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思政课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化,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的重要工具。高职学生的年纪较小,与高中生相近,不太适合大学的管理方式,仍然需要教师对其行为进行正向引导和教育。高职思政一体化教学就是将实验、实训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能够将思政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有效指导自己的行为。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然后阐述了具体的应用方法。旨在为高职思政教育教师和指导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孩子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这些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但是由于文化课成绩跟不上,没能进入高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暴自弃的倾向。这些学生的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也有待于加强。这些特点都对其职业技术的学习有负向影响,高职思政课程的有效开展,能够矫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从而有利于其学习能力和个人良好品格的养成。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课开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人民教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1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从性质上看,实验、实训都属于实践的范畴。但基于不同性质的实践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一体化教学模式涉及的实验、实践、实训环节所承担的具体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索性质的教学活动,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求证和探索,实现的是对新事物的重新认识。实践教学是一种认识延续和增进情感认同的教学活动,通过“认识——行为——再认识——再行为”的实践过程。实训教学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技能训练全过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发挥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和企业环境的积极教育功能,最终促使主体理论认识的内化。从各教学环节的逻辑结构看,三者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循环上升、层层递进的关系。
其次,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创新,应遵循整体性、导向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在教师评价上,评价权的比重应向学生和企业倾斜。在学生评价上,“察言”就是要通过理论考试、学生座谈、调研报告、实践总结、思想汇报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观色”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行为实践考察,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实践水平。总之,教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强化社会认同,形成“个体——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综合評价体系。
2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通过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部分共同完成,在不同的模块中,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学生群体特征的差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有差异。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处于探索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2.1 高职思政课的实验教学
高职思政课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抓住课堂教学时间,可以有效地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由于高职学生课堂听课效率较低,课后自主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所以,思政教师要在课堂之上完成实验教学。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参考以下三点。第一,教学理论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特别,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时,可以引用时事政治和国家的科研成果,这些内容尽管学生们没有深入的理解,但是足够抓住学生的眼球。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时,教师就要借题发挥,将教学的理论内容与学生的自身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过往的教学中,笔者有这样的感悟。例如,教师会反问学生,父母这么辛苦送你读书,你为什么不听课?其实学生的心理非常明白,自己需要好好学习,但是其薄弱的基础知识确实无法支撑起他的信心。这时,最好的方式是为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感觉到方法有效,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效果。学生开始学习,没有浪费父母的血汗钱,学习后还能创造出价值,这就是爱国的表现。经过这样一个课堂实验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作可观可感的具体行为,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
2.2 高职思政课的实训教学
高职思政课的实训教学工作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开展。途径一是让高职学生们参与社会活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来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初级实训可以在校内进行,在校内模式实训基地进行练习。当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之后,在进行真正的实训。途径二是思政课实训与学生的職业技术实训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在学生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技术,还优化自己的品行。在职业技能实训中,也要对学生的品行进行评价。这就可以将思政课的实训内容与学生职业道德联系在一起,从而切实实现思政课指导学生工作和生活的目的。
2.3 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在开展形式上可以发挥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西方,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很少上升到理论层面,而是将学生安排到福利院和残疾人中心以及贫民窟去做义工。在学生们的工作过程中就会自反的对眼前这些人的处境进行分析,这种社会责任感是自发的。频繁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就会不断触动学生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慈悲心和责任感。对于中国学生,我们可以中西结合,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同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总结。为了避免学生争强好胜而出现造假情况,这些实践活动不进行评选和奖励,只是以日志的形式装订成册。这样可以淡化学生志愿活动的荣誉感,增强学生履行社会义务的责任安,从而真正影响其思想品德。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关键,需要教师用心设计和引导。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思政课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性情顽劣且不爱学习,可以放弃对他们大学梦的建筑,但是不能放弃对其人格品行的教化和生存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教师需要对症下药对其进行教育,这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思政教育就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洗礼,思想意识对行为有指导作用,思政教育成果显著,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更加规范。因此,高职思想教育工作人员,要对学生特点和课程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孩子们的品格和行为。
参考文献
[1]裴宇星.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2]黄宗喜.社会实践在高校实践育人中的作用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作者简介
易永红,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现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思政教学。
作者单位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217
