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6339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229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6月实施舒适护理患者450例中,男260例,女190例,年龄5~70岁。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180例,椎管麻醉210例,局部麻醉60例。
  护理
  术前舒适护理:手术前1天,手术室巡回护士前往病房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家族史等,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认识程度,指导术前的注意事项如个人卫生、麻醉方法、手术大概过程及所需时间、手术的必要性。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及引起恐惧、焦虑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解释,耐心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手术麻醉方法、手术方案,同时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率以及同种疾病患者的康复情况,必要时请同种疾病恢复期患者现身说法,使其增强信心,解除患者因疑虑而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配合手术治疗。询问患者是否有疑问,护士要耐心逐一作出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并对其麻醉方式作出讲解,作好心理上的准备[1]
  术中舒适护理: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交谈沟通的基础上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开放静脉通路,穿刺时动作要轻、稳、准。协助患者摆好麻醉体位,特别是实施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护士应站在患者的身边,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使其焦虑和恐惧降至最低程度,对患者的身体做小范围的暴露并给予解释,保护患者的自尊。手术前调节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50%左右。正确安置手术体位,摆放体位时除了按手术要求摆放外,还要将用来维持手术体位所需要的臂架、头架、布类、衬垫准备好,各种垫物或支撑物要柔软。安放位置、着力点、固定点应不妨碍呼吸动作,不影响静脉回流,无软组织和神经受压或牵拉,同时保护好各关节部位。切忌将患者安置在超过其忍受程度的强迫体位上。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人性化管理,增加其舒适感,护理工作处处为患者着想,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解决护理问题,每步操作和采取一些措施时都应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多数患者是初次入手术室,手术中大多是清醒的,会有焦虑、急躁等心理。要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需要,术中护士必须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以满足。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患者,护士应予以必要的提示,说明手术很顺利,使患者放心,对有孤独和恐惧的患者,应对他们进行安抚,使患者放心。巡回护士在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保持输液通畅,针对不同药物、病情、年龄情况,控制输液速度,保持吸引器及电刀等手术仪器的正常运作,严密观察病情,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慌心理,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和安全感。
  术后舒适护理:手术结束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协助麻醉医生,终止麻醉,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裤,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搬患者时注意保护切口和各种引流管、静脉输液,并注意患者病情变化,观察脉搏、呼吸,保持输液及引流管通畅带着病历送回病房。
  术后随访:术后随访于手术后第2天进行,通过术后回访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因体位摆放不当而引起的神经、肢体损伤,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指导,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随访中可以评价术中的护理质量,了解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反馈不断调整护理计划,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讨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实施,是与整体护理的一致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社会、灵魂和谐统一的健康状态。使手术患者得到了护理人员的照顾和关怀,感受到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了安全感和满足感,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的应用体现出对患者最大限度的关怀,为手术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医院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乾余.医学心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
其他文献
碳酸氢盐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在血液透析中平均动脉压(MAP)下降30mmHg(MAP舒张压+1/3脉压差)或收缩压3kg,如果体重超量过多,应增加一次血透为宜。另外在尿毒症患者首次血透时间不应常规4~5小时血透,给予2~3次的诱导透析适应期,每次2~3小时,否则过多代谢物质超滤。也易产生低血压或失衡综合征,其机理是血管内液体反渗走向高渗的细胞内。  所以在碳酸氢盐透析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18  资料与方法  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4~76岁,平均47岁。白内障核硬度Ⅰ~Ⅳ级,皮质部分浑浊。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和为于晶状体前、瞳孔区的纤维增殖膜,瞳孔直径约4.0㎜以下,术前视力为光感-0.2,眼压12~2mmHg。患眼3个月以上均无疼痛不适等症状,结膜无充血
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通常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治疗方法;而其中尤以化疗为主要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化疗不良反应较为严重,治疗周期性强,医疗费用高,给患者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故在化疗前,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给予周到、细致的心理护理是医护人员必须做到的,尤以护理人员为主。  心理表现  恐惧与失望:恶性肿瘤患者与其他疾病的心理问题并不完全相同,由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空洞清除术手术疗效的具体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1999年1月来重症空洞型肺结核共计30例,做改良的空洞清除术。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呼吸道准备,做好术后护理,进行并发症观察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结果:治愈率100%,随访0.5~4年,29例能参加工作或者家务劳动,占98.66%,无痰菌复阳者,仅有1例因突发心肌梗死而死亡。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满意。结论:改良的空洞清除术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