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五力模型在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但目前传统的培养模式还不完善,对学生干部的激励方式也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激励模式。文章以激励理论为基础,提出学生干部培养的激励五力模型,并提出实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干部培养;激励五力模型;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6-0137-02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实现学生“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抓手,是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和榜样。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传统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还不完善,存在激励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激励模式、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等问题。
  1 传统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1.1 忽视思想引导,学生干部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
  许多学生干部过分看重所担任的职务能带来多少好处,价值取向中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因素,认为做事情有付出就应有收获,缺乏奉献精神。少数学生做工作比较急功近利,在能力提高不能立竿见影或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出现部分干部消极怠工甚至辞职的现象。这也是系统评价体系和正确评价机制缺失的影响。学生干部只把注意力放在短期利益上而忽视思想先导的作用,没有理解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为同学服务的观念的重要性。
  1.2 重使用轻培养,不能满足学生干部自身发展需要
  学生干部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重视选拔和使用,而忽视了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总体观之,学生干部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会出现不同层次需求。而高校很多时候在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时多是凭感觉、照搬其它学校的培训计划。使得学生干部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出现走过场现象。现行的学生干部培训没有明确的学生干部培训方案,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干部个人发展需要。不少学生干部从感性认识上也认为无须参加培训,因为培训学不到东西也耽误时间。因而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热情不高,使得培训效果不好。
  1.3 评价和激励机制缺失,挫伤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评价体系是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评价人员的绩效,并改进员工的绩效的一种管理办法。评价的结果还同时为进一步的激励提供依据。评价体系的缺失,必然导致激励机制不足。目前对学生干部的评价尚没有具体完善客观的体系。学生干部的评价往往取决于老师的印象。判断学生干部表现优劣,更多的是以主观评价为主。而这种主观的评价,并不能实际反映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更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有时在同学中难以服众,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述种种因素,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对于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2 学生干部培养激励五力模型构建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实践证明,任何单一的激励方式都不能有效、长久地起到激励作用。学生干部的激励是一个系统过程。只有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并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干部真正长久地发挥作用。
  激励理论让我们认识到环境对塑造人的行为的关键作用。激励的五力模型就是从学生干部成长的外部环境出发,通过施加外力作用,来促使学生干部来发挥和提升他的内力(如图1所示)。
  借外力打造内力,是学生干部培养五力模型构建的基础。如图一所示,外力指的就是激励五力模型中的拉力、压力、推力和控制力。而学生干部具有的为学生服务的能力和内驱力是其进步成长的核心。我们不能直接赋予学生这种自我激励力,需通过施加外力达到效果。我们可以施加的外力有四种。
  2.1 拉力就是引导学生干部有方向和目标
  这种方向和目标包括:使命、荣誉、理想、理念或某些精神上的东西。学生干部脱颖而出是凭发自内心来做一件事情,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愿望。
  2.2 推力就是在一个人的行为动机里的利益需求
  当人从事一项活动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什么利益。通过满足个人发展客观需要,帮助学生成长,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学生持续努力工作。
  2.3 控制力就是对学生整体发展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监督和检查学生干部工作努力程度、工作效果的过程管理,修正学生干部前进的方向。这相当于有人在旁边监督和导正他们的前进。
  2.4 压力就是在学生干部培养中引入竞争机制
  淘汰能力不足、工作成绩不佳和主观上不努力的学生。激发学生干部个体的奋进和整体的优化。
  通过这四种外力的作用,带动学生的内力——也就是自我激励力,最终形成学生干部成长成才的合力。
  3 学生干部培养五力模型有效实现
  3.1 引导学生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展现学生干部
  工作拉力
  理想信念教育是拉力实施的牵引机制。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通过班会、团日和重要纪念节日进行专题培训,引导学生干部树立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加入党组织。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树立学生干部主人翁精神。   3.2 建立学生干部培训机制,促进学生干部工作推力
  推力实施的核心是学生干部培训机制的建立。通过培训激发学生干部担任相关职务的内在动机。根据不同的岗位、实际技能和学校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培训方式和方法要切合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在培训内容方面,既不能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把培训搞成工作总结。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在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将工作内容与形势政策相结合。并针对每个学生干部的工作特点因材施教。在提高学生干部的想认识水平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能力。培训形式应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如可采取集体培训、小组指导和个人谈心等形式。通过培训不仅帮助学生干部提高业务水平和思想意识水平,还可激发学生干部的责任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干部在为同学们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真正激发其内在需要。
  3.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干部工作控
  制力
  控制力实施主要建立约束机制。核心是学生的干部评价体系,如学生干部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建立和评价等。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开发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的及时反馈对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加强对学生工作业绩和工作作风的考评。有利于学生干部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比如从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建立全面的学生干部考核体系。并将个人自评、部门评价、老师评价有机结合,应用量化考核指标进行综合测评。从时间维度上进行学期评价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与学生干部的提拔与评奖评优、发展入党和优先推荐就业挂起钩来。
  3.4 合理引入竞争机制,变学生干部工作压力为动力
  引入竞争机制,用压力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学生干部之间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如:竞争上岗、能力测评等。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工作的态度、能力方面,同时还要体现在干部的选拔方面。工作态度、能力方面的竞争是提高学生干部能力、激发他们成就动机的有效方式。而学生干部选拔的竞争则能在有效保持在任学生干部的危机意识的同时激发其他同学关注并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拉力、推力、规范力、压力和自我激励力,就好比手的五个指头,只有各个方面的有效配合和长久坚持,才能形利于学生干部成长的合力。而这种合力就是实现学生干部个人能力提升的关键,也是学生干部队伍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学生个人和学生干部工作整体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蒙红光.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2).
  [2] 宋绍峰,骆小济.综合激励模式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6).
其他文献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文章以苏北地区农村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由于资源有限,能源问题已经成了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有关人员在研究如何开发新能源。在这一点上,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探索有助于做好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同时,研究人员也要
近年来,随着电力供应市场的急速扩大,电力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力企业供电安全、稳定性要求的提高,同时电力企业收费账务管理能力也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电力
摘 要:全球正经历一场大数据革命,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随之改变。大数据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新型国家战略资源,只要妥善开发并利用好这个资源,就能占据信息的制高点,从而分析并把握未来。文章着重探讨“大数据”能够从哪些方面推进航海保障公共部门行为模式的改革以及改革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航海保障;信息  中图分类号:TP274;F4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