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具有引导、教育和激励的功能,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和价值取向。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成才
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成才大学生的重要途径,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
1校园文化
1.1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是文化在校园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特殊形态,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学生、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训表现出的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特性。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
1.2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内容广泛,既有物质性的,也有非物质性的,既有显性的可见的,也有隐性的不可见的。根据不同的标准,校园文化有多重分类,目前比较普遍的是把校园文化按存在形式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1]。
1.3.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教育、锻炼、激励的功能,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培养教育学生的创造力、荣誉感、责任感及道德观念;锻炼学生的能力素质,适应岗位需要,实现成才就业。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主要是共同观念引导和制度规范引导,以学生的集体目标规范约束个人、以制度规范约束集体个人,校园形成的特色文化氛围也是推动引导学生的重要因素。
校园文化的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培训活动实现,学校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班为单位的课堂容易使学生形成高度的集体认同感,这些都是成才不可欠缺的。学生在参与学校各种社团、学生会等活动,不但能锻炼人际交往水平、业务能力和个性品质,也会提高学生的口才和说服能力。
大学生身处校园大环境中,必然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息息相关,一方面文化建设影响学生成才,促进个人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成才的大学生又促进高校的文化建设。
2大学生的成才
2.1成才的定义
成才是一个人个人目标和家庭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人成长的理想境界和成功的标志[2]。大学生成才是当今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都对此非常关心,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关系到小康社会全面达成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现成才这一目标要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校园环境、社会背景、家庭因素等都会对大学生成才造成影响。外部环境非常重要,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也非常重要。综合来说,成才是一个人遵守社会基本道德、具有全面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多方面适应岗位需要并就业或创业的成长境界。
2.2大学生成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2.2.1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是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对常识知识的了解程度,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学生都存在公共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追求人才全面发展的今天,丰富的基础知识是成才的首要前提,必须弥补基础知识上的不足才能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是日常学习的主要内容,不同专业综合形成了一个完整学科体系,专业知识是一个人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个体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2.2.2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观念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源自本心的对自己和社会上的其他人或群体的责任情感,是真正成才的学生所必不可少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会造成社会混乱,当前许多社会不良现象都是责任意识不足导致的,如时而发生的“碰瓷”事件。集体荣誉感是个体在集体中形成的、集体成员公认的荣辱观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集体荣誉感是一种内发的精神动力,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促进自身发展。
2.2.3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个人在道德修养、专业水平、基础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新一代人才观的本质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提高综合素质是成才的重中之重,包括适应水平、生活技巧、语言表达水平、自我发展能力及其他特长。综合素质是个人专业水平以外所必须具备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个人素质,在大学生成才中最为重要,空有专业知识技能,而无法发挥出来,就无法成才,而综合素质就是把自身能力知识发挥出来的能力。综合素质类型多样,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各有所长,各有所缺,大学生只有各方面全面发展,以长补短,才能更容易抓住成才的际遇。
3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价值判断以及价值取向都会产生重大作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导向、教育培养、激励、锻炼等作用。文化有积极消极之分,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分为积极校园文化和消极校园文化,相应的也就对大学生成才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1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
3.1.1学校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成才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生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校园文化。校园的特征雕塑、绿化状况、宣传标语、图书馆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校园文化,它以直观可见的形式展现校园文化的作用,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优越的外部条件,是校园文化引导功能的具体表现。
3.1.2学校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成才
具有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学校制度,才能实现自身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学校制度文化在对学生的管理中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的习惯和遵守规范所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如守时、守法、自觉排队、尊老爱幼等。一些特殊制度如评优制度、资助制度,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影响,学生会主动向优生看齐,形成学习内驱力。
3.1.3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成才
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主要内容。精神文化对人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学校精神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综合体现了校园文化引导、教育、激励的功能,是校园文化功能的统一。
3.2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众多,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消极作用是由消极校园文化所引起的。首先,校园文化本身存在着一些落后的不利于大学生成才的东西,如落后的教学观念、不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学生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就会受其影响,抑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校园文化受外来社会文化冲击,不良外来文化进入学校,再加上学生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诱惑,严重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最后,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分支-网络游戏文化也会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不小的阻碍,学生沉迷其中后往往无法自拔,注意力集中于游戏之中,对学习的注意力减弱,容易上瘾的网络游戏还会对学生的视力及身体机能造成巨大的损害。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但校园文化知识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外部条件,而且还伴随着消极影响,在学校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以及大学生自己的努力。成才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大学生是成才的主体,其自身的态度也是成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静.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
[2] 喻芒清.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5.
