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评价腹腔淋巴结清扫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预后因素的临床意义。
方法以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ND survival AND surgery AND lymph OR vascular invas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从已查阅文章所附参考文献中手检可能漏查的文献;如报告不详或资料缺乏,通过信件与作者进行联系获取,以尽量增加纳入文献资料的完整性。由2名研究者独立行文献筛选和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分析影响ICC术后预后的侵袭转移相关因素(血管侵犯、胆管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侵犯)和手术方式的相关因素(R0切除、淋巴结清扫);提取患者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腹腔淋巴结清扫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χ2和I2检验。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转换为Log(HR)和SE Log(HR)进行分析。将提供HR和95%CI的COX回归分析临床研究纳入Meta分析。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法Egger检验。
结果最终纳入符合系统评价标准的相关研究48篇,合计7 868例ICC患者,其中12篇研究纳入Meta分析。7 868例ICC手术患者中,存在血管侵犯、胆管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侵犯者分别为30%(5%~98%)、40%(11%~59%)、45%(35%~65%)、28%(9%~100%)和25%(7%~55%);79%(35%~100%)的患者行R0切除,64%(9%~100%)的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16%~65%)和29%(5%~60%);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4%(3%~60%)和23%(0~52%)。Meta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是影响ICC患者的预后因素(HR=2.30,1.92,95%CI:1.94~2.73,1.64~2.25,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ICC患者,行淋巴结清扫后5年生存率为17%~64%,未行淋巴结清扫5年生存率为15%~64%,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的ICC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患者5年生存率为48%,未行淋巴结清扫患者5年生存率为11%,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是影响ICC预后的危险因素;盲目行腹腔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针对可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积极行常规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