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今年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进一步加大,相应的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中职英语不但关系到学生在文化修养方面的大幅度提升,也关系着学生在学业上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指出了相应的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于学生提高英语兴趣与成绩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直对中职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其学生自身的情况,可能是牵扯到社会与家庭原因;另一方面是职业教师没有掌握很好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中职英语的兴趣一直提不上来。
一、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差异性大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学校在具体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千差万别,有的职业学校甚至还在使用普通高中的英语教材。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的先天薄弱性,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中职英语的不喜欢,使得其学习动力不足,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让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能力十分微弱。
(二)教学条件的限制
职业学校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能力不强,是由于受到教学方面的极大限制。因为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本身并没有那么好的教育资源与条件,而且国家给与的支持力度相对来说又不是很强,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具体的中职英语词汇学习中,由于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握其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英语词汇教课过程中没有灵活性,使得学生往往提不起来对中职英语词汇的兴趣。但词汇在其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师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得后来的英语学习更加的困难。
二、提高中职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职业英语的词汇范围
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明确其词汇范围,根据2009年我国颁布的有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规定,中职学生要在高中阶段掌握200个常用词语和1700个单词。有了词汇的规定范围,并且将各个专业的专业词汇编制成小册子发给学生,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记忆,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很多。
(二)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虽然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资源相对来说较差,又受限于各种教学条件,但很多学生对于其不同的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词汇教学过程中,要尝试着向学生讲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通过这些比较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轻松的掌握和理解英语词汇。
在教学实践中,能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词汇的同时获得社会及文化知识的认同,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不了解词的内涵的学生是不会理解这个词的意义的,不管他能否读出或者翻译出那个词”,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对词汇文化意义的探讨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例如“Make both ends meet”,如果不了解“meet”和“meat”这个词谐音,并且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和内涵,就不能领会其“收支平衡”的意思,同时也就不能牢固掌握这个成语。既然汉语成渝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比喻,学生就不会想到骨头的两边都是肉会是收支平衡的意思。通过这个比较词组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这个短语轻松的掌握和运用。所以,在学习英语词汇中,要尽可能的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三)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职业学校学生经常感到词汇多、难掌握。然而词汇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好英语的必备基础,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不出太多东西,而如果没有词汇,人们则没法进行表达。所以,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词汇难关,作为职业学校英语老师其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话题来启发学生,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而探究语言就是一个主要途径,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告诉学生语源,让学生了解不同词汇的出处和来源,因为语源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非常丰富,有来自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的;有来自神话传说和文学著作的;有来自自然科学和商业金融的,教师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语源,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搜集有趣的的话题、故事及各种典故,并将其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中,使得原本让人感觉乏味的英语词汇变得富有色彩和充满趣味,如此方能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通过比较,掌握词汇的构成规律
词汇教学中,将音、形、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
1.音、形、义比较
通过了解语音和拼写的关系,把音、形、义、等方面通过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同音、同行、异形词,同形、异音、异形词,同音、异形、异议词,同义、异形、异音词,形近音近词,字母不发音词六个方面的比较。
2.同义比较
学生最容易混淆的难点就是同义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运用比较法找出异同点,帮助学生弄会词汇的具体含义,如学习“fetch”时可把“bring”“take”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并配上相应的句子或短文:“My mother asked me to bring my apple to my home ,but I forgot to take them when I returned home ,so I have to fetch them”
(五)通过联想强化记忆
按照词汇与词汇的不同关系,联想可分为: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相似联想和词缀联想。
1.对比联想
