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年,销量最好的口红不是粉红抑或是深红,而是深棕和黑色;近一年,超过112万女生购买卫生巾没有选择棉质或是不织布,而是“液体”材质;去年“6·18”,买彩妆的00后男孩超过了20%……
一系列反常识的数据,背后是这个市场用户群体的巨大变化。
根据360发布的2016年化妆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关注化妆品的用户已经集中在19~34岁的高学历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关注化妆品的用户中,小于19岁的群体已经占到了总体的12.9%,远远大于34岁以上的群体。这意味着,90后、00后女性用户已经逐渐成为这个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用户群体,消费行为与传统观念差异很大,国内的00后化妆品市场,目前还是各大品牌商正努力攻克的蓝海。
快消品市场自2012年起,连续4年的萎靡,使得女孩子们所熟悉的传统美妆品牌难免步履蹒跚,Elizabeth Arden、Estée Lauder、LANCOME等国际大牌,近年来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到2016年,一向稳健的美国市场,传统美妆品牌的销量也下滑了1.3%。
对于品牌商来说,销量的下滑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可怕的是:当用户站在货架前,或是打开官方商城,品牌却摸不透他们想要什么—这才是两者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拉芳家化董事长吴桂谦就曾表示,“90后、00后消费者对品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对‘冷漠的老品牌’不屑一顾,反而拥戴愿意与他们打成一片的新兴品牌。”
大品牌急需找到与新用户群体的情感共鸣点,快速迭代跟上需求变化。而这一切,不是靠百千张问卷调查能够实现的。数据,能充分覆盖人群消费选择的大数据,才是靠谱的方案。
“挤个牙膏都是爱你的形状”不再是表情包的搞笑场景了,高露洁“大胆爱”心形牙膏在2017年面世。“现在的都市白领,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总在说渴望被爱,到哪儿都在比心。那么,‘爱心’这个元素可不可以就放在牙膏里呢?”高露洁棕榄(中国)总裁刘理健这个想法不是臆想,大数据告诉他,“爱心”“爱你的形状”等关键词正被大批年轻用户在电商平台中搜索。
根据后台数据做出的人物画像,以及年轻女性人群搜索指数综合评定,“粉色”是不少用户的心头好。其牙膏晶莹剔透的粉,便由此确定。
数据的指引,带来了数据的佐证。高露洁天猫旗舰店中,这款“大胆爱”系列牙膏3支礼盒装总销量达90 000件,累计评价近30 000个。
雅诗兰黛旗下品牌海蓝之谜也在数据之下进行产品迭代。其研发的一系列年轻化迷你小瓶装销售火爆,还收获了比其线下消费群体年轻至少5岁的新用户。
在纪梵希天猫旗舰店开业首日,其爆款产品小羊皮唇膏销量超1 600万元,刷新了天猫美妆单品牌开业唇膏销售纪录……数据就像美妆,让平淡了许久的品牌们,重新焕发活力。
但单一品牌商的后台积累并不足以支撑起用户画像,要掌握市场需求的洋流动向,还需要平台积累多年的大数据助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天猫成为品牌商们打通这一切的最短通路。
早在2012年,宝洁便带着其高端美妆品牌入驻天猫。随后,雅诗兰黛、欧莱雅、太平洋爱茉莉、LG、资生堂,以及LVMH等也纷纷入驻。
到2016年,天猫几乎笼络了市场上所有的顶级美妆品牌。这一年天猫“双11”,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交易额达到1 207亿元。美妆品牌销量增长可观,SK-II仅用5分钟,海蓝之谜、资生堂、芭比波朗仅用10分钟,就分别超过了它们2015年双11全天的总成交额。
但对品牌来说,销量提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它们开始并建立起了对年轻用户的获取和会员的深度运营机制。
LANCOME天猫官方旗舰店粉丝量已经超过500万了。如果按以往中国区线下渠道积累会员的速度,达到这个数字,LANCOME可能需要50年。
這些都是数据资产。通过天猫,以及淘宝、支付宝、口碑等众多阿里数据“收集器”,用户在任何一个商场、胡同不经意间的停留、搜索以及消费,都能被加入天猫“数据银行”的品牌知悉。很多时候,用户需要什么,天猫比他更清楚。
这样的数据,才是品牌渴望获取的。
数据不只是帮助品牌看到用户的需求。回到商业的本质上来,它其实是在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以及品牌的运营效率。
在线上线下并轨的新零售时代,数据在助推品牌再造消费场景。场景不搭调,很可能导致有需求的用户与满足需求的产品擦肩而过。
打通线上线下是场景再造的核心。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它们在交易上,开始完善线下商场移动支付设施,用户不再寻找收银台;在交付上,揽获3公里内的用户,推出商场购物2小时达。
在数据和智能硬件的配合下,包含资金、信息等线上线下的并轨,都已经在平时的交易中得以体验。品牌与用户的交互变得更为高效。
但更多与用户交互的场景,特别是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天猫们还在探索。
线上消费如何实现和线下一样的体验?这是天猫在思考的。
随着线下消费的便捷性逐渐提升,不少用户开始“叛逃”电商。他们总是在电商App上被“种草”,然后到线下商场试穿、试用,不试试怎么知道合适?
