肪组织构成。2007年我科收治一例项背部巨大错构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腋前皱襞重建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采用背阔肌断蒂后局部转移,并结合颗粒脂肪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腋前皱襞的重建。结果:采用这种方法共治疗21例患者,重建的腋前皱襞与健侧基本对称,无臃肿,腋窝和锁骨下区域以及脂肪抽吸部位的形体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应用背阔肌断蒂后局部转移,并结合颗粒脂肪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腋前皱襞的重建,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患者满意。  [关
目的:观察针对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综合护理疗效。方法:对20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行单孔法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治疗,并进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并
【摘 要】 目的:观察针灸改善偏瘫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53例偏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分别行针灸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DL评分、FCA评分以及N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应用针灸治疗,首先选择患侧运动区、感觉区以及足运感区,然后根据患者Brunnstrom分期为患者选
目的:观察应用利拉鲁肽对经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经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