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管理观念的分析有从学术的角度出发的,也有从实战出发的。读完《方向》一书,我最深的感触是谢祖墀博士作为一位资深的咨询专家,兼从管理学科的系统性和从中国国情下的实战务实性出发,抓住了战略、执行、创新、领导力等这些管理的热点话题,并能作为现实地指引。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中国的企业也在迅速成长,但通常都会在发展到一个阶段后出现在资金、业务结构,或者在组织架构等方面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如何继续做大做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成为很多中国企业必须面对,也一直不倦探索的问题。这本《方向——中国企业应该学些什么》恰恰就是从战略方向的解读和如何由各个层面保障执行、为身处瓶颈之苦的中国企业指出一条从自身内部建设与改造开始的突破之路。
贯穿全书的一个理念是:企业内部的能力是企业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方向》一书或许没有告诉读者某个具体行业的机会在哪里,也没有明说怎样营销或是怎样组织生产;但却告诉大家,在中国战略的制定需要怎样去分析,组织的能力又是怎样形成的。可以说,这本书不是授人以“鱼”,而是在授人以“渔”。
无论是战略的制定,或是创新的突破,其实都离不开企业内部综合元素的互动协调。书中DNA改造内容,超越了从公司框架上描述如何分配职能的层次,而是从企业运行的基本元素入手,将企业类比成为生物体,从决策权、信息、激励和组织架构等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来探讨企业组织的运行,提倡关注结构要素相互间作用的重要性,以及由此驱动企业执行力的提高,从而使企业能够健康长远地发展。广州地铁的DNA改造实践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完善企业原动力入手的企业改造的成功案例。对于中国现存的很多成长在高速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但还没有能够深入思考与认识到自己企业本身是否存在原动力缺陷的企业来说,本书中对企业DNA理论的诠释,对企业DNA构建的操作,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对于战略问题的讨论是本书的一个亮点。本书通过几个轴线的分解,将这个可能是管理者最为关注却也最容易描述不清的问题用一套框架来清晰化,并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与强调内部能力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作者提出“必须把建立和维持长期市场地位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战略,转变为以持续性转型为重心的工作方式,从而稳步培养企业必需的竞争力,使得企业在下一轮,乃至再下一轮的博弈中胜券在握。”本书特别强调了中国企业需要在韧性方面进行培养,企业的转型应该是持续的动态行为,应该是在市场中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而非一时的激变或是积重难返时的嬗变。
在企业的生长过程中,创新无疑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突破性价值增值的,但创新往往是难以掌控的。本书作者则是将创新置于一个人、机制和文化的管理框架之内加以解析,辅以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在全球的创新调查结果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内化创新能力和意识来实现持续的创新。
在《方向》一书中,基于将企业基本元素构成上的战略实施与企业持续的动态转型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切实的案例分析,深入而细致的向读者展现中国企业现有或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对于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是值得细细品读与思考的。同时,本书中来自实践总结的管理理论,清晰的逻辑框架,对于中国很多有着创业思想和梦想的读者来说,也是一本未雨绸缪的指导之作。
(作者为Technomic Asia顾问公司高级研究员)
《财富的诞生》
作者:威廉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中国的企业也在迅速成长,但通常都会在发展到一个阶段后出现在资金、业务结构,或者在组织架构等方面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如何继续做大做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成为很多中国企业必须面对,也一直不倦探索的问题。这本《方向——中国企业应该学些什么》恰恰就是从战略方向的解读和如何由各个层面保障执行、为身处瓶颈之苦的中国企业指出一条从自身内部建设与改造开始的突破之路。
贯穿全书的一个理念是:企业内部的能力是企业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方向》一书或许没有告诉读者某个具体行业的机会在哪里,也没有明说怎样营销或是怎样组织生产;但却告诉大家,在中国战略的制定需要怎样去分析,组织的能力又是怎样形成的。可以说,这本书不是授人以“鱼”,而是在授人以“渔”。
无论是战略的制定,或是创新的突破,其实都离不开企业内部综合元素的互动协调。书中DNA改造内容,超越了从公司框架上描述如何分配职能的层次,而是从企业运行的基本元素入手,将企业类比成为生物体,从决策权、信息、激励和组织架构等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来探讨企业组织的运行,提倡关注结构要素相互间作用的重要性,以及由此驱动企业执行力的提高,从而使企业能够健康长远地发展。广州地铁的DNA改造实践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完善企业原动力入手的企业改造的成功案例。对于中国现存的很多成长在高速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但还没有能够深入思考与认识到自己企业本身是否存在原动力缺陷的企业来说,本书中对企业DNA理论的诠释,对企业DNA构建的操作,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对于战略问题的讨论是本书的一个亮点。本书通过几个轴线的分解,将这个可能是管理者最为关注却也最容易描述不清的问题用一套框架来清晰化,并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与强调内部能力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作者提出“必须把建立和维持长期市场地位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战略,转变为以持续性转型为重心的工作方式,从而稳步培养企业必需的竞争力,使得企业在下一轮,乃至再下一轮的博弈中胜券在握。”本书特别强调了中国企业需要在韧性方面进行培养,企业的转型应该是持续的动态行为,应该是在市场中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而非一时的激变或是积重难返时的嬗变。
在企业的生长过程中,创新无疑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突破性价值增值的,但创新往往是难以掌控的。本书作者则是将创新置于一个人、机制和文化的管理框架之内加以解析,辅以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在全球的创新调查结果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内化创新能力和意识来实现持续的创新。
在《方向》一书中,基于将企业基本元素构成上的战略实施与企业持续的动态转型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切实的案例分析,深入而细致的向读者展现中国企业现有或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对于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是值得细细品读与思考的。同时,本书中来自实践总结的管理理论,清晰的逻辑框架,对于中国很多有着创业思想和梦想的读者来说,也是一本未雨绸缪的指导之作。
(作者为Technomic Asia顾问公司高级研究员)
《财富的诞生》
作者: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