消费过程中,用户更像那只摘桃的猴子。他们想着把篮子里要买的每个桃子都咬一口,不试试怎么知道甜不甜? 在天猫“3·8女王节”上,包括BURBERRY、维密、娇兰、雅诗兰黛等20多个品牌发布了当季潮流新品,并尝试与女性用户建立亲密互动。比如,用户可以用虚拟试衣镜试穿心仪的衣服;可以通过AR试妆镜试用任何一款口红,而不再是将样品画在手背上看感觉;她们甚至可以通过在互动桌上登陆淘宝账号,购买店里的所有商品,并送货上门……
据悉,天猫试妆魔镜将进入欧莱雅线下 50家核心门店。
那线下消费如何嫁接线上的体验?更容易满足用户体验的线下商场,却桎梏在物理空间之中,商品浏览、推荐、交易等诸多问题都不能像线上一样,通过“0”“1”形式的字节传递信息。
线下如何重构?智慧母婴室的推出,为行业提供了一条思路。
2017年11 月,首个天猫智慧母婴室在北京银泰百货大红门店落成。改造后的母婴室引入了天猫母婴产品无人贩卖机,仅需一分钱,就可以满足妈妈人群在急需买奶粉、纸尿裤等情况时产生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母婴室里所有的试用商品,同时也呈现在云货架大屏上。妈妈们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购买试用满意的商品,选择快递到家。
品牌的滲透效率在提升——通过智慧母婴室精准触达目标用户,自然产生试用并转化购买,这个消费场景是品牌与用户都渴望的。
线上线下并轨,用户体验提升,是新零售的最终目的。品牌必须加速重构对用户的识别、分析和触达,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这一点,天猫有自信去落地。2018年3月,天猫金妆奖开幕。当提及在新零售环境下,天猫双11将是什么模样时,天猫总裁靖捷回答:“今年天猫‘双11’将不仅是‘一天’,天猫将无处不在。”
场景再造将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而靖捷一句“无处不在”,留给了用户和品牌对新零售无尽的遐想。
数字化场景势在必行
叶国晖,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负责人
目前我们最主要解决的是,在全域对各个分散的数字化的“场”,进行整合运动。其实大家看到,今天的消费者已被数字化切割在各个媒体数据或者业务层面了。那么我们做一个品牌,给他最好的商品和服务,要跟他建立情感连接。而这个连接,光靠我们传统的渠道结构、传统的门店模式,是很难达成的。
而阿里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媒体矩阵、数字化能力,能够重新构建消费场景。在这里面,我们要实现消费者全渠道体验、全媒体触点的互动和全数据的商业洞察。
这实际上是要给消费者创新的消费体验。但在这之前,我们要对自己的零售元素进行数字化、互联网化。互联网化所意味的,不仅仅是数字化、信息化,而是24小时在线,随时随地即可得。在这个之上,零售可以变成智能化,形成“活”的数据,不断迭代的数据,以此来服务消费者。
所以,今天我们最核心的一件事,是怎么把“场”数字化。不管它是一个常态的理念,还是一个临时的快闪店,还是一个自动化形态的一个无人售货机。只有将其数字化、智能化,才能通过品牌服务、商品营销资源,更好地提升消费者体验。
用户、品牌与数据
一系列反常识的数据,背后是这个市场用户群体的巨大变化。
根据360发布的2016年化妆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关注化妆品的用户已经集中在19~34岁的高学历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关注化妆品的用户中,小于19岁的群体已经占到了总体的12.9%,远远大于34岁以上的群体。这意味着,90后、00后女性用户已经逐渐成为这个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用户群体,消费行为与传统观念差异很大,国内的00后化妆品市场,目前还是各大品牌商正努力攻克的蓝海。
快消品市场自2012年起,连续4年的萎靡,使得女孩子们所熟悉的传统美妆品牌难免步履蹒跚,Elizabeth Arden、Estée Lauder、LANCOME等国际大牌,近年来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到2016年,一向稳健的美国市场,传统美妆品牌的销量也下滑了1.3%。
