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现在教育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一直探索的话题。实践证明尊重、爱护学生,给学生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分层教学提供适当的教育等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32
我们都知道,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发展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广西师大王才仁教授认为,英语教学活动并非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互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学成果。如何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民主、平等的氛围下人们才有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欲望和热情。同样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有表现出来的土壤。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和谐氛围: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与他们建立伙伴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设身处地地与他们“分享”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真诚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及积极性得到尊重和期待的时候,他们的主体意识就会逐渐得到加强。其次,教师要爱护我们的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爱,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这也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主体的体现提供机会
王才仁教授说: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只有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其听、说、读、写等的基本技能,其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得到提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是传播学生知识,而且必须成为这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主动地从课堂主角的位置退下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去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的眼、耳、手、口等多器官参与学习中,使学生多方位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体实力
古语有云“受人鱼供一餐之用;受人渔则享用不尽”,这充分说明了教会他人方法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并实践了学习方法,探索了规律,也锻炼了思维方式和掌握了科学的学习策略。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后,自然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习的同时,要使其更善于学习,这才是教师教学的首要意义。《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在谈到教师的指导作用时指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四、进行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体信心
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符合客观教育教学规律的,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们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优良个性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因而应实行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和时间,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英语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比如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教师要采取的施教方法要分层;评价机制也要分层,评价机制不能是简单的终结性评价,而必须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目标。大量的教学实践与专业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己的引导作用恰当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灵活应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新型社会的各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献臣.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课程 教材 教法,1998(6).
[2]庞景特.谈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00(9).
(责任编辑黄晓)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32
我们都知道,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发展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广西师大王才仁教授认为,英语教学活动并非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互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学成果。如何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民主、平等的氛围下人们才有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欲望和热情。同样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有表现出来的土壤。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和谐氛围: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与他们建立伙伴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设身处地地与他们“分享”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真诚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及积极性得到尊重和期待的时候,他们的主体意识就会逐渐得到加强。其次,教师要爱护我们的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爱,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这也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主体的体现提供机会
王才仁教授说: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只有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其听、说、读、写等的基本技能,其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得到提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是传播学生知识,而且必须成为这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主动地从课堂主角的位置退下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去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的眼、耳、手、口等多器官参与学习中,使学生多方位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体实力
古语有云“受人鱼供一餐之用;受人渔则享用不尽”,这充分说明了教会他人方法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并实践了学习方法,探索了规律,也锻炼了思维方式和掌握了科学的学习策略。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后,自然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习的同时,要使其更善于学习,这才是教师教学的首要意义。《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在谈到教师的指导作用时指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四、进行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体信心
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符合客观教育教学规律的,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们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优良个性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因而应实行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和时间,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英语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比如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教师要采取的施教方法要分层;评价机制也要分层,评价机制不能是简单的终结性评价,而必须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目标。大量的教学实践与专业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己的引导作用恰当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灵活应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新型社会的各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献臣.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课程 教材 教法,1998(6).
[2]庞景特.谈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00(9).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