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中ER、PR和p53表达的病理生物学意义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并分析甲状腺癌中ER、PR和p5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甲状腺癌和30例甲状腺瘤中ER、PR和p53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中ER、PE、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53.1%、37.5%;甲状腺瘤中ER、P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3.3%,p53无表达.甲状腺腺癌中p53表达明显个高于甲状腺瘤;分化好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ER、PR表达明显高于分化差的滤泡状癌.结论:ER、PR的高表达和p53蛋白的低表达可作为判断临床甲状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8例男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精原细胞瘤36例,性腺外精原细胞瘤6例,胚胎性癌16例)和15例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由于病理生理学在医学
矽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含矽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广泛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当今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法定职业病[1].其治疗除了清除肺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