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afeng62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爱”是个永恒的主题,往往被成人定位于“生活的照料和物质的给予”,就是这个狭隘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引入爱的误区。常常以为幼儿年龄小,只要满足物质的需求就OK了,而忽视对幼儿的尊重。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时不经意的一些教育行为表现出对幼儿的不尊重,而往往被教师忽视。如果不引起重视,将会严重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有必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
  案例描述:
  情景之一:区域活动开始了,教师说:“小朋友,区域活动开始了,小希、佳佳、明明、小宝你们到娃娃家;佳俊、圆圆、浩浩到建构区”等等。教师把全班幼儿逐一分配到各个区域活动,小朋友们也按照教师的指令到区域参与活动。教师逐个区域观察活动过程,随时给幼儿添加活动材料。小希来到表演区说:“雯雯,你来做女皇,我来做小兰。”雯雯说:“好呀。”只见小希单脚跪下说:“参见女皇陛下”雯雯说:“平身”正当两人玩得兴趣盎然沉浸在故事情景中时,教师走过来说:“小希,我不是叫你到娃娃家,你怎么跑到表演区,快到那边去。”小希望着老师很不情愿的向娃娃家走去。
  情景之二:下午5时20分,家长陆陆续续来接幼儿回家了,这时班上只剩了三名幼儿,陈老师整理一下教室准备下班。发现教室里还有剩下的两块饼(因为有两位幼儿请假,所以有点心剩余)。于是就说:“倩倩、凡凡你们一人吃一块饼”只见倩倩、凡凡高兴地吃着饼,而在一旁的宁宁看了看陈老师,陈老师则正在收拾收拾东西,宁宁失望地坐在一旁等候着,直到她妈妈来接时,她还再次望了望陈老师,然后跟着妈妈回去。
  情景之三:一天我值班检查幼兒午睡,发现明明在床上翻来覆去没睡着,我以为是窗帘没拉上有亮光影响他的睡眠。于是走到窗前把窗帘拉上,然后对明明说:“我把窗帘拉上了,你好好睡吧。”这时生活老师却大声地对我说:“明明中午睡觉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玩小鸡鸡。”当时我听了并没在意,只是对明明说了句:“好好睡吧,睡觉好才能长得高。”明明转身钻进被子里。后来明明看到我时,不象以前那样跑过来与我打招呼,而在有意躲我。
  情景之四:刘老师说:“小朋友们,今天下午我们的美术活动是棉签画,画昨天在公园观看的菊花。看你们谁画的漂亮。”幼儿接受老师的指令后开始了自主的创作活动。半小时后,幼儿们一个个把自己的画交给了老师。又到了幼儿展示作品的时候。刘老师看了看画说:“杨梅画的很好,文文的也不错。”一边说一边一张张地看着,突然大声的对轩轩说:“轩轩,就你画得不好,这那像菊花呀?”轩轩红着脸分辨说:“刘老师,我画的是菊花,你看。”刘老师斜了他一眼说:“每次都是你画得不好,不知你爸妈怎么生了个你这样的孩子。”轩轩听后沮丧地走开了。
  案例分析:
  以上四个情景片段,在成人看来只是一些小事,而对幼儿来说则让他们体会到成人对他们的不尊重。
  情景之一,是教师的自作主张,让幼儿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机会,幼儿的意愿没受到尊重;情景之二,教师的大意,让宁宁体会到教师的不公平原则,让幼儿稚嫩的心理受到一次伤害;情景之三,教师不经意地大声说,将明明的个人隐私公之于众,让明明感到害羞;情景之四,教师没有从“幼儿是有个体差异”的观点看待幼儿的各种能力,让轩轩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而沮丧。教师们的一些不经意的教育行为往往让幼儿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教育策略:
  尊重是指敬重、重视,也就是尊崇而敬重。作为幼儿教师,尊重幼儿是一种高尚师德的体现,也是幼儿内心渴望得到的一种心理需求。
  尊重幼儿,尊重他们的游戏兴趣。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方式,教师应给予支持,为其提供宽松的游戏环境和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的兴趣尽情发挥,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尊重幼儿,公平的对待每位幼儿。教师不要因为幼儿出身、家境、发展状况、个人喜好作出让幼儿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教育行为,要让幼儿在公平中领略公平,当幼儿渐渐长大后,一个具有公平原则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那我们的世界就会渐渐地向平等的灯塔航行。
  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行为时,我们教师有责任帮助纠正,对于个人隐私,我们要附耳细说,让幼儿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帮助和尊重。
  尊重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教师良好的教育行为蕴涵着温暖与尊重,用尊重成就幼儿的一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個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建立现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 质量评价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04-01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界定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工作评价目的,运用相关的评
澜沧江流域时空跨度大、地形地势复杂,因而其分区水资源量特性差异较大。通过分析流域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水资源要素,得出了各要素的年际、年内及地域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93-0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组织学生讨论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让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
【摘 要】 我们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而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需要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来增强学生的语感,而更重要的是进行长期不懈的口语训练。本文探讨了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 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