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义近字辨析(二十三)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anyw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法制”到“法治”
  ——谈“制”与“治”
  “从法制到法治,20年改一字。个中艰辛,法学界深尝其味。”这是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研究员的话。《财经》记者专访了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在谈到反腐时,王振川说:“在我分管反贪工作以来,这种情况应该是第一次。这次,党纪和法制结合得比较好”。在回答性贿赂要不要写入法律的问题时,他说:“我个人认为,目前在中国条件下纳入法律范围还不成熟……当然,随着今后法治的进步,不排除把这种情况以及其他一些更为隐蔽的犯罪形式逐步列入《刑法》调整范围。”
  两次回答中分别用了“法制”和“法治”两个词,用得都很准确。为什么“党纪和法制结合得比较好”用“法制”,“随着今后法治的进步”用“法治”。能不能换用,或者统一用“法制”或“法治”?
  用作动词,“制”有拟定、规定的意思;“治”有整治、处治的意思,二者意思较接近。它们与“法”构成“法制”和“法治”后,用作名词,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
  【法制】指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和根据这些法律制度建立的社会秩序。
  【法治】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式(跟“人治”相区别)。
  可见,“法制”侧重于法律自身制度的制定、完善、健全或实行,强调一个“制”字;“法治”侧重于用法律手段来治理、处理或管理国家的一切事务,强调一个“治”字。由此反观上述用例,既不能换用,也不能只用“法制”或只用“法治”。
  语用中,这两个词的误用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2007年7月21日《江南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就出现了这种误用:“毕竟现在是法制社会,多一点法律规范,是好的事情。”这里的“法制”就用错了,应该用“法治”才对。
  房间不能“妆饰”
  ——谈“妆”与“装”
  “妆”与“装”音同义近,都有修饰、打扮的意思,它们的误用常出现在“妆饰”和“装饰”这组词上。如下例:
  ①医护人员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拉花、壁画等妆饰房间。(《京华时报》2005.03.24)
  ②适时变换家庭妆饰。(《江南时报》2005.02.17)
  ③邻家女孩总有种清新自然的味道,无需太多的装饰,却依然展现出最青春靓丽的一面。(《环球时报》2007.07.15)
  例①②应写作“装饰”,例③用“妆饰”更好。因为用作动词时,“妆饰”只指人的打扮而且偏重于容貌的修饰,如“着意妆饰”;“装饰”多指在物体或身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如“把店铺装饰一下”“她崇尚朴素不爱装饰”。用作名词时,“妆饰”多指打扮出来的样子,如“妆饰淡雅大方”;“装饰”指装饰品,如“她不买昂贵的装饰”。“装饰”还可以用于抽象事物的点缀、装点,如“他们用言语装饰自己的道德仁慈”。
  “装”的语素义比“妆”的语素义宽,所以“装饰”的适用范围也就比“妆饰”要大,以第③例来说,如果意在强调身上饰物,用“装饰”未尝不可,但如果是用于头部或脸面的还是用“妆饰”为好。
其他文献
对于P2P网贷行业而言,此次《意见》出台最大的关键点之一是正式明确了P2P网贷企业和P2P网贷业务的合法地位。
分析了3层C/S结构的机理及其优点。提出了一个基于3层C/S结构的MIS权限设计方案,说明了用VB6开发3层应用系统的权限控制机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阳春3月,楼市政策利好频现。继降准、降息之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定住房消费,楼市定调稳字当头,随后多地纷纷出台公积金贷款等利好政策,月末更是出台贷款、税费组合拳,加上
为降低强光爆震弹在使用中潜在的安全威胁,以非致命效应为出发点,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了配方设计,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装药性能预测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
前一阵子看到《南方周末》的一期报纸上有一幅画,下面写了:“今天是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日,请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军人!”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为数不多的对外战争之一,且规模相对较大。但是当下绝大多数人对当时情况不甚了解。一些人就像我一样只能了解到“当时很惨,很惨”这样的地步,我觉得这与主流媒体有意无意地淡化密切相关。  到了现在,我对于这场战争也仅保有些许片段。虽然都说中国赢了战争,但着实是惨胜。两方
1.请以“生命的啼鸣”为开头,围绕“春天黄鹂”“夏天燕子”“冬天天鹅”写一段文字,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 。  2.扩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  腾空而起的焰火,光彩夺目。  答: 。  3.请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别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
期刊
很乐意为杭之写这篇不成熟的小评论。杭之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所以对她的了解实际还不是很多,但是从她递给我的一部欲出版的书稿《我是95后》中,可以很清晰地触摸到她的成长轨迹以及她的一些写作风格。  杭之的作品大多以校园题材为主,写自己周围的同学、老师、多彩的学校生活,文中充满了新鲜感与趣味性。她极其擅长从日复一日、平凡无奇的校园生活中发掘出有特色的主题、有意思的人物以及让人难以忘怀的校园故事。这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