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迹何处寻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dj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入手了一本新近出版的《谁收藏了圆明园》,是第一本列举诸多圆明园文物今朝下落的书。在中国古代众多皇家园林中,圆明园无疑是让人格外瞩目的,不仅缘于往昔“万园之园”的美名,更借助于英法联军当年的那一把火,使得近年来的各种文物——以大水法十二生肖铜兽首为首,贴上“圆明园”的标签在拍卖场上拍得高价不说,更是在拍卖场下被人们议论得风生水起。
  翻开书,正文先从圆明园流落国内各地的遗物讲起,首当其冲的便是散落在北京城中的圆明园遗迹。自从圆明园被焚到清王朝气数将尽的中国封建王朝垂死挣扎的20世纪初,无数人曾经到访这座荒废遗弃的皇家园林,即便外国侵略者夺走了宝物,本国好事的人也想要搬走几块砖瓦。
  就这样,昔日恢弘的巴洛克式西洋建筑前的水槽摇身一变,被摆放在北大校园内的路边充当长椅;仙人承露台已经被毁,底部须弥座被拉到中山公园一码头;大水法石门底座被拖走到颐和园,倒置以后变成托起一对太湖石的底座;西洋楼前奇趣大型喷水池中的巨大石鱼几经辗转,从溥仪的叔叔家被买走,如今飘荡在北京大学未名湖上。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两块“同胞”石头的不同际遇,原圆明园安佑宫门前的陛台阶石,一块置于颐和园东宫门入口郑重其事地被围栏包围着,另一块略小的则放置在北大某一处办公楼的阶梯上零保护零说明,除了本身精致玲珑、至今清晰的高超雕工,无一保护措施透露出其高贵的出身和坎坷的经历。
  当年上下各级军官人士从圆明园遗址上直接拖走巨大石块组件运入自家院落的根本不在少数,北京的不少大小胡同甚至是如今已经改建成公共建筑(小学、内务部、宾馆等)的私人宅邸中,都留有当年圆明园的各种石块、雕塑、建筑组件,甚至还有某汽车维修中心的大门,竟然是上世纪70年代部队直接挪用圆明园石料建成。
  其实圆明园本为包括颐和园在内的巨大皇家宫殿群,最广为人知的西洋楼大水法仅仅是其中微小一隅。圆明园中各种藏品丰富无比,如果人们有幸一瞥,相信无论北京故宫还是台北故宫的馆藏都只能甘拜下风。
  由于大火最容易毁灭传统的中国木制建筑,也许是古代的瓷器、书画在常人看来风格统一过于常见,容易选择性忽略,圆明园留给社会的印象似乎仅是残垣断壁上几根悲伤的石柱和流落海外的铜制兽首,殊不知英法联军的粗暴行径固然可恨,国人对历史遗物的践踏却无意中构成圆明园的第二道伤痕。
  我们可以原谅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需要敛财没有历史责任意识随意搬放弃置古物,甚至可以原谅上个世纪包括“文革”在内的大大小小的文物破坏行动,以及许多私人收藏者出于私心私藏文物多年不露风声,但是如今社会上对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回归高调发声又不甚了解、疏于着手解决实质问题的人们,也应该遭到谴责。他们为这些饱经风霜的文化遗产所做的事情少之又少,对文物的了解、关注程度,也肤浅得只停留在某一些能引发争议的文物上,只停留在爱国、要求文物回归层面。
  殊不知,每一次的兽首拍卖都能开启围观群众的拳拳爱国之心,愤慨激昂要求文物回归的声音不绝于耳,有的文物早已回归,甚至普通市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闲逛就能撞见个琳琅满目,不过是因为相对不为人知便遭受区别对待,连一个最简单的围栏和说明牌都不见踪影。殊不知,“圆明园”三字的巨大影响力,平日里就连网络上一条某部门、组织或公司拟重建圆明园的不确定新闻都能被热炒,真正的文物却大多遭到遗忘,可谓讽刺。殊不知,曾有人提出“兽首雕像不过是西洋楼大水法门前的水龙头,不值得如此炒高价格”的看法便遭遇激烈抨击与非议。事实上,在社会氛围浮躁的当下,也许能够成为焦点已经足够幸运,至少诸多声音之中,能分得一丝尊重——不像那些垂垂老矣、不知家在何方的文物。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践踏在文物的遗址上,由掠夺焚毁,小偷小摸,进化到上蹿下跳,微笑拍照;由不予理会道德枷锁,视而不见文物价值,进化到高谈阔论爱国主义,可做之事一概不理。两种形式的践踏都是可耻的,第二种却更加让我感觉到羞愧。类似的“践踏”何时才能够停止?社会的浮躁、跟风之气何时才能有所改进?切莫等到那些遗迹进一步老化之时。
其他文献
冷静的镜头  没有尸横遍野的画面,没有大量受灾者求同情,甚至没有感人的救助事迹。日本媒体最大特色——平静、客观,在日本媒体的镜头下,显得格外清晰:几乎没有一个惨烈的镜头,没出现一具遇难者的尸体,只出现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受灾者画面,受灾者面对镜头也很平静,只是表示“我们还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快些得到周围的信息。”   NHK(日本放送协会)在地震发生之后的11日下午2点48分,立刻从直播国会切换到了
