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架构下的农村智能学校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e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从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精神出发,依托云计算技术,勾画一套适合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需求的智能学校教学体系。进入21世纪以后,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要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提高其科技水平,增强其竞争能力。然而,要提高我国人口众多、居住分散的农民整体素质和生产力水平,必须要在农村教育中充分开发利用媒体网络资源,采取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服务。因此,在云构架下进行农村智能学校建设,促进网络、信息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三农”教育的需要,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学校顺应了教育终身化的潮流,具有容量大、覆盖面广、花钱少、见效快等办学优势,可以有效地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终身学习,必将成为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一、“云”时代的来临
  云计算的概念最早由Google提出,此后包括Microsoft、IBM、Amazon、EMC和HP在内的多家IT行业巨头相继宣布在云计算上进行重点的研究。2007年10月Google联合IBM宣布推广“云计算机”的计划,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许多知名高校都参加了这项计划,清华大学也在2008年3月加入了这项计划当中,通过这项计划,高校的研究者能够方便地利用Google和IBM的云计算资源,搭建出各种创新的应用。云技术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用也在逐步开展。
  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1]。这就好比从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并网的模式,我们使用电能时不用再去关心这电能是来自内蒙古的风电站,还是三峡水电站。云计算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而且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它的一个根本保障就是高传输速度的互联网。经过数年“校校通”工程建设,农村学校已基本接入互联网,他们大部分都具备了开展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条件。
  二、农村智能学校跨越“数字鸿沟”
  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最先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数字鸿沟”概念。美国商务部的“数字鸿沟网”把数字鸿沟概括为:“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处于这一鸿沟的不幸一边,就意味着他们很少有机遇参与到我们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中,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教育的模式。云构架下的农村智能学校,将成为农村学校的新形式,为我国广大农村跨越“数字鸿沟”注入动力。
  智能学校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系统地更新、设计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以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的人的一种学习机构[2]。智能学校有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品质是:坚信所有学生只要施予教育并寄予厚望都能学好的教育哲学;兼顾全体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要的广域课程;有利于学习的良好校风;能提高教学效果的即时评价方法;得力和有专业水准的校长和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充分参与和支持。农村智能学校将不仅仅是为适龄儿童提供教育,而且也为农民终生教育服务,为“数字鸿沟”的消除提供教学技术、资源和场地的支持。
  三、云构架下的农村智能学校
  信息社会的到来,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信息化的影响波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当然也包括教育系统。智能学校的理论中,智能学校是一种教育系统。依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完善的系统中只要有适当的输入,就可输出所预期的结果。基于云构架的农村智能学校系统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村儿童适应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从智能、身体、情绪以及精神信仰等方面多元化全方位发展;为农村儿童发展个人长处与开发个人潜能提供多样的选修课程;培养儿童创作思考与科技素养的能力;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开启学校的建议管道,利用相关技术建立快速的联络沟通管道;提供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共建农村智能学校的机会;为农民提供终生学习的新途径。通过农村智能学校系统的建立,促进学校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转变,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多元智能人才。同时依托智能学校平台农民可以进行终生学习,让智能学校也成为农村学习的平台,提高农民的信息水平,为他们提供一个看世界的窗口。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软件即服务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等三种类型[3]。要建立一所农村智能学校,必须考虑云计算的这三种服务,下面将依照云计算的这三种类型构建农村智能学校。
  1.基于PaaS的农村智能学校课程资源建设
  经过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数量,但是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资源的高效配置,资源的持续开发还存在很多的问题,PaaS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通过云计算的整合平台,使农村学校能和其他学校一样享受相同的资源。
