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导”,引人“入”胜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学习热情。
  【关键词】 牛津版 初中英语 课堂导入
  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与人教版的教材相比难度有所提升,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但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时代感和实用性更强,选题来源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教师应针对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独特之处在课堂伊始精心设“导”,引人“入”胜,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1. 课堂导入教学设计的要求
  1.1 课堂导入环节的时间应适当
  课堂导入环节的目标是使学生可以迅速完成从下课状态到上课状态的转变,但要合理掌控导入占用的课堂时间,避免使其“喧宾夺主”,影响整堂课内容的讲授,或者因为时间太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导入时间一般在5—7分钟为最佳,也就是说要在课堂开始8分钟以内步入正式的学习内容。
  1.2 课堂导入方法需新颖多样
  课堂导入环节最主要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导入方法的设计上要力求推陈出新,利用新颖且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法使整节课有一个成功的开始。课堂导入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2. 牛津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策略
  2.1 激发学生兴趣
  2.1.1 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顾名思义即指教师借助相关具体实物、多媒体资料(幻灯片、影片、录音)等直观的教具来进行导入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直观地接收信息。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语言描绘教学更加深入人心,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
  2.1.2 故事导入法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更是如此,枯燥的知识或者道理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会变得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在初中英语的课堂导入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使用这一方法,在课堂开始前将要学习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成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1.3 音乐导入法
  音乐具有舒缓或愉悦身心的作用,在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欣赏与本结课内容相关的歌曲或音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好的歌曲或音乐不仅能带给人以美得享受,而且能起到振奋人心、引人上进的作用。另外,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集体唱一两首英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可以情绪愉悦、精神饱满、充满热情地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提高课堂质量。
  2.1.4 游戏导入法
  爱玩也是孩子们的天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通过游戏的方法导入英语课堂的教学。游戏的设计要和课堂内容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2.2 调动学生自主性
  2.2.1 课前演讲
  初中的学生通常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安排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内容学习之前进行简短的演讲。演讲的内容需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联,教师可以在上节课结束的时候指定几个选题,在课前指定一两个学生或请学生自愿上台进行演讲,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然后根据学生演讲的内容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程的讲授中,这样学生不会觉得突兀,而且起到了课前预习的作用。
  2.2.2 情景剧展示
  教学实践表明,用情景剧展示的方法导入新的课程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把新课程的内容编成一个简短的情景剧的剧本,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其分组进行表演,并评出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奖励,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竞争力以及团队意识,让新的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导入教学。
  2.2.3 自由交谈
  在学习新的课程时学生可能会由于陌生而感到困难和抵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带领学生熟悉新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新的课程的内容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们互相之间或与教师进行自由交谈或者辩论,利用已经学过的英语知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入新的课程知识,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及抵触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自主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及热情。
  谭弟红. 初中英语教学导入艺术探究[J]. 新课程学习:中, 2014(04): 55.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本文就2012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进行文本教学课堂案例探析,探究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 人文素养 案例探析 反思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基础,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在进行英语文本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然而大多数职高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甚至视之为“受罪”或“煎熬”。那么,如何激发职高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实现中职英语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游戏活动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方法,它创设情境,视听结合,寓教于乐,既能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
【摘 要】 在现今的高三英语高考中,英语阅读在英语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较大,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审美化阅读教学能够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提升阅读水平。  【关键词】 审美化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新构想  现今,高三英语阅读容量大增,这无形中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业压力。而审美化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在愉悦和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
【摘 要】 本文以学讲方式运用为论述要点,围绕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策略,以激活学习内驱动力和潜能。从学困生学习发展需要主动调整教学策略,让他们在自我主动学习和积极表达中激活学习潜能,利于满足学习发展需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生 困难 策略  学讲方式的重要原则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满足全体学生学习全面发展需要。特别在教学中关注学习困难学生能在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基
【摘 要】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的实践和体验过程。我校是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与学生平时所花的时间是很有关系的,尤其是像单词背诵方面需花时间的地方也成了困难所在。因此,我们要从细节做起,做学生英语学习的助跑者。  【关键词】 初三 英语教学 做法  英语是一门需要时间
【摘 要】 英语的运用能力是新世纪综合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社会对英语的教学更加重视,然而在对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哑巴英语”,“方言英语”等现象成为农村初中英语口语的现状。为了打破这一现状,我们要着手教学策略的优化,从师资、学生本身、教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改善。本文在分析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方法。  【关键词】 农村 初中英语口语 教学现状 策略
【摘 要】 围绕教学过程探讨反思策略,阐述通过反思教学思维、合作互动、认知方法、评价等方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反思策略和改变教学方式有效激活 学生主动性,培养积极情感态度丰富教学过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过程 反思 策略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模式,对丰富教学思维和拓展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较传统教学模
【摘 要】 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情景教学法,适时进行激励机制,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等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自主创新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是新形势下英语教学的突出特点,也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在英语课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教育迫在眉睫。为此,要打破传统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进,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本文作者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结合教学实际简要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阐述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词汇 误区 语境 构词 联想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语音、词汇、语法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建语言的基本材料和前提条件,假如缺乏足够的词汇量,那就不能成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1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在于还原一个以生为本、以生为主体、充满建设性和开放性的有活力的课堂。本文从真假民主、真假解放、真假实践三个方面论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英语课改 民主 解放 实践  时至今日,英语课改的思潮、课改的模式、课改的课堂等都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断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教师并不缺乏课改的理论和思想,缺乏的是课改的勇气和行动,只要勇敢地迈出那么一小步,课堂改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