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城市建设更加的多样化以及现代化,社会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稳定性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建设行业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机会,鉴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提升其施工技术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基于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建筑工程建设相关工作经验,简单的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鉴于现代建筑工程要求标准的改变与升级,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与施工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以往的单一型的框架式建筑施工方式不再适应当前对施工进度要求和建筑安全要求,而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式的建筑建造越来越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青睐,为使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更好的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对其施工中的工程准备、钢筋构架的设计、混凝土整体浇筑工程以及模块化工程建造等重点工序进行分析,以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更好的普及和应用。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里,剪力墙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所组成,在设置钢筋的环节上,由于分布密集用量巨大,极易出现错位和位移现象,一定要把握好钢筋施工的技术关。在各节点对钢筋进行安装时,为对钢筋位移进行有效控制,需在柱筋处设置若干定位箍筋框,此外在墙体上还需要设置水平与竖向梯格筋。可采用实体放样方式制作定型模具,以便对钢筋的实际位移进行有效控制。以一比一的放样模具来确保施工误差在可控范围内,从而保证了钢筋工程的建造符合设计要求。还有,各节点因设计要求所采用的钢筋型号不一致,大直径的钢筋一般都采用冷挤压套管,小直径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的工艺来处理。当所有的钢筋连接工作完毕后一定要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所有的衔接点位连接稳固。为后续的混凝土浇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2.1 基础模板安装
在垫层施工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要规定施工工作人员根据轴线对水平基础进行每日定时测量,并活用基础平面尺,对其边线进行严密的勘测,通过油漆、粉笔等标记工具,做好各个暗柱角的标识,从而保障模板安装的误差降低,提高基础模板安全的稳定性,在提升模板性能的背景下,提高其施工载荷能力。
2.2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立杆的支撑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施工单位要在实际施工环节中,保障立杆能够始终处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并要保证在上层模板以及结构支架安装结束后,也可以很好地承受来自主体结构模板的载荷。如果,立杆无法承受来自上层模板以及支架的载荷压力,造成自身出现弯曲、压垮的现象,则容易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抽取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而且,如果上层模板以及下层模板的支柱在同一垂直线上,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个结构体系施工。并且,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每一道支模工序都必须要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进行,如果没有对上一道支模工序进行完全固定,那么下一道支模工序则不能顺利进行。
2.3 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现场拆除模板的过程中,要依照施工顺序逐一拆除。通常情况下,对模板进行拆除一般按照先拆除后续支立模板,后拆除最先支立模板的施工原则,同时要先拆不承重以及承重负担轻的模板,后拆除承重且承重负担重的模板,并且要先拆支撑部分的模板,后拆除方木模板。另外,施工单位在模板拆除施工结束后,要及时的将拆除下来的模板、材料等进行安全管理,运输到空旷、安全的场地进行保管和处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施工技术中最为重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还能减轻建筑自身的重量,并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抗震性与稳定性,使得建筑体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增加。另外混凝土的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十分关键。另外,在工作人员进行混凝土的调配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配比进行调配。一般在混凝土中会掺入粉煤灰,它的作用一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的搅拌流动性,二是代替水泥发挥作用,不仅提升了混凝土的保水性而且还改善了可泵性。骨料則有效的减少了材料的裂缝,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在使用时可以针对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将模板清理干净,保证浇筑的质量。一般浇筑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层浇筑,一种是连续浇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要与工程具体的情况相结合,不同的施工环境浇筑的方式也不同,但是这两种浇注方式都需要合理控制时间。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群众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仍存在有很多的缺点,在进行建筑施工中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技术也暴露出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技术的研究,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雪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05):69.
[2] 刘文革.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6):135-136.
[3] 季春来.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06):12-13.
[4] 张政.浅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215-216.
[5] 贺玉磊,李莉玫.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4):163.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鉴于现代建筑工程要求标准的改变与升级,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与施工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以往的单一型的框架式建筑施工方式不再适应当前对施工进度要求和建筑安全要求,而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式的建筑建造越来越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青睐,为使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更好的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对其施工中的工程准备、钢筋构架的设计、混凝土整体浇筑工程以及模块化工程建造等重点工序进行分析,以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更好的普及和应用。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里,剪力墙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所组成,在设置钢筋的环节上,由于分布密集用量巨大,极易出现错位和位移现象,一定要把握好钢筋施工的技术关。在各节点对钢筋进行安装时,为对钢筋位移进行有效控制,需在柱筋处设置若干定位箍筋框,此外在墙体上还需要设置水平与竖向梯格筋。可采用实体放样方式制作定型模具,以便对钢筋的实际位移进行有效控制。以一比一的放样模具来确保施工误差在可控范围内,从而保证了钢筋工程的建造符合设计要求。还有,各节点因设计要求所采用的钢筋型号不一致,大直径的钢筋一般都采用冷挤压套管,小直径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的工艺来处理。当所有的钢筋连接工作完毕后一定要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所有的衔接点位连接稳固。为后续的混凝土浇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2.1 基础模板安装
在垫层施工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要规定施工工作人员根据轴线对水平基础进行每日定时测量,并活用基础平面尺,对其边线进行严密的勘测,通过油漆、粉笔等标记工具,做好各个暗柱角的标识,从而保障模板安装的误差降低,提高基础模板安全的稳定性,在提升模板性能的背景下,提高其施工载荷能力。
2.2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立杆的支撑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施工单位要在实际施工环节中,保障立杆能够始终处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并要保证在上层模板以及结构支架安装结束后,也可以很好地承受来自主体结构模板的载荷。如果,立杆无法承受来自上层模板以及支架的载荷压力,造成自身出现弯曲、压垮的现象,则容易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抽取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而且,如果上层模板以及下层模板的支柱在同一垂直线上,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个结构体系施工。并且,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每一道支模工序都必须要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进行,如果没有对上一道支模工序进行完全固定,那么下一道支模工序则不能顺利进行。
2.3 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现场拆除模板的过程中,要依照施工顺序逐一拆除。通常情况下,对模板进行拆除一般按照先拆除后续支立模板,后拆除最先支立模板的施工原则,同时要先拆不承重以及承重负担轻的模板,后拆除承重且承重负担重的模板,并且要先拆支撑部分的模板,后拆除方木模板。另外,施工单位在模板拆除施工结束后,要及时的将拆除下来的模板、材料等进行安全管理,运输到空旷、安全的场地进行保管和处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施工技术中最为重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还能减轻建筑自身的重量,并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抗震性与稳定性,使得建筑体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增加。另外混凝土的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十分关键。另外,在工作人员进行混凝土的调配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配比进行调配。一般在混凝土中会掺入粉煤灰,它的作用一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的搅拌流动性,二是代替水泥发挥作用,不仅提升了混凝土的保水性而且还改善了可泵性。骨料則有效的减少了材料的裂缝,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在使用时可以针对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将模板清理干净,保证浇筑的质量。一般浇筑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层浇筑,一种是连续浇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要与工程具体的情况相结合,不同的施工环境浇筑的方式也不同,但是这两种浇注方式都需要合理控制时间。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群众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仍存在有很多的缺点,在进行建筑施工中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技术也暴露出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技术的研究,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雪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05):69.
[2] 刘文革.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6):135-136.
[3] 季春来.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06):12-13.
[4] 张政.浅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215-216.
[5] 贺玉磊,李莉玫.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