  智能学校理念中,课程必须强调意义的重整,因此学生从课程中除学习知识外,也必须获悉其应具备的社会责任,以及了解多元文化中个人的传统及对他族文化的尊重。农村智能学校课程资源云计算的修订是为了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包括:语言与沟通,科学与科技,社会科学,身体与健康发展,职业与自我意识,实务与创造艺术,个人价值发展。课程设计中也强调学生的内省,特别是他们的技巧与态度,这些都可以通过PaaS构建的平台实现。每一门课程都可以从基本沟通交流层面、认知层面、态度与情感层面、身体与社会责任层面作为开发和建设学习资源的出发点,以学生为主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农村智能学校的教学与学习资料必须完全符合学校各种条件限制下的教学与学习策略的需要,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科技的适当性。另一方面一些与“三农”相关的资源也可以整合到平台中,它们既可以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内容,也可以作为农民终生学习的资料。   2.基于IaaS的农村智能学校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农村智能学校提出新课程体系,利用云计算提供的高性能教学设备,改革当前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不同的学习过程包括:基于远程桌面的主动学习的过程,基于概念地图的学习者建构意义的过程,基于移动学习支持的持续性学习的过程与基于智能代理的个别化的学习过程。
  3.基于SaaS的农村智能学校的多元评价研究
  在智能学校建设的过程中,依托云计算软件,引入多元化、动态评价策略,制定“教师评价、学校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标准和量规,用以衡量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必须发展出的各个组成元素的成就。用一种更方便、更详细的数字化、实时性的综合方法对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将摆脱以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传统评价方法,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智能评估得出学习效果,通过图示化教学目标引导学习者学习。这些功能都能够在基于SaaS的农村智能学校教学系统中得以实现。
  4.农村智能学校的管理研究
  农村智能学校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学校管理、学生事务、教育资源、外在资源、财务状况、设备情形、人员管理、安全事项及科技资源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协调。通过云计算技术调动这些因素协作,使得农村智能学校作为一个完整系统能够高效运作。云计算技术简化了管理流程、节约管理成本,这将是学校管理的一场革命。
  5.农村智能学校的人员、技巧与责任
  无论技术如何的先进,人的因素在技术应用中应该是重点考虑的,云计算技术也是如此。农村智能学校的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校长、教师、职员、教育部官员及学生家长等成员;每位成员都必须具备特别的知识、技术与责任,才能扮演好他们的角色。建设基于云构架的农村智能学校是应通过前期调查与访谈,提出对各种人员的培训方案,组织有效的研讨与培训。
  在云构架下的农村学校实现向智能学校的华丽转身,这是我们可以肯定的。变革总是循序渐进的,在进行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应注意技术与人的关系研究,注意新技术与农村教育现状的结合,不要让技术成为一种摆设,成为一个美丽的概念。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云计算[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16082.htm
  [2]黄嘉胜.马来西亚智能学校教育系统之分析研究.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5).
  [3]邱树伟.若干云计算技术关键问题剖析.琼州学院学报,2010(17).
  [4]钱文静,邓仲华.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图书与情报,2009(4).
  (责任编辑 杨 子)
其他文献
近两年,中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增长幅度与5至10年前的增长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房价涨跌一直备受关注。房地产业作为此次"营改增"改革中影响最为显著的行业,其利润受到一定程度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交融的交汇点,它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校园体育文化对丰富校园生活、引导正确的校园体育价值观、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1.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变化的过程。马克思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芥想教条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
优良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重要的育人资源。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风建设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学校应以科学发展理念为
安装在大型射电望远镜(LT)悬挂馈源舱中的精调Stewart平台子系统与舱索粗调子系统之间存在动力学耦合,通过在LT原六索设计方案中增加下拉主动索系构成八索方案可以提高舱索系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往往强调学生的被教育、教化和灌输性,教育的目标也锁定在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学生作为被教育者,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其获取自我发展相关信息的主动『生
当前,教育技术在各学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和普及,而物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更是成了重中之重。作为教育技术的直接应用者,物理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的角色。因此,教育技术培
回顾中国的教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以儒家道统为支撑的伦理体系所承载的“一日为师落身为父”的传统师道和“学而优则仕”的价值指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冲散和消解。着眼于现
从系统实施模式、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等方面讨论了构建分布式同步协同CAD-Grid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展现了一个新的基于网格技术的分布式协同CAD系统环境。利用软件代理实现网格计算中间件,解决了异构计算平台下多种并行编程环境的协同计算问题,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实例表明,该系统具有完全的跨平台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足以支持人机环境下协同动态工作和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