通过对比联想,可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词汇积累,进而能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如在学习“full”时,可以由“full-hungry”进行联想比较。 2.关系联想
关系联想包括种属联想和因果联想。种属联想是利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联想;因果联想是对一件事发生的原因进行联想,如“bridge-ship”“sun-sunny”等。
3.词缀联想
学习词缀“able”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联想名词后面加后缀进而构成形容词的词汇“comfort-able”。通过词缀联想,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六)通过语境明确词义,增强交际能力
1.在语境中猜测词义
在词汇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猜测生词的涵义,这对于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根据文章段落、句子中的同义词、反义词等不同的语义及联想手段猜测词义。如“They were old-fashioned thinking too much of old ways and ideas”,通过“old ways and ideas”推断他们应该是守旧的人。“Most of them disagreed,however Mary and I consented”从表示转折词“however”可以推断出“consented”就是“同意”。
2.通过语境消除歧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英语中大量存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词汇置于特定的语境中,恰当的表达其含义。如“make it”在其不同的语境中,意义就有所不同,如果单独呈现一个独立的词,就有可能产生歧义。如“The clear water spring from the well”“Mr.Robinson enjoys jogging as well as exploring”以及“All I need is something to make me feel well now”“I can see how English is used in everything life as well”,“I can make the model car by myself”,“Let us make it a little earlier”“John made it just in time”。
3.在语境中加强交际
因为英语词汇与美国和英国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所以英语词汇中有很多方法是约定俗成的,如一些习语、比喻及典故等。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氛围下知识才能正确理解词义,切忌从表层的词义翻译句子,以免造成词不达意。如“It would cook his goose if I told his wife where he was last night”。从词汇表层来看令人费解,但只要知道“to cook one goose”指的是“彻底挫败某人的计划或希望”这个句子就很容易理解,又如“How can you have this half-baked ideas?”,“half-baked”本事“烤的半生不熟”的意思,在这个句子中是用于形容“想法、计划、建议等肤浅、不成熟”,如果不知道这个意思,就很难正面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总结:
在面对中职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可以令其自身和学生明确职业英语的词汇范围、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灵活掌握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掌握词汇的构成规律、通过联想强化记忆、通过语境明确词义,增强交际能力等六个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美凤.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和词汇记忆[J].考试周刊,2009(33).
[2]石翠亭.高中生英语词汇遗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9(20).
[3]董红艳.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汇学习[J].考试周刊,2008(9).
[4]刘振前.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记忆策略训练研究[J].外语教学,2008(1).
[5]宋学军.浅议高中生英语词汇的学习困难及其教学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09(5).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直对中职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其学生自身的情况,可能是牵扯到社会与家庭原因;另一方面是职业教师没有掌握很好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中职英语的兴趣一直提不上来。
一、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差异性大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学校在具体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千差万别,有的职业学校甚至还在使用普通高中的英语教材。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的先天薄弱性,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中职英语的不喜欢,使得其学习动力不足,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让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能力十分微弱。
(二)教学条件的限制
职业学校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能力不强,是由于受到教学方面的极大限制。因为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本身并没有那么好的教育资源与条件,而且国家给与的支持力度相对来说又不是很强,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具体的中职英语词汇学习中,由于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握其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英语词汇教课过程中没有灵活性,使得学生往往提不起来对中职英语词汇的兴趣。但词汇在其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师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得后来的英语学习更加的困难。
二、提高中职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职业英语的词汇范围
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明确其词汇范围,根据2009年我国颁布的有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规定,中职学生要在高中阶段掌握200个常用词语和1700个单词。有了词汇的规定范围,并且将各个专业的专业词汇编制成小册子发给学生,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记忆,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很多。
(二)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虽然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资源相对来说较差,又受限于各种教学条件,但很多学生对于其不同的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词汇教学过程中,要尝试着向学生讲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通过这些比较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轻松的掌握和理解英语词汇。
