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窦娥冤》看元杂剧中的方言在古浪方言中的留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元杂剧《窦娥冤》来看,许多元杂剧的方言留存在了古浪方言中,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着地域优秀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就要保护方言。
  关键词:元杂剧;方言;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55-01
  古浪,甘肃武威市的一个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乌鞘岭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属温带大陆气候,干旱地区。古浪历史文化悠久,有宝卷、民间故事、古浪老调等文化遗产,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更有独特的铿锵有力的古浪方言。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古浪方言中留存有许多元杂剧中的方言。
  以元杂剧《窦娥冤》来说,里面就有许多元代的方言留存在了古浪方言中。
  《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它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一出优秀的剧作。说它优秀,是因为它不仅塑造了窦娥这一文学形象,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剧中的方言更为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寻根提供了依据。古浪方言中便留存有《窦娥冤》中的许多方言。
  一、元杂剧方言在古浪方言中的留存现象
  (一)名词
  ①娘儿两个
  古浪方言中把母親跟她的一个孩子,合称为娘儿两个,普通话则称为“娘俩”。如:“我们娘儿两个,等你半天了。”《窦娥冤》中有“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
  ②老子
  古浪方言中,对第三者说自己的父亲则为“老子”。如:“我的老子在世时,盖了这一院房子。”有时,别人称对方的父亲,也说“你的老子”,如“你的老子刚从这儿走了。”普通话中的称为“父亲”或“爸爸”。《窦娥冤》中有“窦娥,你药杀了俺老子,你要官休?要死休?”
  ③庄上
  古浪方言中就是“村庄里”的意思,如“她的事情庄(子)上传疯了。”普通话则为“村里”“村上”。《窦娥冤》中有“我家里无银子,你跟我庄上去取银子还你。”
  ④营生
  古浪方言中指做的某项用于谋生的工作或事业。如“最近忙得很,干的个营生。”,“他在外面干的个跑车的(搞运输)的营生。”《窦娥冤》中有“悄悄地躲到别处,另做营生,岂不干净?”也是这个意思。
  ⑤病疾
  古浪方言中,身上有毛病了叫病疾,如“他健康得很,一年四季没个病疾”。普通话把这种情况叫疾病。《窦娥冤》中有“空悲慼,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感着这般病疾,值着这般时势,可是风寒暑湿,或是饥饱劳役,各人症候自知。人命关天关地,别人怎生替得”?
  ⑥症候
  古浪方言中症候指得病出现的症状,也可以引申为做事情表现出的动静。如“你干这点小事,症候可不小”。有时,直接成了程度副词了,如“他把事闹的,症候得很(厉害得很)”!《窦娥冤》中的症候同上例。
  (二)动词
  ①应口
  是答应的意思,“你应一口!”或者“你应个口!”《窦娥冤》中的句子如“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②合
  指把一件物品的各个部分或几种成分组合在一起,整合起来。如古浪方言中说的“都做好了,就剩合了。”合鞋(把鞋底跟鞋帮缝起来),合药(配一副药),合柜子(把各个部件组合起来)。《窦娥冤》中有“谁敢合毒药与你,这厮好大胆也!”