对于品牌商来说,销量的下滑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可怕的是:当用户站在货架前,或是打开官方商城,品牌却摸不透他们想要什么—这才是两者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拉芳家化董事长吴桂谦就曾表示,“90后、00后消费者对品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对‘冷漠的老品牌’不屑一顾,反而拥戴愿意与他们打成一片的新兴品牌。”
大品牌急需找到与新用户群体的情感共鸣点,快速迭代跟上需求变化。而这一切,不是靠百千张问卷调查能够实现的。数据,能充分覆盖人群消费选择的大数据,才是靠谱的方案。
“挤个牙膏都是爱你的形状”不再是表情包的搞笑场景了,高露洁“大胆爱”心形牙膏在2017年面世。“现在的都市白领,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总在说渴望被爱,到哪儿都在比心。那么,‘爱心’这个元素可不可以就放在牙膏里呢?”高露洁棕榄(中国)总裁刘理健这个想法不是臆想,大数据告诉他,“爱心”“爱你的形状”等关键词正被大批年轻用户在电商平台中搜索。
根据后台数据做出的人物画像,以及年轻女性人群搜索指数综合评定,“粉色”是不少用户的心头好。其牙膏晶莹剔透的粉,便由此确定。
数据的指引,带来了数据的佐证。高露洁天猫旗舰店中,这款“大胆爱”系列牙膏3支礼盒装总销量达90 000件,累计评价近30 000个。
雅诗兰黛旗下品牌海蓝之谜也在数据之下进行产品迭代。其研发的一系列年轻化迷你小瓶装销售火爆,还收获了比其线下消费群体年轻至少5岁的新用户。
在纪梵希天猫旗舰店开业首日,其爆款产品小羊皮唇膏销量超1 600万元,刷新了天猫美妆单品牌开业唇膏销售纪录……数据就像美妆,让平淡了许久的品牌们,重新焕发活力。
但单一品牌商的后台积累并不足以支撑起用户画像,要掌握市场需求的洋流动向,还需要平台积累多年的大数据助力。
最短通路效率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天猫成为品牌商们打通这一切的最短通路。
早在2012年,宝洁便带着其高端美妆品牌入驻天猫。随后,雅诗兰黛、欧莱雅、太平洋爱茉莉、LG、资生堂,以及LVMH等也纷纷入驻。
到2016年,天猫几乎笼络了市场上所有的顶级美妆品牌。这一年天猫“双11”,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交易额达到1 207亿元。美妆品牌销量增长可观,SK-II仅用5分钟,海蓝之谜、资生堂、芭比波朗仅用10分钟,就分别超过了它们2015年双11全天的总成交额。
但对品牌来说,销量提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它们开始并建立起了对年轻用户的获取和会员的深度运营机制。
LANCOME天猫官方旗舰店粉丝量已经超过500万了。如果按以往中国区线下渠道积累会员的速度,达到这个数字,LANCOME可能需要50年。
這些都是数据资产。通过天猫,以及淘宝、支付宝、口碑等众多阿里数据“收集器”,用户在任何一个商场、胡同不经意间的停留、搜索以及消费,都能被加入天猫“数据银行”的品牌知悉。很多时候,用户需要什么,天猫比他更清楚。
这样的数据,才是品牌渴望获取的。
数据不只是帮助品牌看到用户的需求。回到商业的本质上来,它其实是在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以及品牌的运营效率。
在线上线下并轨的新零售时代,数据在助推品牌再造消费场景。场景不搭调,很可能导致有需求的用户与满足需求的产品擦肩而过。
打通线上线下是场景再造的核心。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它们在交易上,开始完善线下商场移动支付设施,用户不再寻找收银台;在交付上,揽获3公里内的用户,推出商场购物2小时达。
在数据和智能硬件的配合下,包含资金、信息等线上线下的并轨,都已经在平时的交易中得以体验。品牌与用户的交互变得更为高效。
但更多与用户交互的场景,特别是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天猫们还在探索。
重构线下
线上消费如何实现和线下一样的体验?这是天猫在思考的。
随着线下消费的便捷性逐渐提升,不少用户开始“叛逃”电商。他们总是在电商App上被“种草”,然后到线下商场试穿、试用,不试试怎么知道合适?
