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音乐教学;自信心;教学
常规;参与;交往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6(B)—0037—01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迈向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感到自卑,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失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进行独唱,不敢单独进行表演,这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巧用教学常规,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强自信心
首先,我采用了一些有特色的教学常规,这些教学常规不仅调动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1.采用丰富的“琴语”。 如,用“13 5■ |■ -‖”表示“起立”,用“■5 3 1| 1- ‖”表示“请坐”,用“12 34 | 54 32 | 13 | 1-‖”表示“请安静”等等。
2.运用体态语言引导学生。如,在演唱中,慢慢地仰起头表示“渐高”,嘴角微微上扬表示“欢快”,轻轻摇头表示“活泼”等。
3.把语言、音乐及舞蹈的基本动作揉和在一起,创编“师生问好歌”“表扬鼓励歌”等。
其次,要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要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大胆、自信地表达,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把握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老观念,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增强自信心。
二、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小学生贪玩、好动、活泼、热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比如,教学《我喜欢的声音》一课时,刚上课,师生相互问好后,不知是谁发出了“叮当”的声音,学生们哄堂大笑。我立刻因势利导:“刚才是什么声音,请同学们模仿一下。”学生们开始模仿:“叮当,叮当……”大小声、高低声、长短声不绝于耳。“同学们模仿得真像。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模仿自己喜欢的声音”,引出课题:《我喜欢的声音》。教师的话一说完,学生们立刻举起了小手。“我喜欢小狗,汪、汪、汪”;“我喜欢小猫,喵、喵、喵”;“我喜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声音进行了模仿。我还特别关注学困生,给他们鼓励,让他们消除胆怯心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在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教师要多鼓励、支持学生正常的交往,让学生在交往与集体活动中了解自己,提高自己。比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或实践活动。再如,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唱得最棒?表演、创编得最好?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进而增强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尤其要关注那些缺乏胆量,甚至感到自卑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和肯定,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
总之,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尊重学生,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扬起自信的风帆!
常规;参与;交往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6(B)—0037—01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迈向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感到自卑,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失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进行独唱,不敢单独进行表演,这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巧用教学常规,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强自信心
首先,我采用了一些有特色的教学常规,这些教学常规不仅调动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1.采用丰富的“琴语”。 如,用“13 5■ |■ -‖”表示“起立”,用“■5 3 1| 1- ‖”表示“请坐”,用“12 34 | 54 32 | 13 | 1-‖”表示“请安静”等等。
2.运用体态语言引导学生。如,在演唱中,慢慢地仰起头表示“渐高”,嘴角微微上扬表示“欢快”,轻轻摇头表示“活泼”等。
3.把语言、音乐及舞蹈的基本动作揉和在一起,创编“师生问好歌”“表扬鼓励歌”等。
其次,要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要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大胆、自信地表达,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把握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老观念,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增强自信心。
二、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小学生贪玩、好动、活泼、热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比如,教学《我喜欢的声音》一课时,刚上课,师生相互问好后,不知是谁发出了“叮当”的声音,学生们哄堂大笑。我立刻因势利导:“刚才是什么声音,请同学们模仿一下。”学生们开始模仿:“叮当,叮当……”大小声、高低声、长短声不绝于耳。“同学们模仿得真像。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模仿自己喜欢的声音”,引出课题:《我喜欢的声音》。教师的话一说完,学生们立刻举起了小手。“我喜欢小狗,汪、汪、汪”;“我喜欢小猫,喵、喵、喵”;“我喜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声音进行了模仿。我还特别关注学困生,给他们鼓励,让他们消除胆怯心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在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教师要多鼓励、支持学生正常的交往,让学生在交往与集体活动中了解自己,提高自己。比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或实践活动。再如,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唱得最棒?表演、创编得最好?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进而增强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尤其要关注那些缺乏胆量,甚至感到自卑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和肯定,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
总之,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尊重学生,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扬起自信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