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刺激不同穴位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镇痛效应及对颈髓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 :针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扶突"穴区等对颈部切口痛痛反应及颈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等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组、内关-合谷组及足三里-阳陵泉组,每组10只。沿大鼠颈中线做长约1.5cm的纵行切口,制作切口痛模型。用辐射热在术前、术后4h及针刺治疗后测大鼠切口部位热痛阈。电针刺激上述各穴区30min后,取颈髓(C1-C4)段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颈髓GDNF及其受体GFRα-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A、TrkB mRNA的表达。结果:颈部切口手术后各组与术前相比痛阈显著降低(P<0.05),扶突组、内关-合谷组及足三里-阳陵泉组治疗后与本组切口术后比较,热痛阈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GDNF mRNA、GFRα-1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3个电针组治疗后两个指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模型组BDN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TrkA mRNA、TrkB mRN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各组3个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能显著提高颈部切口痛大鼠痛阈,上调颈部脊髓GDNF及其受体GFRα-1基因表达的水平,表明GDNF及其受体GFRα-1参与电针对颈部切口痛的镇痛效应。
其他文献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税收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建立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措施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团员意识淡薄现象。本文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与制度建设、团的基础教育、开展活动以及维权服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
中药房中的中药饮片调配、保管是保证中草药治疗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作者在实际工作的总结,以期对基层中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提供参考。
抓斗挖泥船深海作业时受到定位钢桩长度限制,一般采用移船绞车定位方式施工。该方式特点是机动、灵活、挖深大、抗风浪能力强。实际应用中受到风浪流等外力影响,船位不断发生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主动脉瓣置换(AVR)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价值。方法90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A组),主动脉瓣狭窄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RT-3DE对
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与归纳的过程,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大米行业竞争激烈,泰国香米虽竞争优势明显,但由于物流发展水平有限,出口中国数量增速有所减缓。为保持泰国香米出口中国的竞争优势,泰国应提高对物流发展的重视程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