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秧歌的“哏、俏、浪”在舞蹈表演中的意义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哏、俏、浪”在东北秧歌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哏、俏、浪”这种表现形式在舞蹈中究竟有何用意,这就是我研究的目的。方法:首先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东北秧歌最基本的知识;然后再去网上找寻论文相关内容和知识,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东北秧歌中的“哏、俏、浪”;最后通过查阅的资料和找寻的知识和内容整理出自己要写的东西。针对本论文的研究,其中的局限就是东北秧歌中有关于“哏、俏、浪” 和东北秧歌在舞蹈表演中的意义知识较少的问题,不管是从起源、发展,还是动律、风格,“哏、俏、浪”都是东北秧歌的主要特色。上述东北秧歌中有关于“哏、俏、浪” 和东北秧歌在舞蹈表演中的意义知识较少的问题,预期通过从书籍、互联网、报刊、杂志等资料收集,去写作分析和了解东北秧歌中“哏、俏、浪”的和东北秧歌在舞蹈表演中的意义等结果。
  关键词: 起源;东北秧歌;表演风格
  一、东北秧歌的概述
  (一)东北秧歌的地域文化
  历史记载中汉族进入辽东三省地区曾有两次大波动:一次是在辽金时期、另一次是在清代。随着民族的迁移汉族人们将自己的舞蹈带到了迁移的土地上,成为了这一带著名的秧歌风格,汉族民间舞中最主要的也是秧歌。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早在清朝康熙时期,辽东三省地区就已经有了“上元日”,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表演时,男子扮演成各种角色,如:参军、妇女等角色,边跳舞边唱歌、来庆贺“上元日”,然后到了民国时期,扭秧歌表演已经是遍布辽东三省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办秧歌”的发起组织者一般都是商家富户、行政机构、民间组织等,专门负责如集本地擅长于比道者、服装道具,鼓乐班子、组织排练等,全都是自己筹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项通常是由一位演技棒、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秧歌头”负责张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
  (二)东北秧歌的民俗风情
  东北秧歌是群体性表演,在表演中也具有自娱自乐特点。东北秧歌也是关东名剑文化的一大瑰宝,这其中也蕴含着关东人民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心态。汉族人们称秧歌叫“扭得浪”,不仅舞姿要优美,节奏感要强,而且腰胯幅度的摆动也要大,表情也要具有感染力,总而言之就是夸张,不能干谈,这样才符合关东地区豪爽热情的民风。除此之外,秧歌的“走阵”也就是行进表演时的队形,也要新鲜活泼。
  二、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与风格特点
  (一)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基本可概括为“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及泼辣劲儿这几种感觉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美感。东北秧歌中手绢花和鼓的动作非常丰富,是表达思想感情和情绪宣泄的重要手段。在舞蹈表演中始终贯穿“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其性质是民间舞蹈典型风格的动作分析及运用。体现在基本动律的训练上。
  (二)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可概括为“艮劲儿”、“浪劲儿”和“美劲儿”,而体现这几个“劲儿”的主要关键是脚下的踢步,由踢步带动上身的扭摆及腕部的绕花,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连锁反应,正是因为腿的屈伸引发了脚的踢步,腿的屈伸是所有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动作,同时也是民间舞蹈中具有典型性的动作。
  三、东北秧歌的“哏、俏、浪”在舞蹈中的体现
  (一)东北秧歌的“哏、俏、浪”在动作中的体现
  1.踢步
  踢步在东北秧歌中是最有特色并且又是最能体现重心移动的步伐,踢步的节奏很感强烈。单一在这一点说的话,踢步则是在这一拍里变换了三种不同的风格,踢出的那一刹那间是犹如快呼吸一样,快而有力,中途的停顿仿佛时间停止一样屏住了呼吸,落脚的时候有婉如长叹气,在这过程中移动重心转移到另一边。“踢步”之所以能展现出“稳”“艮”“浪”是因为“踢步”的速度之快,如果没有“稳落”、“慢移”来缓冲做鲜明的对比,恐怕这个特点就不会显得特别突出了。如古典舞中所说的“欲左先右,欲上而下,欲前先后”,在东北秧歌中成了“欲快先慢”,或“欲急失稳”了。正是因为这样,“踢步”中的“艮”在重心移动时才显得格外的“稳”。
  2.压脚跟
  不同脚位的压脚跟,都是一个动律。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这些脚位的压脚跟在每个拍子的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双脚迅速的脚跟落地,提起脚跟时的时间要短,脚跟落地的时间和提脚的时间相比,要相对的长一些。
  3.双颤
  手巾花中的“双颤步”也有一定的特点。“双颤步”的重心移动是上弧线,其节奏比较快也平均,移重心之后和后踢所占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加上音樂普遍都是小快板,就会给人一种欢乐向上、轻松愉快的感觉。
  4.顿步
  手巾花中的“顿步”是东北秧歌中典型快移重心的步伐,一般和“缠花”一起配合,由于移动重心的过程特别快,无形中使得整个气氛都显得很热情,同时也展现出了东北秧歌中“艮劲儿”及“泼辣劲儿”的特点。一般来说,在舞蹈中慢板是不容易跳的,然而“浪”在东北秧歌慢板中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要跳好慢板,就得先“浪起来”。在这在个时候就必须从动作和动作衔接过程中着手,只有把动作中过程处理好了才能跳好东北秧歌的慢板,假如你有了细腻的动作过程,这样一般就不容易出现抢节拍子的现象。
  5.双膝屈伸
  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有着不同的风格。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的动作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的哏、俏特点。