在教学实践中,能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词汇的同时获得社会及文化知识的认同,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不了解词的内涵的学生是不会理解这个词的意义的,不管他能否读出或者翻译出那个词”,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对词汇文化意义的探讨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例如“Make both ends meet”,如果不了解“meet”和“meat”这个词谐音,并且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和内涵,就不能领会其“收支平衡”的意思,同时也就不能牢固掌握这个成语。既然汉语成渝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比喻,学生就不会想到骨头的两边都是肉会是收支平衡的意思。通过这个比较词组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这个短语轻松的掌握和运用。所以,在学习英语词汇中,要尽可能的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三)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职业学校学生经常感到词汇多、难掌握。然而词汇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好英语的必备基础,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不出太多东西,而如果没有词汇,人们则没法进行表达。所以,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词汇难关,作为职业学校英语老师其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话题来启发学生,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而探究语言就是一个主要途径,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告诉学生语源,让学生了解不同词汇的出处和来源,因为语源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非常丰富,有来自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的;有来自神话传说和文学著作的;有来自自然科学和商业金融的,教师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语源,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搜集有趣的的话题、故事及各种典故,并将其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中,使得原本让人感觉乏味的英语词汇变得富有色彩和充满趣味,如此方能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通过比较,掌握词汇的构成规律
词汇教学中,将音、形、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
1.音、形、义比较
通过了解语音和拼写的关系,把音、形、义、等方面通过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同音、同行、异形词,同形、异音、异形词,同音、异形、异议词,同义、异形、异音词,形近音近词,字母不发音词六个方面的比较。
2.同义比较
学生最容易混淆的难点就是同义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运用比较法找出异同点,帮助学生弄会词汇的具体含义,如学习“fetch”时可把“bring”“take”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并配上相应的句子或短文:“My mother asked me to bring my apple to my home ,but I forgot to take them when I returned home ,so I have to fetch them”
(五)通过联想强化记忆
按照词汇与词汇的不同关系,联想可分为: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相似联想和词缀联想。
1.对比联想
通过对比联想,可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词汇积累,进而能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如在学习“full”时,可以由“full-hungry”进行联想比较。 2.关系联想
关系联想包括种属联想和因果联想。种属联想是利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联想;因果联想是对一件事发生的原因进行联想,如“bridge-ship”“sun-sunny”等。
3.词缀联想
学习词缀“able”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联想名词后面加后缀进而构成形容词的词汇“comfort-able”。通过词缀联想,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六)通过语境明确词义,增强交际能力
1.在语境中猜测词义
在词汇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猜测生词的涵义,这对于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根据文章段落、句子中的同义词、反义词等不同的语义及联想手段猜测词义。如“They were old-fashioned thinking too much of old ways and ideas”,通过“old ways and ideas”推断他们应该是守旧的人。“Most of them disagreed,however Mary and I consented”从表示转折词“however”可以推断出“consented”就是“同意”。
2.通过语境消除歧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英语中大量存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词汇置于特定的语境中,恰当的表达其含义。如“make it”在其不同的语境中,意义就有所不同,如果单独呈现一个独立的词,就有可能产生歧义。如“The clear water spring from the well”“Mr.Robinson enjoys jogging as well as exploring”以及“All I need is something to make me feel well now”“I can see how English is used in everything life as well”,“I can make the model car by myself”,“Let us make it a little earlier”“John made it just in time”。
3.在语境中加强交际
因为英语词汇与美国和英国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所以英语词汇中有很多方法是约定俗成的,如一些习语、比喻及典故等。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氛围下知识才能正确理解词义,切忌从表层的词义翻译句子,以免造成词不达意。如“It would cook his goose if I told his wife where he was last night”。从词汇表层来看令人费解,但只要知道“to cook one goose”指的是“彻底挫败某人的计划或希望”这个句子就很容易理解,又如“How can you have this half-baked ideas?”,“half-baked”本事“烤的半生不熟”的意思,在这个句子中是用于形容“想法、计划、建议等肤浅、不成熟”,如果不知道这个意思,就很难正面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总结:
在面对中职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可以令其自身和学生明确职业英语的词汇范围、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灵活掌握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掌握词汇的构成规律、通过联想强化记忆、通过语境明确词义,增强交际能力等六个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美凤.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和词汇记忆[J].考试周刊,2009(33).
[2]石翠亭.高中生英语词汇遗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9(20).
[3]董红艳.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汇学习[J].考试周刊,2008(9).
[4]刘振前.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记忆策略训练研究[J].外语教学,2008(1).
[5]宋学军.浅议高中生英语词汇的学习困难及其教学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