作者简介:
程军(1971-),男,安徽蚌埠人,工学硕士,讲师,从事地理信息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成才
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成才大学生的重要途径,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
1校园文化
1.1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是文化在校园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特殊形态,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学生、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训表现出的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特性。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
1.2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内容广泛,既有物质性的,也有非物质性的,既有显性的可见的,也有隐性的不可见的。根据不同的标准,校园文化有多重分类,目前比较普遍的是把校园文化按存在形式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1]。
1.3.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教育、锻炼、激励的功能,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培养教育学生的创造力、荣誉感、责任感及道德观念;锻炼学生的能力素质,适应岗位需要,实现成才就业。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主要是共同观念引导和制度规范引导,以学生的集体目标规范约束个人、以制度规范约束集体个人,校园形成的特色文化氛围也是推动引导学生的重要因素。
校园文化的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培训活动实现,学校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班为单位的课堂容易使学生形成高度的集体认同感,这些都是成才不可欠缺的。学生在参与学校各种社团、学生会等活动,不但能锻炼人际交往水平、业务能力和个性品质,也会提高学生的口才和说服能力。
大学生身处校园大环境中,必然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息息相关,一方面文化建设影响学生成才,促进个人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成才的大学生又促进高校的文化建设。
2大学生的成才
2.1成才的定义
成才是一个人个人目标和家庭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人成长的理想境界和成功的标志[2]。大学生成才是当今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都对此非常关心,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关系到小康社会全面达成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现成才这一目标要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校园环境、社会背景、家庭因素等都会对大学生成才造成影响。外部环境非常重要,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也非常重要。综合来说,成才是一个人遵守社会基本道德、具有全面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多方面适应岗位需要并就业或创业的成长境界。
2.2大学生成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2.2.1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是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对常识知识的了解程度,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学生都存在公共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追求人才全面发展的今天,丰富的基础知识是成才的首要前提,必须弥补基础知识上的不足才能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是日常学习的主要内容,不同专业综合形成了一个完整学科体系,专业知识是一个人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个体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2.2.2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观念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源自本心的对自己和社会上的其他人或群体的责任情感,是真正成才的学生所必不可少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会造成社会混乱,当前许多社会不良现象都是责任意识不足导致的,如时而发生的“碰瓷”事件。集体荣誉感是个体在集体中形成的、集体成员公认的荣辱观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集体荣誉感是一种内发的精神动力,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促进自身发展。
2.2.3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个人在道德修养、专业水平、基础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新一代人才观的本质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提高综合素质是成才的重中之重,包括适应水平、生活技巧、语言表达水平、自我发展能力及其他特长。综合素质是个人专业水平以外所必须具备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个人素质,在大学生成才中最为重要,空有专业知识技能,而无法发挥出来,就无法成才,而综合素质就是把自身能力知识发挥出来的能力。综合素质类型多样,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各有所长,各有所缺,大学生只有各方面全面发展,以长补短,才能更容易抓住成才的际遇。
3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价值判断以及价值取向都会产生重大作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导向、教育培养、激励、锻炼等作用。文化有积极消极之分,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分为积极校园文化和消极校园文化,相应的也就对大学生成才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1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
3.1.1学校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成才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生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校园文化。校园的特征雕塑、绿化状况、宣传标语、图书馆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校园文化,它以直观可见的形式展现校园文化的作用,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优越的外部条件,是校园文化引导功能的具体表现。
3.1.2学校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成才
具有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学校制度,才能实现自身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学校制度文化在对学生的管理中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的习惯和遵守规范所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如守时、守法、自觉排队、尊老爱幼等。一些特殊制度如评优制度、资助制度,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影响,学生会主动向优生看齐,形成学习内驱力。
3.1.3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成才
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主要内容。精神文化对人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学校精神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综合体现了校园文化引导、教育、激励的功能,是校园文化功能的统一。
3.2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众多,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消极作用是由消极校园文化所引起的。首先,校园文化本身存在着一些落后的不利于大学生成才的东西,如落后的教学观念、不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学生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就会受其影响,抑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校园文化受外来社会文化冲击,不良外来文化进入学校,再加上学生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诱惑,严重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最后,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分支-网络游戏文化也会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不小的阻碍,学生沉迷其中后往往无法自拔,注意力集中于游戏之中,对学习的注意力减弱,容易上瘾的网络游戏还会对学生的视力及身体机能造成巨大的损害。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但校园文化知识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外部条件,而且还伴随着消极影响,在学校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以及大学生自己的努力。成才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大学生是成才的主体,其自身的态度也是成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静.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
[2] 喻芒清.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5.
作者简介:
程军(1971-),男,安徽蚌埠人,工学硕士,讲师,从事地理信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