消费过程中,用户更像那只摘桃的猴子。他们想着把篮子里要买的每个桃子都咬一口,不试试怎么知道甜不甜? 在天猫“3·8女王节”上,包括BURBERRY、维密、娇兰、雅诗兰黛等20多个品牌发布了当季潮流新品,并尝试与女性用户建立亲密互动。比如,用户可以用虚拟试衣镜试穿心仪的衣服;可以通过AR试妆镜试用任何一款口红,而不再是将样品画在手背上看感觉;她们甚至可以通过在互动桌上登陆淘宝账号,购买店里的所有商品,并送货上门……
据悉,天猫试妆魔镜将进入欧莱雅线下 50家核心门店。
那线下消费如何嫁接线上的体验?更容易满足用户体验的线下商场,却桎梏在物理空间之中,商品浏览、推荐、交易等诸多问题都不能像线上一样,通过“0”“1”形式的字节传递信息。
线下如何重构?智慧母婴室的推出,为行业提供了一条思路。
2017年11 月,首个天猫智慧母婴室在北京银泰百货大红门店落成。改造后的母婴室引入了天猫母婴产品无人贩卖机,仅需一分钱,就可以满足妈妈人群在急需买奶粉、纸尿裤等情况时产生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母婴室里所有的试用商品,同时也呈现在云货架大屏上。妈妈们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购买试用满意的商品,选择快递到家。
品牌的滲透效率在提升——通过智慧母婴室精准触达目标用户,自然产生试用并转化购买,这个消费场景是品牌与用户都渴望的。
线上线下并轨,用户体验提升,是新零售的最终目的。品牌必须加速重构对用户的识别、分析和触达,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这一点,天猫有自信去落地。2018年3月,天猫金妆奖开幕。当提及在新零售环境下,天猫双11将是什么模样时,天猫总裁靖捷回答:“今年天猫‘双11’将不仅是‘一天’,天猫将无处不在。”
场景再造将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而靖捷一句“无处不在”,留给了用户和品牌对新零售无尽的遐想。
天猫观点
数字化场景势在必行
叶国晖,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负责人
目前我们最主要解决的是,在全域对各个分散的数字化的“场”,进行整合运动。其实大家看到,今天的消费者已被数字化切割在各个媒体数据或者业务层面了。那么我们做一个品牌,给他最好的商品和服务,要跟他建立情感连接。而这个连接,光靠我们传统的渠道结构、传统的门店模式,是很难达成的。
而阿里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媒体矩阵、数字化能力,能够重新构建消费场景。在这里面,我们要实现消费者全渠道体验、全媒体触点的互动和全数据的商业洞察。
这实际上是要给消费者创新的消费体验。但在这之前,我们要对自己的零售元素进行数字化、互联网化。互联网化所意味的,不仅仅是数字化、信息化,而是24小时在线,随时随地即可得。在这个之上,零售可以变成智能化,形成“活”的数据,不断迭代的数据,以此来服务消费者。
所以,今天我们最核心的一件事,是怎么把“场”数字化。不管它是一个常态的理念,还是一个临时的快闪店,还是一个自动化形态的一个无人售货机。只有将其数字化、智能化,才能通过品牌服务、商品营销资源,更好地提升消费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