我记得学生时代要去看电影,约上三五好友,辗转乘车去市中心区,真正去到影院,遇上大片可能一票难求,实在折腾;如果不幸遭遇烂片,实在扫兴,也只能把苦往肚里咽。  不过在泰国,看电影可以是种享受。泰国国土面积513115平方公里,人口6387万(2010年数据),人口密度仅132人/平方公里。别看泰国地广人稀,电影院并不少。在曼谷,30分钟内找到一家电影院不是难事。不论环境、价格都不错,新片、大片也基本
麦当娜的前夫  一部电影如果有了无厘头的对白、意想不到的巧合,加上狂飙的镜头、快速的剪接以及嘈杂的英伦摇滚配乐,影评人一般都会说是“盖·里奇式的电影”。不过,现在因为《大侦探福尔摩斯》,有人开始受不了盖·里奇,有人说,如果英国来场轰轰烈烈的文字狱,这个将英伦经典二道贩给好莱坞的家伙一定会受到审判的。  盖·里奇5岁的时候,母亲嫁给了一个腰缠万贯的爵士,这成为了童年的盖·里奇患上自闭症的诱因,据说直
1990年1月4日,密特朗的“诡计”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后院,几周前柏林墙倒了。法国总统在这里会见了德国总理科尔。在3个小时内,他们俩断断续续地交谈着,谈论的重点是德国的统一,同时也谈论了不少关于统一货币的话题。这一天,在没有顾问团在场的情况下,这两位领导人敞开心扉地交谈着。密特朗毫不掩饰他的担忧。科尔讲述自己成为一个一分为二的国家的元首。一点一点地,随着交谈的深入,密特朗放松了警惕:科
金融超级明星  布隆伯格本来以为自己会去越南战场当士官。那是在1966年的夏天,全美国的年轻人最关注两件事:登月和越战。这个出身犹太平民家庭的年轻人却因为上大学和读研究生而延缓了服兵役。  他想如果没有战死沙场,回国后能当个工程师或者在房地产公司当管理人员。不过当他惴惴不安地参加完体检以后,被告知因为有扁平足而无法入伍。这完全在他的计划之外,他觉得是时候需要一份工作了。  布隆伯格的一个朋友在摩根
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国家安全法案》,中央情报局(CIA)应运而生。这个部门的常规任务就是收集、评估和传播国外情报,以协助总统和美国政府的高级决策者就国家安全问题作出决策。但是他们既不能刺探美国人在国内的活动,也不能参与暗杀——尽管它曾经因为违反这两点规定而受到指控。  在中央情报局的两万名雇员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在从事秘密活动,但他们并不像好莱坞电影所呈现的那样无所不能,甚至时常犯
伦敦奥运的脚步渐近  尽管遭遇英国《卫报》的调侃:“北京奥运会的盛景令人记忆犹新,伦敦奥组委肯定扪心自问——我们怎样才能超过北京?答案是:想都别想!”不过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仍然信心满满地认为,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将被打造成“很英国”的样式。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将作为主题贯穿开幕式和闭幕式;“007”丹尼尔·克雷格将空降奥运主场馆“伦敦碗”,拉开2012奥运大幕。    谷歌知识图  5月16日
“每当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开设一座监狱”,同一天,遇见两个人与我说这一句话。马克·吐温此语尽管有些夸张,却也值得深思。他想强调的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贸然关闭学校可能带来的潜在恶果。不说你也知道,这句话如今被“广泛”用于北京关闭近30所民办学校一事上,根据媒体报道,有万余民工子弟因此面临在京无书可读的境地。  我并不赞同激烈指责北京有关部门的举措,想来人人都有难念的经。只是看到那些家长悲伤的表情以及无
说起江冬秀,则不可不提胡适。如果江冬秀不是胡适的妻子,那么她极有可能湮没在碌碌众生里,不会有这么多人还记得她。  江冬秀,1890年生,安徽省旌德县江村人。据石原皋《闲话胡适》中说:“江村是旌德县的巨族,为全县之霸,她也是名门女儿。父名世贤,早逝。母吕氏,名贤英,亦系出名门,是旌德庙首吕探花的后裔。”“江冬秀的舅母是胡适的姑婆,原来有亲戚关系。”胡适与江冬秀婚后生有二男一女。1949年后,江与胡适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与英国苏格兰场探员的通话会被曝光。今年1月,双方开会商量如何打击黑客活动,讽刺的是,窃听这次电话会议并将其传到网上的,正是FBI的死对头——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  录音可清楚地听到FBI和苏格兰场探员讨论针对黑客活动的调查进展,提到两名被控的英国黑客,以及如何拖延聆讯过程以配合对方调查。会上探员说笑,如形容一名15岁英国黑客“有点白痴”,又互戴高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