  (三)形容词
  ①恓惶
  古浪方言中指哭得很伤心,如“他豪(哭)恓惶了。”《窦娥冤》中有“我其实不关亲,无半点恓惶泪。”课文注释为:恓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②消停
  消停是安静的意思,如“刚消停了几天,有闹腾起来了。”《窦娥冤》中也有这个意思的句子,“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
  (四)虚词
  ①敢是
  古浪方言中是表示推测的意思,也许是,或许是,大概是。如“你敢是不愿意来,找的个理由吧。”《窦娥冤》中的“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也是这个意思。
  ②越越
  程度副词,越来越的意思。古浪方言中“他不但不改正,还越越懒了。”《窦娥冤》中也有这个意思,如“我今日与了他这服毒药去了,以后事发,越越要连我”。
  (五)俗语
  《窦娥冤》中的俗语很多,有些也留存在了古浪方言中,在语言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如“一马难将两鞍鞴”,古浪方言在发展中还引申出了“原马拉到原桩上”。
  以上只是元杂剧在古浪方言词汇方面的一些留存,或许还有一部分语音方面的留存,也未可知。
  元杂剧虽然是几百年前的艺术作品,但今天稍有文学功底的古浪人,读起来语言上都不会有太大障碍,有部分词语还让人有亲切感,这就是跟古浪方言留存有元杂剧的方言有很大关系。
  二、保护古浪方言是历史的重任
  (一)改变抵制方言的观念
  古浪因属贫困县,人民对自己的方言缺乏信心,以致在好多人的观念中形成了认为说古浪话“土”的风气,大家自觉抵制说古浪话,放弃说太有古浪气息的词汇,以至于古浪方言中的一些词汇,在古浪的青少年一代中已经消失。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着地域优秀文化。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它承载着最贴近生活的文化,能体现一个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懂得一种方言,好似打开了一座文化的宝藏,一扇文明的门窗。
  (二)保护古浪方言的意义
  随着“普通话一代”的成长,很多古浪年轻人,已经丧失了讲一口流利古浪方言的能力。试想,消失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怎么谈文化的传承,又从何处传承,传承什么?更谈不上文化传承的意义了。所以,方言是国家文化本土多元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承载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浓厚的乡情。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并且普通话也在不断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丰富和发展自己。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交际障碍,方便沟通和交流,而不是因此就歧视、禁止方言。方言作为一种文化,不能摈弃,相反更应该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向真.关汉卿《窦娥冤》中河东方言口语词汇论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06):51-5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一则教育叙事,它告诉我们:学生需要爱,需要信心,需要鼓励。也许一次真心的交谈,或者一个温暖的拥抱就可以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进步,帮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成功。  关键词:学生教育;教育叙事;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90-1  她是班上入学考试第一名,可是教了一个多月,却渐渐感觉到她的水平与名次不甚相符——上课没反应,默
摘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有效的家校联系可以向家长反映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时了解孩子出现的问题及表现出的优点,也可以让老师更全面的掌握孩子的家庭背景和需要关注的地方,从而共同帮助和促进孩子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家校联系的作用,并提出了把握时间、改善语气、仔细倾听、指出希望和提供建议等家校联系的策略,以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家长;家校联系;交流沟
摘要:德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们更好更道德地生活,因此,學校和班级德育离不开与生活的联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小黑鱼班的德育班本课程就连接在生活与课堂之间,带着孩子们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体验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城市中隐藏的无穷力量。  关键词:生活德育;儿童和城市的关系;情感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
摘要:在初中階段,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场所在课堂,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上。本文将以苏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阅读课为例,从问题引领、预测、推理判断、评判四个方面的教学设计为切入点,探讨了初中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展联片教研是提升教师能力,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这种立足于校本的教研活动可以将片内的师资力量集中起来,构建一体化的协作机制,既能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的教学思路,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本人就开展联片教研对提升教师能力的做法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师素养;联片教研;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指出了幼儿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并提出了一些纠正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饮食习惯;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问题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好的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本文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谈起,阐述了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意义,进而探讨了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现状;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24-1  课堂提问是
摘要:语文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去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因素,也是发展各门学科自学能力的基础。本文从培养自学的心理素质,挖掘自学的内驱力;科学历练,教给自学的方法和改革评价机制,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等三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三年级作文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作文起步,为小学后面几年的作文奠定了基础,地位相当重要。笔者以《家乡的秋天》为例,以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理念为理论指导,对小学语文三年级启蒙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究。教是为了不教,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三年级的启蒙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教“例子”,教“兴趣”,教“习惯”,最终实现“不教”这一目的。  关键词:教是为了
摘要:初中数学可借鉴杜威的“教学五步”来进行“疑趣”教学,这是一个疑中有趣,趣中生疑,由疑生思,由趣得思,疑趣立体交融,相得益彰,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让学生在疑趣中享受数学,立足生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围绕疑趣,展开学习。  关键词:自主发展;初中数学“疑趣”教学;来源;内涵;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66-1  美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