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及对输血效果的影响

来源 :河南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输血的常见不良反应及表现特征,分析其对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记录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与患者表现特征,并对输血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20年信阳市中心医院输血人数为10392人次,共计输血不良反应74例(0.71%).其中,变态反应49例(0.47%)、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19例(0.18%)、输血相关呼吸困难4例(0.04%)、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各1例(0.01%),输入血浆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26%(43/3406).输血不良反应中以变态反应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最为常见,其中,变态反应在输血结束时发生率最高,为38.78%(19/49);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在输血15 min后至输血结束前发生率最高(输血后15 min~1 h与>1 h发生率均为26.32%),多数患者均无需进行处理,少数患者需要接受药物处理,多数患者均未预防用药.根据血液制品输注有效标准评定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效果可知,25例红细胞输注患者输注有效率为56.00%(14/25),6例血小板输注患者输注有效率为66.67%(4/6),43例血浆输注患者输注有效率为41.86%(18/43).结论 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输血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医护人员需要警惕输血不良反应,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调节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糖脂代谢参数的疗效。方法纳选项城市项城市计划生育技术站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诊的肥胖型PCOS患者共计88例,根据信封法分设两组,对照组(n=44例,炔雌醇环丙酮治疗),研究组(n=44例,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用药前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PG)]和内分泌相关指标[内脂素、卵泡刺激素(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辅助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孟津县中医院收治的110例UAP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各5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单一治疗组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总
目的探讨贴敷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接受贴敷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并随访3个月,获知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
目的分析郑州市某三甲医院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护士100名,以国内常用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量表调查工作压力源,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社会支持水平,统计调查结果,比较不同程度工作压力源SSRS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为(74.14±14.52)分,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分值为(18.94±4.23)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分值为(11.89±3.11)分、工作环境及资源分配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