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多媒体设施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发展,尤其在英语教学中显得较为明显。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下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本文通过探讨在传统教学中和在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其转换的情况,以更好地促使小学英语教师明确自身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教师角色;转换
【作者简介】彭海龙(1989.05-),男,汉族,甘肃正宁人,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马家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而言,他们说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因为身处农村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而导致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也增加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信息技术的融入,也使得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其认识。
一、 教师角色在传统教学中的定位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起始奠基阶段,也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英语学习水平的高低。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帮助学生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资源的拥有者,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1. 传授课堂知识。对本校师生开展调查发现,所有的老师、学生都认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无论何时,教师都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教學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后,教师的角色不单单仅限于传授学科知识这么简单了。教师不再像传统课堂教学中那样仅仅依靠课本知识,不再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也不积极地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单纯地依靠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效果也不会不得到有效的反馈。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监视学生学习。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会监视学生的一言一行,进而来判断学生的言行是否符合课堂标准。如果学生的言行违背课堂标准,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角色扮演不能很好地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行进行正确引导和促使其向良好方向发展。
3.主导教学活动。笔者调查和观察发现,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不能很好地营造英语语言交流氛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提出课堂问题后,教师总是急于让学生回答,未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完问题,也缺乏有效反馈。这一系列课堂行为,未能很好地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进而不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执行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根据教参所设计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进行机械式教学,不能很好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进而进行创造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关注是否按照教参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否很好地消化课堂所学知识。
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教师角色;转换
【作者简介】彭海龙(1989.05-),男,汉族,甘肃正宁人,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马家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而言,他们说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因为身处农村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而导致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也增加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信息技术的融入,也使得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其认识。
一、 教师角色在传统教学中的定位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起始奠基阶段,也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英语学习水平的高低。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帮助学生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资源的拥有者,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1. 传授课堂知识。对本校师生开展调查发现,所有的老师、学生都认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无论何时,教师都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教學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后,教师的角色不单单仅限于传授学科知识这么简单了。教师不再像传统课堂教学中那样仅仅依靠课本知识,不再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也不积极地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单纯地依靠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效果也不会不得到有效的反馈。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监视学生学习。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会监视学生的一言一行,进而来判断学生的言行是否符合课堂标准。如果学生的言行违背课堂标准,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角色扮演不能很好地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行进行正确引导和促使其向良好方向发展。
3.主导教学活动。笔者调查和观察发现,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不能很好地营造英语语言交流氛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提出课堂问题后,教师总是急于让学生回答,未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完问题,也缺乏有效反馈。这一系列课堂行为,未能很好地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进而不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执行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根据教参所设计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进行机械式教学,不能很好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进而进行创造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关注是否按照教参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否很好地消化课堂所学知识。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