  (二)东北秧歌的“哏、俏、浪”在手巾花中的体现
  特别强调并注重整个动作的过程和发力点,重视“点”与“点线”的连成,增强动作中“韵”的韵味,再配上一定的情感在里面,强弱的对比很鲜明,轻重缓急巧妙的动态特征,较鲜明地展现了东北人们的热情、质朴、刚柔相济的心理特征。手绢花动作有挽花、胸花、片花、甩花、抖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过肩花、甩旋花、回旋花等这些高难度舞蹈手巾花技巧。   (三)东北秧歌的“哏、俏、浪”在节奏中的体现
  1.慢节奏
  踢步的节奏在东北秧歌里算慢的,踢步注重“哏劲儿”,把快出脚,慢移动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出来。给人一种既稳又美、刚柔并济的感觉,并且在这过程中,也没失东北秧歌“哏”中的美。
  2.顿、颤节奏
  这种节奏,是由“点”连成的“线”,顿点和颤点雖强烈,但整个节奏还是一样很流畅。顿点节奏较多的体现在顿步中,一般的顿步是三步一顿,三步中快呼吸、屏气,在顿的一瞬间,把气叹出去;颤点节奏较多的的体现在颤步中,一颤一踢,颤时快呼吸、屏气,踢时把气叹出去。顿、颤节奏在舞动中给人一种“俏”的感觉,充分体现了东北秧歌的活泼、可爱的美感。
  3.快节奏
  一般来说,走场步的节奏在东北秧歌里算快的。它利用节奏和步子去变换各种各样的队形,在变换队形的过程中要扭得起来才好看。走场步和节奏的结合给人的就是一种“浪”的美,不仅舞扭得浪,连节奏的节拍及拍感都很“浪”,让人觉得很喜庆,即热烈又火爆。
  (四)东北秧歌的“哏、俏、浪”在表情中的体现
  1.逗趣从表情中的体现
  就像一对恋人在打情骂俏,女方不好意思的看着男方,男方不停的挑逗女方,呈现给世人一种恩爱的感觉。
  2.热情从表情中的体现
  从双人舞和走场舞步中很能体现这一点,欢快的表情,激情的音乐,热情的舞蹈,使整个气氛很和谐、活泼,感觉场子里满满的都是欢乐,给世人展现除了东北秧歌的热烈感情。
  3.放松和豪放从表情中的体现
  东北秧歌给人的感觉就是跳起来很轻快、轻盈,动作不拘小节,不仅从动作中表现出来,也会从表情中表达出来。大大咧咧的女人,腼腆的表情;紧凑的步伐,乐开花的表情,都体现了东北人的放松和豪放的感情。
  表情在舞蹈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舞蹈的感情更进一步的宣泄出来,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性更大,从而更好的理解舞蹈,表情也使舞蹈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结 语
  东北秧歌又称秧歌舞、扭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等技艺与形式,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总之是要夸张不能平淡,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这样才符合东北豪爽热情的民风。
  参考文献
  [1]胡东辰.浅析原生态东北秧歌与东北秧歌教材之比较——以《东北大秧歌》教材为例[J].戏剧之家,2018(02):129-130.
  [2]崔海燕.东北秧歌的起源与沿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5):228-229.
  [3]穆瑞鹰.“互联网+”模式下民族民间舞教学思考——以东北地区民间舞为例[J].艺术教育,2017(Z8):134-135.
  [4]韩茹.浅谈东北秧歌中的“三道弯”体态[J].黄河之声,2017(17):91-93.
  作者简介:刘玥(1992-),女,山东青岛人,艺术学音乐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础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与后续学习的医学课程有着密切地联系。文中阐述了目前青年教师医学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提高基础化学教学效果给出了部分建议。旨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医用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Abstract: Basic chemi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
摘 要: 针对国内氟化工行业高端精细化学品发展不足的现状,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必然继续加大在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的开发和研究。重点针对含氟中间体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简单分析。  关键词: 含氟中间体;医药;农药;染料;表面活性剂  1含氟中间体  我国已开发出的含氟中间体数量虽然达百余种,也形成了一些骨干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辽宁、浙江、江苏和江西等地,山东、河南等地也有少量生产。但是大部
摘 要: 主轴切削是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主要功能。不仅要求主轴系统提供足够的切削力,而且要保证有非常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实际生产运行中主轴系统会产生各种故障。本文结合我公司生产实践中的维修案例来介绍主轴发生旋转异常故障时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数控机床;主轴旋转异常;解决方案  一、概述  现代加工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要求达到了很高的级别。其中主轴系统是影响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 要: 课程标准在国家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思想、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历史课程标准进行统一的整合研究,并比较它们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经验,为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中国;美国;历史课程标准;比较  2001年7月,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美国1992年开始启动《国家历史课标计划》,1994年公布了新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