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苜蓿个体水平耐牧性的形态学成因机制研究

来源 :草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PEP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耐牧性的形态学成因机制,探索其耐牧型品种选育的新途径。以从耐牧性鉴定中获得的耐牧性强和弱的2组黄花苜蓿个体植株为材料,对其放牧前后的相关形态指标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形态指标与耐牧性强弱的显著性相关程度依次为根颈宽度〉根颈入土深度〉茎数〉株高,对黄花苜蓿耐牧性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根颈入土深度〉根颈宽度〉茎数〉株高〉株丛茎〉植株投影盖度。根颈入土深度可单独增强黄花苜蓿的耐牧性,其他性状则通过相互协同作用促进其耐牧性。具有根颈粗大且入土深、单株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改革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繁荣的课堂中能否获得教学的最大效益值得我们思考!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从“四种对话”进行研究,让数学与生活对话,使枯燥的数学富有生命力.从教的角度与教材对话,明确教材给了我们什么,我们要教什么,再研究怎么教.从学的角度要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有话可说,达到心灵之间的沟通.从研究的角度需要教师与教师的对话,通过对话教师可以交换想法,达到精
【摘要】面对高职数学课程开设与专业需求“供需不平衡”的教育难题,笔者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全体学生类别化、部分学生培优化”为主要思想构建数学课程体系,就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建议.为解决以人为本教育观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困境;类别化;层次化  一、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综述  高职数学多年来一个不争的教学现状是教师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