高职思政课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化,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的重要工具。高职学生的年纪较小,与高中生相近,不太适合大学的管理方式,仍然需要教师对其行为进行正向引导和教育。高职思政一体化教学就是将实验、实训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能够将思政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有效指导自己的行为。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然后阐述了具体的应用方法。旨在为高职思政教育教师和指导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孩子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这些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但是由于文化课成绩跟不上,没能进入高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暴自弃的倾向。这些学生的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也有待于加强。这些特点都对其职业技术的学习有负向影响,高职思政课程的有效开展,能够矫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从而有利于其学习能力和个人良好品格的养成。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课开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人民教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1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从性质上看,实验、实训都属于实践的范畴。但基于不同性质的实践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一体化教学模式涉及的实验、实践、实训环节所承担的具体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索性质的教学活动,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求证和探索,实现的是对新事物的重新认识。实践教学是一种认识延续和增进情感认同的教学活动,通过“认识——行为——再认识——再行为”的实践过程。实训教学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技能训练全过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发挥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和企业环境的积极教育功能,最终促使主体理论认识的内化。从各教学环节的逻辑结构看,三者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循环上升、层层递进的关系。
其次,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创新,应遵循整体性、导向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在教师评价上,评价权的比重应向学生和企业倾斜。在学生评价上,“察言”就是要通过理论考试、学生座谈、调研报告、实践总结、思想汇报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观色”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行为实践考察,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实践水平。总之,教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强化社会认同,形成“个体——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综合評价体系。
2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通过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部分共同完成,在不同的模块中,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学生群体特征的差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有差异。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处于探索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2.1 高职思政课的实验教学
高职思政课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抓住课堂教学时间,可以有效地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由于高职学生课堂听课效率较低,课后自主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所以,思政教师要在课堂之上完成实验教学。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参考以下三点。第一,教学理论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特别,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时,可以引用时事政治和国家的科研成果,这些内容尽管学生们没有深入的理解,但是足够抓住学生的眼球。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时,教师就要借题发挥,将教学的理论内容与学生的自身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过往的教学中,笔者有这样的感悟。例如,教师会反问学生,父母这么辛苦送你读书,你为什么不听课?其实学生的心理非常明白,自己需要好好学习,但是其薄弱的基础知识确实无法支撑起他的信心。这时,最好的方式是为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感觉到方法有效,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效果。学生开始学习,没有浪费父母的血汗钱,学习后还能创造出价值,这就是爱国的表现。经过这样一个课堂实验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作可观可感的具体行为,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
2.2 高职思政课的实训教学
高职思政课的实训教学工作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开展。途径一是让高职学生们参与社会活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来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初级实训可以在校内进行,在校内模式实训基地进行练习。当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之后,在进行真正的实训。途径二是思政课实训与学生的職业技术实训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在学生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技术,还优化自己的品行。在职业技能实训中,也要对学生的品行进行评价。这就可以将思政课的实训内容与学生职业道德联系在一起,从而切实实现思政课指导学生工作和生活的目的。
2.3 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在开展形式上可以发挥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西方,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很少上升到理论层面,而是将学生安排到福利院和残疾人中心以及贫民窟去做义工。在学生们的工作过程中就会自反的对眼前这些人的处境进行分析,这种社会责任感是自发的。频繁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就会不断触动学生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慈悲心和责任感。对于中国学生,我们可以中西结合,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同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总结。为了避免学生争强好胜而出现造假情况,这些实践活动不进行评选和奖励,只是以日志的形式装订成册。这样可以淡化学生志愿活动的荣誉感,增强学生履行社会义务的责任安,从而真正影响其思想品德。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关键,需要教师用心设计和引导。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思政课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性情顽劣且不爱学习,可以放弃对他们大学梦的建筑,但是不能放弃对其人格品行的教化和生存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教师需要对症下药对其进行教育,这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思政教育就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洗礼,思想意识对行为有指导作用,思政教育成果显著,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更加规范。因此,高职思想教育工作人员,要对学生特点和课程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孩子们的品格和行为。
参考文献
[1]裴宇星.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2]黄宗喜.社会实践在高校实践育人中的作用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作者简介
易永红,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现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思政教学。
作者单位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