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探析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1986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优秀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美德逐渐被轻视、漠视。而因为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因此,加强感恩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势在必行。本文就结合初中语文课程,分析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中;感恩教育
  一、从教材中挖掘资源,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多能体现感恩意识的素材。所以,教师应善于挖掘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不仅能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吸收教材中的内在精华。因此,教师可以:首先,整合教材资源,挖掘文章资源。然后,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内涵。最后,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到《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应深度分析、挖掘课文的深意,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资料,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情景,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渲染课堂的气氛,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教学内容:“老师为什么要播放这个视频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在学生预习找到答案后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课文名字叫《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是作者为了怀念秋天吗?”,“通过预习你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出怎样的情感?”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立,为学生引出“母爱”这一话题,让学生通过文章的描述,对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涵义有所感悟。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至爱亲情,理解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学会珍惜至真至爱的亲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从教学中渗透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初中语文感恩教育中,教师除了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注意从教学中为学生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领悟感恩的真谛,提高对感恩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感恩教育时可以:一、从课文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二、从课外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例如,教师在讲到《老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可以为学生引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特蕾莎修女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由此看出,每个人都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创造美发现美,这样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但是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今天我们就从《老王》这篇课文中学习一下。”通过课文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与人性美的感恩。另外,由于初中生的知识面不够广,理解力有限,情感经历不丰富。因此除课文阅读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课外阅读中为学生渗透感恩教育,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感恩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自己随意阅读文本,引导学生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思考,为学生构建自由表达想法与观点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谈论与交流中体会阅读中蕴含感恩的真谛。同时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初中语文感恩教育中,通过“教”使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只是初级目标。而让学生对“感恩”的运用实践才是最终落脚点。因此,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感恩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所以,教师在生活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时可以:①从写作中强化。②为学生开展“感恩”实践活动。③组织班会,在班会上为学生延伸感恩教育。④以“感恩”为话题,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例如,教师在讲完《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以此为话题布置一篇写作,在写作中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内化语文中的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任务,如:为父母洗一次脚;跟父母说一句:“您辛苦了”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父母的尊敬与感激,增加学生的感恩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在每周组织一次班会,在班会上为学生播放一些以“感恩”为题材的电视电影、视频以及社会案例等,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一起分析,然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对自己最想感谢的人说一句感恩的话。”用多种形式与方法为学生渗透感恩教育。同时,教师可以以“感恩”为话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合分析,并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自己写出演讲稿或辩论稿,并在班级发言。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并加上教师的积极引导,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与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感恩道德教育,有利于构建起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感恩教育中可以:从教材中挖掘感恩教育资源;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另外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使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参考文献
  [1] 徐荣富.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No.28503:62.
  [2] 徐波.探究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J].考试周刊,2015,80:24.
  [3] 孙后玉.探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学[J].快乐阅读,2013,No.22930:17.
其他文献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用新标准、新理念来理解体育这一门课程: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基本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找出他们自己进行体育游戏的内
摘要: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理解特定听力材料的内容,为学生的口语对话提供听力方面的基础。听力水平是口语对话能力的前提。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是提高理解口头信息能力和其他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引导,提升学生听力水平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听力;教学  英语教学过程中,每逢英语考试
在分析高等农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旅游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观光农业旅游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该模式有助于提升校园旅游管理水平、迎合社会旅游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借助核心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出发,探讨核心问题的具体应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问题 教学研究  建立问题导向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科学的使用核心问题来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已经成为当下数学教学领域所研究的主要方向。  1.核心问题对于小
内容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这一优势,将“模仿”作为教学手段,在模仿中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丰富其写作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写作空间,挖掘写作潜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将结合日常教学谈谈自己的所得。 关键词:模仿 作文 创新 一、回归本能 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乔姆斯基等人认为“模仿可以解释儿童如何学会所有各种基于规则的语法系统。”亚里士多德也说“人从孩提时代就有模仿的本能,而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隐形星系,这有可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中最大的奥秘。这个隐形星系似乎主要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人类还没有掌握它的特性。理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