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注药防治果树生理病害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地区属石灰性土壤,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铁、锌、硼等微量元素,从而导致果树易患黄叶病、小叶病、缩果病、腐烂病等生理病害。泊头市鸭梨研究所研制的ZWQ-1浓缩型果树复壮复绿3号是防治果树生理病害的有效药剂,它含铁、锌、硼等树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激活剂、转化剂、缓释剂等,剂型为胶囊型。是取代叶喷矫治果树生理病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正常树可作为施肥使用,具有速效且持久的功效,1次树干注药效果可以维持3年以上。
  该方法使用后15天左右叶片开始变绿,25天左右叶片叶绿素恢复正常,新生长嫩叶较原病叶增长1倍以上,叶绿素增加5~10倍。产量可提高30%~80%,黄化极严重树产量可提高数倍。使用当年可使腐烂病病斑大部自行脱落,树势强壮,抗病能力大幅提高,新梢生长量可增加3~5倍,丰产丰收,提高了果品品质和产量。胶囊更适用于枣甲口愈合不良造成的黄叶,桃、葡萄、杏黄叶,梨、苹果等果树均可使用,也可用于城市观赏树种黄化失绿。
  使用方法:
  (1)打孔采用弓摇钻,钻头粗度8毫米,打孔深度成龄树6~7厘米,采用斜向下打孔方法,将孔中的锯末一定用弓摇钻掏净,小树采用加大倾斜度办法打孔,深度可适当减小。打孔部位在两主枝中间下部30厘米以下,成龄树全树3~6个,小树1~2个。
  (2)计算公式如下:每株树使用粒数=0.1×[树干半径(厘米)]2。比如树干半径为10厘米,那么全树需0.1×(10)2=10粒,具体使用量可上下浮动20%。
  (3)打孔完成后,将胶囊放人孔中,用钻头将其顶入孔中,然后用力将胶囊顶破,以利木质吸收,再向孔中用瓶子倒入少量水,如树粗可将第2粒或第3粒用同样的方法顶入孔中,再向孔中倒入少量水,最后用泥将孔封住,然后用塑料胶带将口封严。
  (4)一切工作完成后,将病树及时浇一水,如没条件可不浇,但变化会慢一些,雨季地湿可不浇水,及时浇水会缩短病树恢复时间和提高效果。也会减轻施用过量引起的叶片焦边或落叶。如发现有个别小枝出现叶片焦边和落叶,不必惊慌,这说明药剂充足、效果好。
  (5)打孔的部位完全按果树输液打孔的办法操作。
  (6)该技术可以全年使用,有病早治,以免造成树体死亡或减产。
  注:无论树体腐烂病、黄叶病、小叶病多么严重,只要有树皮连接的地方就可治愈,使树体重新旺长,起死回生。
其他文献
赣南,是江西省赣州市的俗称,也是名声在外的“中国脐橙之乡”。赣南,四面环山。境内丘陵逶迤,盆地起伏,河流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
果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高,光合速率就高,制造和积累的有机营养物质就多,果树产量高,果实品质好,且提高树的抗性。大棚栽培果树,若不能及时给棚室内补充二氧化碳,将严重影响果树进行光合作用,果树会处于饥饿状态,降低果实产量和质量。对大棚栽堵的果树,进行人工增补二氧化碳,是获得果树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保证。给棚室内补施二氧化碳的方法如下:    1 增施有机肥 
晚霜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出人意料,对果树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山东省在2002年和2004年的4月下旬均遭受严重的晚霜冻害。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温度的降低,虽然我们不能控制自然温度的变化,但通过下列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轻晚霜冻害给果树生产造成的危害。    1 营造选择利于果树生长的小气候环境    一是选择适当的小气候环境建园,园址的正确选定,是果园有效的防冻措施,如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向或东南向坡,避
梨为落叶果树,休眠期修剪后树体枝量较少,并且大棚覆盖后萌芽开花期至新梢迅速生长期,树冠的遮荫面积都较,因此,为了提高大棚梨园的土地利用率,增加效益,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的目的进行了大棚梨园套种试验。实践证明,大棚梨园适当套种草莓、紫云英、早毛头等作物,可显著提高大棚梨园经济收入。现将套种草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适宜套种草莓的品种    1.1 宝交早生  由日本杂交育成,为鲜食和加工兼用
最佳调味品—食醋天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有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