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如何构建柔性学生管理模式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和谐社会、人性化管理”等理念的提出,在高校中普及柔性学生管理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柔性学生管理模式既是现实教育环境变化对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迫使下的具有创新能力高校的目标需要。本文从柔性学生管理模式的概念出发,就高校构建柔性学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 柔性学生管理 平等性 主体性 示范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17-01
  1 柔性学生管理模式概述
  1.1 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最初来源于企业管理中,相对于通过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为主的刚性管理来说,柔性管理更强调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来达到对被管理者的约束。在新形势下,高校实施柔性学生管理模式,即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1.2 高校实施柔性管理的原则
  1.2.1 平等性原则
  高校实施柔性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在管理者和大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即平等性原则。通过语言的沟通、心灵的交流,推动二者共同行动,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
  1.2.2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管理者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做学校的主人。
  1.2.3 示范性原则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大学生的个性更趋于多样化,不再只是对父母师长的话言听计从。因此,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更多的不是言教,而是身教,通过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来对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1.2.4 互补性原则
  互补性原则即在管理过程中要实行刚柔并济的措施,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不乏权威性,又能让大学生产生共鸣,真正让管理者和大学生之间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里的特殊群体,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自理压力等接踵而至,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刚性管理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束缚,学生被动的接受和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创新人才的缺乏,让人感觉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同时,大学生容易出现抵触或逆反心理,甚至消极心理而自暴自弃。
  2.2 民主管理意识淡薄
  刚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大的强制性,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以达到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但效果却不一定理想。因为这种强制性和现代大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3 缺乏理解与爱的支撑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和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解与爱的支撑,只是主动的管理和被动的服从关系,那管理工作的成效可想而知。现代大学生自尊心极强,渴望被肯定、理解和尊重,这些都是刚性管理给不了的。
  3 高校柔性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笔者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多年,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刚性管理已经不再适合现代高校人性化管理的发展需求,构建一个符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和特色需求的柔性学生管理模式已是必然选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开展工作。
  3.1 树立柔性管理的理念
  长期以来,强制性的刚性管理思想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根深蒂固,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无法建立一种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应摒弃传统观念的影响,树立柔性管理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位大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发展其潜能,使他们的个性获得积极自主的发展。
  3.2 强化柔性管理的机制
  柔性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要加强组织协调,通过协作、转化、依存,让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有机整体;同时,管理者要善于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沟通能得到顺利进行。
  3.3 提高柔性管理的认同度
  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发挥“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的作用是提高柔性管理认同度的关键。尤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深入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了解他们的各种需求和困难,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通过自我的言传身教,让他们从心理真正接受各项管理措施。
  3.4 构建柔性管理的环境
  良好的柔性管理环境能极大的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通常来说,柔性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于外部环境来说,应采取教育和引导的方法;对于内部环境来说,则可以通过对要素及其影响过程的控制使环境朝着管理者实际要求的方向发展。因此,构建一个和谐、自主的柔性管理环境至关重要。
  3.5 优化柔性管理的评价
  管理评价在高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具体管理目标实现与否的评价,而且还可以对被评价者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被评者以后人生的漫漫长路。高校柔性管理主张进行模糊性的评价,以“放大优点,缩小缺点”为准则,对于大学生的各种闪光点要给予高度的评价,而对于各种问题的出现要及时发现,总结,通过循循善诱的指导,使大学生尽快走出阴影,重拾信心。
  4 结语
  高校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柔性管理,把人看作管理的起点和终点,能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柔性管理除体现在制度、考勤、评价、批评、执行上以外,还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其他方面,给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实践与反思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王英.高校学生柔性管理理念、特征和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15-216.
  [2]肖鸿运.高校班级柔性管理模式探索[J].考试:教研版,2012(7):19.
  [3]熊伶俐,范翔字,丁欣.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5):47-49.
  [4]李靖,云立新,罗中华,等.浅论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的柔性化[J].社科纵横,2012(5):133-134.
  [5]董秀娜,梁洪振,孙绫屿.柔性管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79-81.
  [6]孙雪梅.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教务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J].科技风,2012(19):250.
  [7]龚学锋.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创新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55-257.
其他文献
谷城县支行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系省定贫困山区县.可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山区县支行,却从2001年起存款连续3年净增过亿,到2003年4月底,全行各项存款达到71167万元.自2000年以来,三
期刊
针对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差等问题,我们尝试性的对研究生教学进行了改革,鼓励研究生参与授课,以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效果。应用发现,研究生参与授课可以增
在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基础上,结合广西区域经济特点,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归纳出反映广西区域性经济特征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绘制了扩散指数曲线和近一年来的预警信号灯,分
摘 要: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军队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指出了军队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新时期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军队院校 教员队伍 师德建设  中国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18-01  师德即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而对于
目的:探讨垂体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及体会。方法:对13例垂体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的患者施行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后进行护理,包括心理
县支行是农业银行的基础,搞活县支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县支行经营机制创新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提出推行客户经理制,创新营销机制;构建风险追究制,创新决策机制;实
对高校电子档案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在今后工作中对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探讨,对电子档案探索较好的保护措施,并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敬业精神且业务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
本文研究社区教育中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协调问题.
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概念出发,认为规模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必然选择,并论述了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和适度规模的确定思路.文章进而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超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