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引导开发学生自主完成布置的作业的能力. 以任务驱动为方式,教师要重视引导知识的引入和拓展,使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更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内容,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创新探讨
  当今时代,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是从小学抓起,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应该体现这一点,学生接受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因为,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指定的课堂任务应该适应学生课堂表现,根据他们的反馈以制定合理的方案. 作为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认真研究适应学生发展的所采取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跟着教师的节奏得到共同进步.
  一、重视问题教学情境,紧抓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
  针对小学生,具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要解决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对于培养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更为重要.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小学生对于问题的感性认识要远远大于理性认识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 同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把握方法. 课堂教学之初,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在刚开始上数学课就已经能充分融入到教学之中,发挥学生的互动探究精神. 随着教学的进行,每一堂课应体现不同的教学风格,但教学主旨是一样的.
  例如,小学数学四年级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教学内容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教学工具的引导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度量,平移等方式让学生融入到探究的情境中.
  二、开展任务探究式教学,创设教学与学习的新思维
  任务驱动学习,不仅强调任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现实意义,同时更加强调如何促使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特别是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 因为教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同时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成功的体验. 开展的探究式教学,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把握学习的方向,融入到教学新思维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授课教师可以将创新性教案引入课堂,也可以将互动抢答的方式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三年级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可以通过开展互动抢答等方式展开教学,通过提问抢答、现场验算等方式,丰富学生课堂内容之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开启反思新模式,提高学生教学参与性
  小学生一般对于图形非常的敏感,学生在完成一个数学任务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而是通过自己能够想得到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完成一个数学任务. 比如在教学中采用课堂内外互助学习,分组讨论与探究的模式让学生探讨全方位的问题,教师辅以教导. 教师在创设课堂授课方式的时候,就可以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引导他们的抽象但又感性的思维. 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而反思的新模式能让学生不断增加思维的训练.
  例如,对于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师可提供三角形板、教学积木等工具,开展有效的互助学习,将多边形面积转化为规则的图形再计算,在教学方面主要采取改革教学内容和采取以实践为出发点增加教学内容.
  四、更新教学评价方法,让小学生实现参与新互动
  关于具有真实性任务的学习评价,教学和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完成完整、真实任务的能力. 同时这也说明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的结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评价学生是如何获得结论的过程.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一般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以不断改善教学方案,多角度开展教学评价. 教师教授与课堂学习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最直接的方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确认其实施的有效性,坚持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课堂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学会提出创新性问题.
  例如,在整个教学课程进行到二分之一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科讨论,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同时教师也对学生提出合理要求,主动参与课堂等. 通过这种阶段性的师生评价,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智力开发创造优越的条件.
  五、开展探索性引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必然重要,但也应切实抓好课外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 课外教学并不是课后也要上课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使其课后也能像课堂上一样高效地学习,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这样就能发挥课后对课堂的延续作用. 基础性教学比如小学数学一般上下两节课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密切联系,当一节数学课将要结束时针对课堂或者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设问,但不作答复,当做是探索性的问题,既可以总结当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启发学生产生学习下一节的兴趣,为上好下一节课创造条件. 例如,在讲“圆柱和圆锥”的时候,课堂的教学是有限的,授课教师可将知识拓展到课外,比如,“结合所学知识,同学们努力发现在生活中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否举例说明这些图形的特点或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要求学生下一节课上课的时候准备自己的实例并讲解出来.
  总 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既要做到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发展,也要满足教学需求,为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提供最适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明选,吴铁先.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赤子,2013(7).
  [2]宋雪华.任务驱动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2011(20).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中为了需要,常常采用函数变换的方法,来简化计算和证明,或一个复杂的难于用简单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函数变换的方法,將其转换成另一形式,使其变得容易解决.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函数变换法,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常规数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函数变换;数学;应用  一、引言  大学中,数学是重要的
一、油菜种子的贮藏特性1.吸湿性强,易丧失生活力。油菜种子种皮脆薄,组织疏松,且籽粒细小,暴露的比面大,容易吸湿回潮。在夏季比较干燥的天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时,油菜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