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事务与地方社会秩序——以清代漕粮征运为基点的考察

来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bea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漕粮征运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严密的制度保障、强烈的指令性以及高成本等特性,这些特性对于地方社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清政府通过实施蠲、缓、改折等措施,对于制度进行调整,以舒缓民力,然而调整以不改变漕运"天庾正供"这一实质为前提,有限的调整根本没有触及本质问题。清代漕运的深层问题在于,其一,作为国家事务的特殊属性,其二,在制度范围内,存在多重利益关系,在漕运事务的运行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追逐利益中制造出一系列矛盾和弊端,并逐渐导致各种利益关系的失衡,地方社会秩序由此受到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副板齿犀(Parelasmotherium)是Killgus(1923)根据采自山西的标本建立的,属型种为山西副板齿犀(P.schansiense).邱占祥和谢骏义(1998)记述了产自甘肃东乡汪集的简饰副板齿犀(P
目的为了减少耗费,降低成本,勤俭办院.方法实施企业管理:(1)科室收支成本核算管理控制.(2)护理质量管理控制.(3)人力资源成本控制.(4)节能降耗控制.结果2000年与2002年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