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或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指导下的光动力疗法对慢性或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系列研究.选择18例(20只眼)已确诊的CSC患者,病程1~24个月.采用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联合频域OCT检测,根据检查图像中显示的活动性病变(定义为局灶性或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素渗漏、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内的色素上皮脱离)进行半剂量光动力治疗.治疗后随访6~20个月,观察患者病变区结构和功能改变.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FT)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BCVA与CFT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细胞层内外节连接部(IS-OS)和视网膜外界膜完整眼与IS-OS和视网膜外界膜不完整眼的BCVA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8例(20只眼)患者经光动力治疗后3个月BCVA为0.72±0.32,末次随访时为0.78±0.29,分别与治疗前BCVA(0.35 ±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44,6.883;P<0.05).末次随访时的BCVA与治疗前相比,有15只眼(75.0%)视力提高,5只眼(25.0%)视力不变.患者治疗后1个月CFT为(193.3±30.6)μm,治疗后3个月为(194.9 ±28.3)μm,末次随访时为(190.6±33.7) μm,分别与治疗前(369.0±120.9)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36,-6.826,-7.316;P<0.05).患者末次随访的BCVA与CFT无相关性(r=0.166,P>0.05);而光感受器细胞IS-OS和视网膜外界膜完整眼与不完整眼的BCV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 <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下积液均吸收,随访期间病变无复发.结论 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联合OCT指导的半剂量光动力疗法对CSC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HOXa-10基因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分别检测未孕及早孕小鼠第1、2、3、4、57、d HOXa-10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用可以持
2008年1月9日,证监会批准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作为一个金融期货品种,黄金由于具有金融货币属性,其期货产品在所有的商品中受到投资者的认可程度最高。黄金期货对于完
文章介绍了低碳、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国家AAAA级风景区神仙居,及其周边景区的实地调研,对低碳旅游这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目的 建立北京和上海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的参考区间.方法 按照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曾经是各型白血病中病情最为凶险的一型,患者常因严重出血等原因在治疗前或治疗早期死亡,必须早期诊断、紧急治疗.我国学者在世界上最早应用亚砷酸
缺血性胆管病变(ITBL)是导致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功能不良和肝衰竭中最难处理的一种胆道并发症,其发病率为5% ~ 15%[1].目前对ITBL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目的 探讨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基因表达水平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HXO -Rb4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ILK小干扰RNA( siRNA)转入HXO-Rb44细
目的 建立可靠的个体化髋臼骨折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力学分析.方法 选择髋臼双柱骨折患者1例行骨盆CT扫描,Mimics 10.01(Metarialise公司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碘缺乏引起的母亲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胎儿脑发育标志物双皮质素(DCX)、突触素p3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雌鼠按每日总碘供给量(自来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
目的 分析总结各种眼眶肿瘤手术特点和技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方法 对112例眼眶病变进行分析,年龄2-75岁,平均30.1岁,男性70例,女性42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